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暗时间》读后感

这是一本在笔者的购物车里躺了数年的书。最近终于下单并以最高优先级将其读完。

背景

在笔者进入目前所从事行业的头几年,出于对转行的恐惧和担忧,会持续性地在网络上收集前辈们提供的经典书单,并不求甚解地进行分批买入,因此闹出了诸如在做.NET连语法都还磕磕绊绊的时候就买了一本《程序员的自我修养——链接、装载与库》并硬扛着读了一大半的神奇操作。现在遥想这已经是七年前的操作了。

这些不同时期收集的书单里不少都会提到《暗时间》本书,但由于本书书名与行业概念相差过大,而笔者当时在行业内可谓举目无亲,加之不喜交际的性格等多重因素下注意力便被其它名字更有行业倾向性的书籍(例如对笔者起到深刻影响的《程序员的思维修炼》)所吸引,最终在未对本书进行初步了解的情况下直接放弃了对其的关注。

最终让笔者开始正视这本书是在四年前笔者在阅读完多本经典,并经过了九曲十八弯的跋涉之后,终于开始对于学习这件事有了一些自己的看法和总结。恰在此时笔者在网络上又偶然看到了本书作者于2009年2月发表的为什么你应该(从现在开始就)写博客一文,当时第一感觉是震惊,然后是后悔,在意识到其正是《暗时间》的作者时候,悔恨的感觉更是无以言表(细细想来,这应该就是笔者多年来未能下定决心的本因了——对过去的逃避)。

感想

总结下笔者对本书的个人看法:笔者通过阅读《程序员的思维修炼》,《精进》,《把时间当做朋友》等等多本经典书籍,加上多年通过观察自身反应总结出来的经验教训,与作者的反思和总结比较起来,一毛之于九牛尔。

即使是现在,书中的很多观点依然让笔者不住感叹"原来如此";也许是因为走了多年"弯路"的原因,这些天来每每看到自己多年反思得来的结论在作者十余年前的文章中被更加深刻地论述时,不禁让人有种恍惚中有种错乱感——"这人与人之间的差距真的是比这物种间的还大"。

因此对于那些希望更好地认知世界,拥有更加高效吸纳新知识能力的人来说,这本书是非常值得一读的,强烈推荐!借用作者书中的一句话 —— "在对于知识的追求过程中,学习一些关于元知识的内容可以对你的学习起到指导作用",这也契合《程序员的思维修炼》中提到的"人类的大脑是唯一一种可以自己改造自己的工具"。

一些摘抄

笔者在多年的阅读生涯中养成了在书中随时记录个人想法的习惯。这里将一些记忆比较深刻的摘抄于此:

  1. "你所拥有的知识并不取决于你记得多少,而在于它们能否在恰当的时候被回忆起来。"
    想明白了这一点,你才能不会因为没有将那些旁枝末叶记在脑子里而陷入自我怀疑,尤其是你周围还有着一帮抱着"这种东西你还要去查笔记,丢不丢人"想法的同事朋友时候。笔者对此是深有同感,甚至深恶痛绝。

  2. "要将知识点和线索一起编码进记忆;线索越多,以后想起来的可能性也就越大。"
    这也是为什么凡事都提倡一个"自己动手,切身感受"。我们总是被焦虑感驱赶,总是试图找到一些"捷径"来比别人更快地达到目标。但最终看来往往是似快实慢。

    例如作者在P16页提到的"线索依赖性遗忘"——你的大脑里并非没有存储目标记忆,只是线索不对,无法提取而已。这也契合笔者多年思考在学习如何学习8——为什么作笔记中谈到的"大脑里记住索引,笔记里存放细节"。

  3. “对于问题和解决方案,不能局限于当前场景,要多多反思总结,向上抽象再记忆,以建立知识的本质链接,由点及面地去解决一类问题。”
    关于这一点,作者在书中多次引用了"治疗恶性肿瘤与军事攻坚战之间的异同"的例子来说明看上去千差万别的问题的表象下隐藏着同样的本质。而能够看出这样的本质需要大量的刻意练习。

  4. "知识分两种,一种是领域知识,也就是我们通常所谓的知识;另一种则是关于我们大脑吸收知识的机制的知识,可称其为元知识。"
    后者可以指导我们快速学习其它所有领域的知识。所谓知己知彼百战不殆,但很多时候人们最不了解的恰恰是自己本身。

  5. "我们在大脑中走得越远,在现实中就走得越稳。我们在大脑中失败的次数越多,在现实中失败的次数就越少。"
    不知道是不是看过《七个习惯》一书的原因,但笔者自身的感悟是这个观点和《七个习惯》里是非常一致的 —— 正如第一次演讲,参加重要的考试等,没有人愿意将它搞砸,但这种情况下是不可能给你太多的机会去演练的,这种时候最好的办法就是在大脑里一遍遍地去模拟可能的情形,深入到每个细节,这样你才可能做到外人眼中的"游刃有余"。(突然想起来笔者的《七个习惯》至今没看完......)

  6. "情绪大脑,理性思维"
    作者在"逃出你的肖申克——理智与情感"一章中提到。我们的大脑是进化的产化,而作为情绪大脑的部分是属于发展了20W年的产物,而属于理性的部分则仅仅进化了数百年,这决定了:

    1. 为什么我们非得切身经历吃亏一次了,才会记得教训。因为情绪记忆更为深 刻。
    2. 为什么我们明知道垃圾食品不好,却总是管不住自己。
    3. 很多时候做决定的其实是情绪大脑,而理性思维则是在前者做完决定之后开始基于该决定来补齐各种"合理"的解释。(P93)

    认清这个事实,并不是让你认命。而是在于接受自己,进而去引导情绪大脑——例如通过有意识地承认自己真的做不到,激起情绪大脑的逆反心理进而去坚持着做某件事(见P98)。我们不像有些人那样天生无师自通了控制情绪大脑的能力,但我们可以通过刻意学习大脑的发展历程,清楚情绪大脑的存在来达到同样的效果。

  7. "观察者偏差"
    作者在"我不想与我不能"一章中从不同的维度点破人们心知肚明的事实:很多时候主观上的失误被我们归结给了客观的原因,以及慢慢地我们的大脑会将"我不能做到"美化成"是因为我不想做"。

    关于这一点:

    1. 世界的复杂性决定了任何一件事不会是因为某一个原因导致失败。
    2. 正如上面第6小节,人类大脑的进化史又决定了理性思维经常屈从于情绪大脑进而不断地寻找合理解释。

    "自利归因"和"观察者偏差"之下,我们很难将失败的原因归结于主观因素;但作为一个希望能够掌控自己的人,我们要强化内因,而不能总盯着外因以求心理解脱。毕竟"谋事在人,成事在天"意味着我们付出时间去努力是为了增大成果的概率,而不是为了那个确定的结果。这一点也是契合《七个习惯》中"主动积极"要求的。

  1. "迎难而上"
    有时候,人们在面对自认为不会再遇见第二次的问题时候,通常会秉承"能混就混,差不多就得了"的心态,这种心态尤其出现在问题还比较难的时候。但现实往往是我们赌咒发誓不会发生的情形通常会一而再再而三地出现,如果一开始漫不经心,那再次遇到的时候之前消耗的时间将无法带来任何收益,甚至会成为一道沉重的心灵枷锁拖慢问题的解决。这也是作者在P121总结的"困难的路越走越容易,容易的路越走越困难"。


    世上安得两全法
  2. "思考过程也是需要教的。"
    我们解出一个难题的过程中是有着无数歧路的,我们也会走过很多弯路的,但是我们在真正解出这个难题之后,大脑会反向不断强化由起点导向成功的那条路径。最终结果就是现在绝大部分的书籍对于问题的解答,基本都是按照问题,回答的流程下来,这是相当致命的。因为对于初学/入门者而言,思考到答案的过程本身更重要,例如一个算法是为了解决什么样的问题,作者走了哪些弯路才想到的 。所谓的"授人以鱼不如授人以渔",我们不仅想要知道这些奇思妙想的内容,我们更关心作者是怎么推导出这些奇思妙想的,我们也非常好奇作者在其间的犯错过程。

    关于这一点笔者是非常要感触的。当初为了入门设计模式,将《大话设计模式》一书来回研读了三遍,但每次都是放下就忘。最后是在阅读Spring源码,看到设计模式的实际应用场景的时候才突然福至心灵。

  3. "将难题放到潜意识里,长时间思考。"
    世界上绝大多数事物都是非常复杂的,而我们通常只是从某一个或者某几个角度去看待它们。

    通过将难题放在潜意识中,通过长时间的思考和观察,我们通常会惊讶的发现之前我们习以为常的周边事物会神奇地与大脑中所思考的难题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对于这一点笔者是有着切身体会的,例如笔者发现在笔者所从事的行业软件开发和笔者的"笔记学习法"之间是有着某些共性的。而这一点在笔者确立了"笔记学习法"之前是一点都没感觉到的。

  4. "将思考的过程写下来"
    这首先是因为我们大脑中的工作区域内容容量极其有限,为了尽可能地将它们集中到难点的攻坚上,我们有必要采取一些方式将它们存储的内容持久化下来,以放心遗忘它们来腾出区域空间。

    其次也是因为我们的大脑记忆并不可靠,日常生活中我们就能发现我们对于一件事的印象,一般都是由大脑记住的几个关键点再加上我们大脑的联想来将整件事还原出来的。这势必造成事实的失真,这对于我们认清事实,复盘是有着阻碍的。

结尾

笔者当初进入现在从事行业时很多人都推荐了这本书,却因怎么看都觉得这书不像专业书籍,于是在最终的筛选中放弃了,想来真是造化弄人。

从此书的字里行间可以深刻体会到,作者是一个乐于思考,并且善于思考的人。付出了大量的时间和精力阅读了大量的相关名著并在互联网与他人进行了抽丝剥茧的讨论以完善自己的思维和想法,实在是一个很厉害的人。两年前笔者在劝家人要拥有自己的博客和网上名片时,偶然间翻到了作者在08年的博客,看到后真是感慨万分——"十年前作者就已经想的无比清晰的东西,十年后的我才开始总结,而且远不及人家深刻。"

在经过了多年的阅读和反思之后,翻阅此书时候虽然没有了当初最迷茫时期的那种如芒在背,汗如雨下,亢奋不已的状态,但这并也不能掩饰笔者与其擦身而过的遗憾。最后依然是强烈向那些怀着类似困惑,经过多次痛苦挣扎而不得的朋友推荐这本八年内再版二十七次的佳作。

祝大家早日拨开心中的迷雾,看到属于自己的那道光

你可能感兴趣的:(《暗时间》读后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