用发展的眼光观察孩子的心理

        今天是新网师《发展心理学》的第一次课,前几天生怕一忙忘了上课时间,就早早的定好了闹钟,七点丁老师的课如约而至。

        听课过程中大家针对“到底是先有心理后有动作,还是先有动作后有心理”展开了讨论,最后在丁老师的点拨下,我们明白了心理起源于动作,动作促进心理发展。这其实是改变了我之前的观点的,以前我总以为是先有心理活动,然后才会随之发生相应的动作。活到老,学到老,这话还真是不假,但是不管何种形式的学习肯定是为了成长,是为了学以致用,所以想用这个观点解释一下儿子今天的表现。

        中午放学后,回到办公室一看,儿子的幼儿园老师给我打了三个电话,赶忙回拨过去,老师说他肚子疼,让我去接他看看医生,于是顾不上吃饭便赶紧去接他。见到他,并没有我想像中的不舒服的状态,于是从老师手里接过他,临时改变了先带他去医院的想法,我想先带他去我的学校,趁着中午这段时间我再观察一下。半路上,我问他还疼不疼,他说有点,并不十分坚定,于是我心里已经猜个大概。又走了几步,他问我:“妈妈,你们学校今天是什么饭呀?好期待呀!”边说还边做出流口水的样子,哼,这个小屁孩的心思已经被当了近十年妈妈的我猜的八九不离十了。

        把他领回办公室,把我的饭分给他一半,这个小孩儿吃的那叫一个香,看不到肚子疼得迹象,吃完自己还跑到润泽楼一楼大厅看了会儿书,然后又跟着我们班的孩子们一起玩,蹦蹦跳跳的,那叫一个欢儿!回来,我试探的问他,要不要去上学,他摇头,林老师问他:

        “六一,在这里玩的好不好啊?”

      “好~”

      我顺势问他:“那明天还来吗?”

      谁知人家毫不犹豫坚定的说:“来!”

      “那以后幼儿园还上吗?”

      “不上了。”他又想都没想就立马回答。

      “你确定以后都不上你喜欢的幼儿园了?”我怕他理解错误,又认真的看着他的眼睛问了一遍。

        “嗯”,他依然坚定的点头。

        “那就意味着你幼儿园都没有毕业,幼儿园不毕业这个学校就不会收你做小学生,你也不能考你的“海洋大学””了,我尽量给他讲清利害。

        “不不不……”这几句话对他还真管用,他直摇头。

        “那妈妈只给你请今天下午的假,明天你要乖乖去上学。”

        “好吧。”虽然不是兴奋激动的,但最起码答应了的。

        晚上吃完饭,我刷着碗,他在我旁边,我说:

        “六一,来,咱俩聊聊天。”

      “妈妈问你,你今天的肚子真的很疼吗?”

      “有点疼。”

      “那妈妈就可以说不是很疼,对吗?以后这样的情况都不用让老师给妈妈打电话的。”

        “为什么?”他不解。

        “因为这不叫生病,不用看医生,自己休息一下就会好的。你看,你在我们学校玩了半天,妈妈也没带你去看医生,你不也好了吗?”

        “哦”,看他的样子他应该是理解我说的话了。

        “那现在你能告诉我你让老师给我打电话是为了什么吗?你知道的,妈妈最喜欢诚实的小孩哦。”

        “我不想吃学校的饭了,我都吃腻了。”小孩嘛,哄哄还是肯说实话的。记得下午他也说过这个理由,看来这是他的真实理由。

        “吃腻了学校的饭,不能作为请假不上课的理由,想吃好吃的饭菜,可以晚上做,周末做。所以以后不能再这样,你要乖乖上学,你不是说你最喜欢你幼儿园里的老师和小朋友们了吗,你不去他们会想你的。如果你不去,妈妈也不会再带着你去我们学校了,妈妈要工作,所以你只能自己在家。”

          他点头答应。

          我庆幸自己没有早早地“揭穿”他的想法,把他吵一顿,然后匆忙把他送回学校。现在细想,这样做应该是相对比较稳妥的,正如这节发展心理学课上老师所讲的,心理起源于动作,他有这个想法估计也不是一天两天了,估计这种心理也是起源于姐姐总是给他留小点心的缘故,他就对我们的午餐起有了兴趣,所以有了这种想法,然后付诸行动。在这里大哥哥大姐姐都带他玩,办公室的阿姨们也把好吃的分享给他,他觉得这里比他的学校好,所以便临时萌生了以后不上幼儿园,就在我们学校玩的想法。这应该就是心理与动作相互促进。

       

       

你可能感兴趣的:(用发展的眼光观察孩子的心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