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生只有一件事 廖顺伟

今日(第45天)读书感悟分享:

《人生只有一件事》金惟纯先生 P88-89 自我了解的镜子

金先生认为,许多人的烦恼,来自过度在意别人的看法。人间关系的真相就是,每个人都有千百个“分身”活在别人的人生里,同时也有千百个别人的“分身”活在我们的人生里。另外,我们对自己的了解,也不一定是真的。我们对自己,有太多的不接受、不面对,甚至于扭曲、伪装,因此,往往也依据自己的惯性和需要投射出一个“假我”。由此,这个“假我”若依别人心中的“分身我”而活,不累死才怪;这个“假我”要和别人心中的“分身我”计较,必永无宁日。

那是不是就不需要在意别人的看法呢?显然也不是。第一,别人的看法可以成为我们的镜子,因为我们很难看见真实的自己;第二,别人的看法有助于我们找到与人相处之道,我们要善于聆听,虚心提问,鼓励别人说真话。因此,别人的看法可以成为自我了解的镜子,成为改善关系的触媒。

我对“别人的看法可以成为我们的镜子”这句话深以为然,特别是孩子,他就是我们的镜子。当孩子对我们说的话、做的事很不耐烦的时候,我们是怎么做的呢?心里面是不是给孩子贴上“他不听话”、“他好叛逆”的标签?自己是不是还感觉很受伤?是不是觉得孩子不理解我、不尊重我?但是我们有反思过孩子为什么对我们不耐烦、对我们有意见吗?能不能通过孩子这面镜子去看见真实的自己?

当孩子表现出不耐烦、有情绪的时候,不妨停下嘴巴和行为,去积极倾听。那怎么积极倾听呢?就是与孩子同频共情,读孩子的心。

问问孩子“你现在是不是很烦?”

“你是不是现在不希望妈妈/爸爸说这些?”

“你是不是对爸爸/妈妈有意见?”

“你能详细给爸爸/妈妈说说吗?我很想知道你对我的看法。”

当孩子吐槽完了,你再告诉孩子你的真实想法,寻求孩子的理解。一个真实的情况是,当孩子感觉到自己的想法、情绪和感受被父母理解了、看见了、尊重了,孩子自己就会主动做出改变,并主动去关注父母的想法、情绪和感受。如果孩子不是这样,那只能说明我们伤害孩子太深了,这个时候我们需要做的是慢慢来,不着急,一点一点通过孩子这面镜子去看见真实的自己,不断地修正自己,从而去看见孩子、同理孩子,建立起良好的亲子关系。

这样一看,我自己也还需要继续去觉察、去感知、去修正。

分享的观点不一定对,仅供参考。

你可能感兴趣的:(人生只有一件事 廖顺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