觉察的功夫与练习

开启自我觉察,你会用一种旁观者的身份看待自己的一切行为,世界似乎变得有趣了,自己也变得有趣了,有时候会有一些不可思议的发现,哇塞,原来我竟然是这样的。

今天我就来谈谈,如何进行自我觉察。我准备以一个深入浅出的小故事来告诉大家方法。

 今天我跟老婆在散步的时候,碰到一个熟人带着她女儿从公园散步回来,寒暄了几句,我老婆突然就来了一句话:“你们的女儿真的好棒啊!”

后来,我就跟我老婆说:“刚刚,你在说这句话的时候,你有没有觉知道你说这句话背后的东西是什么?我猜测:当你赞美一个人的时候,你心里会跳出一个不棒的人。这个人是谁?”

她说:“我会觉得我女儿这方面做得不够棒。”

这就是觉察,我跟她谈的就是觉察的深度、广度、清晰度、敏锐度。


我:“那女儿做了些什么让你对他有这样的评价?觉得她不棒?”

老婆:“她经常在家里有一睡就睡到到上午十一二点啊,然后我也有邀请过她去外面,但她不愿意去啊。”

我:“那你再觉察一下,在对她这个评价的后面,她拒绝你的时候,没有跟你一起出去的时候,你有什么样的感觉?”

老婆:“那我会有失落啊,我会有担心啊,会有难过。”

我:“那你的失落是什么?

老婆:“失落的是有时候我需要她陪伴我。”

我:“这是不是又多了一个觉察!散步不仅仅只是为了孩子,担心的是什么呢?

老婆:“担心的是长期这样子不运动的话,到时候她的身体会没有其他人那么好啊。”

那我们再往里边深入觉察。


觉察其实是表达的前提。为什么呢?有的人表达能力很强是因为他觉察力够。

我说:那你有没有把你这个部分,去跟孩子表达过呢?你的失落是什么?你的担心是什么?她说她有时候表达但是表达不清晰。我问她那还有没有更深的?

那我们再往深里来觉察,我们练习一下觉察的功夫。

她说:“那再往里边走是:我需要孩子的陪伴,这种失落是因为我有时候一个人在家里感到孤独啊,我渴望得到她的陪伴啊。”

我:“那这个部分再往里是不是有一种可能性,其实更希望我能多陪伴你?”

她说:”是啊!”

然后她就开始眼睛有点红红。

我:“那是不是我不在家的时候,其实很多时候也是挺孤独的?看上去一个人在外面加入各种团体,其实背后是因为你有很多的孤独,需要去找一些人群来寄托?

她说“是啊。”

然后那个片刻我就牵牵她的手、抱抱她。

我:“那我能够理解,那我以后回来多些时间陪陪你。”



第二个部分是:担心。

一个孩子早上不出去散步一定会导致疾病吗?一定会导致身体不健康吗?老婆的回答是:不确定的。


我说:“那你这个担心的根源在哪里?是不是你家里有某些人曾经有生过病或者有过重大疾病?让你觉得健康很重要、让你有这么一个担忧?”

老婆:“是啊,我外婆很年轻就死了,是因为被狗咬了,后来得了那个狂犬病死掉的。还有我爷爷啊,70来岁然后就得了那个肺病啊。我弟弟也是不爱运动。30岁左右,就做过中耳炎手术啊,早两年又做了一个手术啊,都是耳朵的问题。”

我:“那你是不是跟这些经历有关系,有些投射。还有你小的时候有没有过生病的经历?”

老婆:“也有啊,爸爸妈妈说不爱运动的话就会生病啊!”

我:“那这些你有没有跟孩子分享过呢?如果有机会的话你可以呈现这一部分跟孩子去分享啊,让孩子了解更多的你,这样的话我们就可以透过这种觉察把自己更多的生命的部分跟孩子去连接,而不是以过去那种强硬要求你应该怎么样!你不怎么样就会怎么样!这样可能更能影响孩子。”



这个就是今天早上我们散步一个案例,就是关于觉察。


觉察有非常多的向度:有觉察的深度、广度、速度、敏锐度、清晰度,五个向度。



你越有能力觉察自己,在表达的时候就越有能力表达得更深入;越有能力表达得更深入,那么你就有能力跟对方产生更深的链接,而不是用过去的操控。就像我们刚刚讲的一上来就觉察到愤怒,这没错是觉察,你看到自己的愤怒了。


可是那个觉察愤怒的底下可能还有很多情绪,可是你觉察到这个愤怒底下还有悲伤的时候,你可能发现你对这个人才会有,对另外一个人就不会有,因为这个人是你至亲的人。


另外一个孩子睡懒觉你会管他吗?你不会啊!你不会有这个担忧啊!你也不会有这个需要啊!可是自己的孩子就不一样,那是因为他是你的孩子。


表达本身跟口才没什么太大关系,跟觉察有关,尤其是那种深入地细致地表达。



所以今天早上我跟我老婆在这个部分有一些会心,然后她觉得自己被看到了。我就透过这么一个她对别人的一个赞美“你的女儿真的很棒啊”。这个觉察在我们的生命里它是无处不在的,只要你有机会就可以去深入对方的生命,去分享自己的生命。


那当然后面我也分享我在这个方面我自己身边的一些原型家庭的一些情况,比如我的爸爸啊、自己的身体啊。因为在这个方面我之前做过很多功课就是随着觉察一步一步去深入自己。


为什么我们会有现在这些信念?因为每一个行为的背后它一定是有信念的支撑,哪怕是一句话,那这个信念的形成,一定是有后面的原始经验在做支撑,除非你能看到它,否则你就调整不了它。你在表象上纯粹的信念层面做功夫做不到的,除非你有产生很深的自我接触或者产生很深的与他人连接,这时候变化就开始。所以变化是要么发生在与他人的深度连接里、会心的连接,要么产生在自己跟自己的深度连接。


这是修正的两条很重要的路,一个是在自我的探索里自我觉察、自我的一个修行、自我的功课;一个是在跟他人的连接里透过表达呈现自我,继而产生与他人的深度会心的连接。当然这个里面如果要讲先后的话还是自我觉察是核心。

你可能感兴趣的:(觉察的功夫与练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