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话—教育最好的打开方式

对话—教育最好的打开方式

放眼社会教育改革一片喧嚣,一家一本教育学,绑架着学校,绑架着教育。迷茫混乱,左右为难,这时作为教师更要回归正途,打开通向未来的道路。

一、与自己对话---教师打开专业成长的方式

我们通常看到某位老师“教学优秀”,就会去追捧,一味的去模仿,知其然不知其所以然。显性的东西总是浮在在表层,就如一座在大海上漂浮的冰山,我们看到的只是极少的部分,名师的大部分秘诀隐藏在深层,我们看不到。

也有一部分教育者热衷研究与学科相关的科学知识、学科专业知识、教育哲学甚至教育理论,但课堂完全不讲究启发、促进儿童的技法,理论和课堂仿佛没有半毛钱的关系,成为空谈家。

作为教师我们能不能打通实践和理论、表象与实质的对话,就是打通了教育对话中的任督二脉。

通过表象追问实质,表象与实质的对话,是教师在课堂中最本真的活动。我们看到某位优秀教师教学中师生的对话交流如行云流水,现实中我们的课堂交流如丝线般纤细,一不小心就会扯断;有时又混乱如麻,你竟然不知从哪儿拎起。优秀教师的课堂上打开对话的方式,一放到自己的课堂就水土不服,要么乱糟糟、要么静悄悄,对话变了样。在别人那儿好好的,怎么到了我这儿就乱了呢?如果这样思考,我们就有了由表层进入底层的欲望,我们与自己的对话也就开始了。

仔细研究就会发现优秀教师总是把自己放在适切的位置,用哲学的观点说就是厘清了边界。

为什么要厘清边界?因为教学中的对话是是一个多向的行为,不是单一的,当一名儿童发言时,本身就会产生很多结果,也会产生很多走向,随时都有失控的可能,也随时可能会被倾听者捣乱的危险。这时候老师的站位和态度就非常关键,很多优秀的教师的实践证明,老师处于相对被动角色比较适切。无论怎样,老师都要完全接受孩子的发言,体会发言者的感受,观察沉默者的状态,还要建立与倾听者的联系。这就是说教师作为倾听者是被动的,态度是中性的;作为组织者是主动的,比如当学生的发言总是处于表层而无法深入,原地打转的时候:教师作为倾听者要和学生处在同一高度,切忌高高在上。而作为组织者,教师应该把学生的发言串联起来,甚至略加深化,把光打在孩子一步远的地方。这是作为教师在课堂对话中最为适切的边界。

实际的情形并不是那么令人满意,教师一旦倾听某位同学的发言,就会切断与其他同学的联系。教室里一片嘈杂,或者其他的学生完全没有去倾听。这样需要教师“不断砥砺真正必要的东西,不断剔除不必要的东西”,这是教师打开与自己对话的最根本的方式。这种对话方式做起来并不轻松,它需要我们摒弃拈轻怕重,踏踏实实的从小处细处着手。

小学课本《画鸡蛋》一文里,达·芬奇通过一次次重复画鸡蛋,成为大师,我国古代“庖丁解牛”的绝技,窦桂梅仅《秋天的回忆》一课的开头就进行了十几种预设……这些都是在小处、细节处反复修炼,最终的成果也就是“唯手熟尔”的累积。

一名教师在与自己的对话中打开成长之路,需要扎根于实践的召唤,扎根于鲜活经验。在这样的细节和小处不断重复,大国匠师才会层出不穷,薪火相传。

二、关联对话----打开儿童、教材、教师融合的基本方式

佐藤学认为学生个体的发言犹如丝线,课堂中的交流犹如看不见的织物。下面的这个课例就能很好的说明这个问题:

刚刚认识了小括号可以改变运算顺序的规则后,一位学生反驳“我看小括号也没有什么了不起的,没有它,我们照样可以解决实际问题。”一边说一边把12×(4+3)的例子改成了12×4+12×3,一脸不喜欢的样子说:“反正我不喜欢小括号”。接下来的版本可能会有很多种,从奏响课堂交响乐的角度考虑,这一缕丝线要好好保护。否则,很容易被老师或者同伴扯断。教师教师要找一个适切的位置,那就是倾听和接纳。

(1)倾听儿童声音:我不喜欢,我有办法不用它;(2)倾听教材的声音:加减乘除两级运算中改变运算顺序的符号,在数学学习中绕不过去;(3)倾听自己的声音:我要在我接纳儿童和儿童接纳教材之间找一个万全之策。

这件事情说起来容易,做起来难度不小。关怀理论家内尔·诺丁斯一语道出困难程度:很多教师能够理解学生发言的意义,但能够完全理解发言的学生,这样的教师就不多了。我想我就是“很多的教师”之一,要做到“不多的教师”,我还没有能力。这三个倾听可以保证我尽可能的完全立解发言的学生,一点点向“不多的教师”迈进。

接下来的演绎要由老师引向深入,“好家伙!你不仅勇于表达对它的态度,还有办法实现自己愿望,我的确佩服你!”这家伙肯定会洋洋自得。接着老师抛出一个例子供大家讨论:王红积极支援贫困地区儿童,它有92本课外书,自己打算留下32本,其余的送给5个小朋友,平均每人得几本?请列综合算式解答。

一所柔和而稳健的教室空间就这样一点一点的构建,直到在这个空间里奏响和谐的交响乐章。

三、情境对话----维持多重联系的最好方式

吴正宪老师是造境的高手,她随时可以把学生卷入她的意境里。

“把一个圆分成两份,每一份一定是它一半的吗?”在学习时这个问题搅起了课堂波澜,每个同学经过独立思考都发表了自己的意见,有的同意,有的不同意,无形中形成了两个阵营。吴老师不断煽风点火,所有的学生卷入了意境。

吴老师顺手递给各方一张圆纸片,宣布:同意不同意的都要提出问题,如果能问得对方心服口服,同意你的观点就是胜利者,这张纸,可折、可撕。大家先讨论。讨论后,大家把目光都集中到讲台前,对坐在座位上的同学说:“我们请两方代表发表自己的意见可以吗?我们静静的听,然后可以发表自己的意见,看哪位同学最会倾听。辩论开始。”

正方同学把圆对折,问:这是不是?对方回答:是 “既然你承认是,为什么不给老师画√?”正方大有先声夺人的气势。反方也不示弱,把圆撕开了一小部分,问:“这是不是两部分?”“是”“既然这样,他们都是吗?”正方语塞。内心真正理解和接受了。

这是一个典型的将学生卷入自己的意象的例子。很多老师在课堂上试图走进学生的世界里,这是吃力不讨好的事情。因为你一旦有了这样的做法,教师很容易切断与其他学生的联系,也可能把纤细的丝线斩断,使课堂效果大打折扣。

我们在讲课或者者演讲中只有使所有受众都进入自己创造的意象空间时,才能与所有人建立联系,我们创设的意象有多大,教室的空间就有多大,决定教室空间大小的就是这种意象,是教师终身修炼的基本功。

教育的打开最终要依托教师,教师只有根植于内心,关照儿童,关照教材,在课堂中认真倾听来自于儿童、来自于教材、来自于自身的声音,每一次对话就是一次打开,在细节中修炼,在细节处打开,一丝一缕编织属于未来的教育梦想。


你可能感兴趣的:(对话—教育最好的打开方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