弘丹老师2020年的新书《精进写作》第五章内容,给我触动很大。本章内容标题是《改出优质文章:像编辑一样,不断修改优化文章》。
《老人与海》的作者、诺贝尔文学奖得住海明威说:“任何初稿都是狗屎。”据说,他把《永别了,武器》的结尾重写了39遍,才让自己满意。
大文豪托尔斯泰的《战争与和平》据说前后也修改过7遍。
曹雪芹写《红楼梦》,更是批阅十载,增删五次。
这说明,对于古今中外的一流作家,修改是非常重要的。对于我们普通人来说,第一遍就写出妙笔生花文章的可能性更低。所以,修改就显得尤其重要。
创作时一心创作,修改时大胆修改。
创作和修改是两件不同的事。
创作时是创作者角色,主要任务是放飞想象力,抓住创意,然后尽可能地写。修改时则是批评家角色,需要像编辑一样,找出文章中存在的问题,大刀阔斧地修改。
如果一边创作,一边审视评判自己,甚至否定自己,头脑中创作者和批评家的角色交相出场,就会导致写作者信心越来越小,写作热情很可能无疾而终。
所以,我们在创作时,需要暂时撇开批评家角色,深度沉浸在创作者身份中。感受天马行空创作的乐趣,尽情释放自己的想象力,让我们的思想我们的内心想法,经由敲打键盘的手,如流水般一刻不停地倾泻出来。感受创作的快感。
当创作结束,再请批评家出来大展拳脚。批评家不必心慈手软,看不顺眼的地方尽可大刀阔斧地修改。正如俄国作家契诃夫说:“写得好的本领,就是删掉写得不好的地方的本领。”
弘丹老师提醒,写完文章后,放一段时间再来修改。刚写完,创作者还占据着头脑,我们的思维习惯还在,不容易有新思维。放一段,批评家更容易客观修改。
用好五步法,改出好文章
调整好了修改心态,下一步就是修改文章了,要按照先整体、后局部的顺序进行。具体说来,分为五个步骤,分别是:主题明确、结构清晰、素材贴切、细节修改、文辞修改。下面听我一一道来。
第一步明确主题:主题是否明确,是否受读者欢迎。
公开写作要有读者思维,站在读者角度思考,什么选题是受读者欢迎的,什么选题可以给读者带去价值。
所以修改文章时,首先要问自己:文章的主题是什么?希望通过文章向读者传递什么观点?给读者带去什么价值?
通过这些问题进行判断,如果答案都是确定的,这一关就通过了。
第二步结构清晰:结构是否清晰,每部分观点是否说明主题。
主题确定好之后,接下来检查观点是否能够说明主题。主题需要观点支持,与主题无关的观点要删除或修改。
写文章时,可以采用小标题的方式,概括每部分的核心观点。修改时,首先需要思考,每一部分的观点是否能证明文章的中心思想,前后排列是否恰当,是否存在逻辑不清、详略不分的问题。同时,也要思考,文章的结构是总分总结构、并列式结构、递进式结构,还是SCQA结构,根据文章的观点,调整文章的写作结构,使其更加清晰。
第三步素材贴切,素材或案例是否合适,能否说明观点。
结构调整完毕后,就可以修改素材了。
素材的作用是支撑观点。所以,我们评判素材或案例是否合适的唯一标准就是——是否能够说明观点。如果能说明则保留;如果答案是否定的,则应该果断删除或修改。
第四步细节修改:标题、开头和结尾是否有吸引力
初稿时,我们的创作者角色更注重思想的表达,不太能顾及到标题、开头和结尾,文章写完后,细细打磨这些地方,好的标题、开头和结尾能够起到锦上添花的作用,帮助吸引读者注意力,发挥文章的更大价值。
第五步文辞修改:段落安排是否合理,是否有错别字
这是更细的细节。首先要看段落安排。自媒体时代,信息量大,加上绝大部分读者通过手机阅读,所以文章段落不要太长,一段话尽量控制在50字以内。
另外,要检查文章的语言和错别字,逐句阅读,找到不通顺的地方、用词不准的地方,有错别字的地方,进行修改。
文章是修改出来的,美国知名小说家约翰·欧文曾说:“修改是编辑的灵魂,作为一名小说家,改写占了我人生四分之三的时间。”让我们向弘丹老师学习,爱上写作,一生笔耕不辍;让我们向世界一流写作大师学习,重视修改,时时细致斟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