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白鹿原》读后

陈忠实的《白鹿原》,久闻其名,近日始开卷。读罢喟叹:果真中原史诗也!中华民族自古多灾多难,何以生生不息?中华文化博大精深,何以被鲁迅先生喻为〃吃人〃?民主和自由之花,何以难于在此土壤扎根开放?传统文化的精华如宝石般闪烁,宗法父权社会的残酷血腥,又像星星点点冤魂的鬼火漂移。许多困惑,此书似有解答,然而似乎又愈加茫然:属于中国人的白鹿,在哪?

书中的人物设计,隐喻非常明显,一个人物几乎就代表一个阶层。原上白、鹿两家,是中国农村上层社会的缩影。白嘉轩是正面力量的代表,他勤俭持家,教子严苛,与人为善,修身自觉。而鹿子霖,显然是对立的反衬。两人明争暗斗,相生相克。两个家族,虽然发家途径不同,鹿家为白家所不屑,但共同点是因为有钱所以有势,拥有了至关重要的话语权,相当于在一方土地上拥有一定的统治权。白嘉轩善待长工,可是这善待并不能消弥阶层的天然裂痕。长工鹿三的儿子黑娃,虽然也记恩于嘉轩叔的慈爱,但更多的是三番五次地提起,嘉轩叔的腰挺得太直了,他看到就难受,所以他当了土匪后的一个重大举动就是把白嘉轩的腰砸断了。白嘉轩的腰为什么挺得那么直?那是财富地位威望带来的底气,是占据道德制高点以后的优越和自信。黑娃如果像父亲鹿三,认为身份的不等是天经地义,认为碰到品性好的主家就是上天的恩宠了,那么黑娃将是又一个鹿三。然而追求自由和平等其实是人的天性,有适宜的机会就会迸发。所以,代表受压迫受剥削者,黑娃革命是顺理成章的事。坚定的革命者还有两个,白家的白灵和鹿家的鹿兆鹏。迥异的家庭,为什么会长成高度相似的两个理想主义者?只能说,出身是偶然,后天接受的思想与人的本身性格结合才是决定一个人走什么道路的必然。朱先生,在书中是〃圣人〃,是传统文化的完美代表。他非凡的预见性其实源于博古通今,了然人性。但他也只能看得清 趋势而已,丝毫不能阻止趋势。看得清又有何用呢?世上不可能人人为圣!名医冷先生,悬壶济世,心怀慈悲,然而也是他,在女儿患病丢脸后不动声色地亲手用药杀害了她。白孝文, 本是白家的天然接班者,却一瞬间毁于人的本性,差点万劫不复。他和黑娃最后都认祖归宗了,喻示着偏离和叛逆最终对主流的归依和臣服。田福贤和岳维山之流,是执政者的爪牙,任何朝代都一抓一大把。在农村,乡绅文化虽然带着封建文化的残酷性,但好歹也有其合理性。如果成了这类人的天下,那真是悲哀无语。

这些形形色色的人物,组成了白鹿原上错综复杂的社会。制约,演化,臣服,奔突……只要阶层存在,上下的跌宕就不可避免。用书中的话说,就是翻来覆去像鏊子一样!

分析完这些人物,我试图去回答第一段提出的问题。为什么生生不息?根植于中华民族基因中的传统道德文化有着不可估量的强大生命力。为什〃吃人〃?谁悖逆此道德体系,社会管理机器就会一把撕下温情脉脉的面纱,露出白森森的獠牙以维护其秩序。民主和自由为什么水土不服?因为骨子里就是冲突,平等和独裁是不可调和的天敌。生存与更好地生存,如果也不幸成了不可调和的矛盾,该选哪一个?

书中,白鹿是理想的化身。白鹿过处,麦苗发芽,毒虫匿迹,瞎眼复明,丑女变美。一切丑陋和罪恶消失无踪,世界风和日丽,一派欣欣向荣。属于中国人的白鹿,在哪?

你可能感兴趣的:(《白鹿原》读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