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晓哥
洞晓说主笔
20年前,超市货架上的果汁,汇源占据了半壁江山。
20年后,汇源难觅踪影。
如今,农夫山泉的老总钟睒睒成了中国首富。
汇源老总呢?
竟然成了“老赖”!
近日,港交所宣布, 1月18日,汇源果汁就会退市。
这20年,汇源究竟经历了什么呢?
01
“有汇源才叫过年”,这句广告词曾像脑白金一样洗脑。
当时,汇源老总朱新礼豪投7000万元,咬牙买下了新闻联播黄金5秒广告位。
汇源卖疯了!
这样的营销策略,放在二十年前,还是很大胆的事情。
52年出生的朱新礼,是一个出身在沂蒙山区的农民。
和别的农民不一样,他的脑子里,装的都是新鲜事物。
年轻时,他就敢吃螃蟹,是村里第一个学开车的人,因为头脑灵活,他赚了不少钱,被村里推选上了村主任,后来,又成了沂源县外经委的副主任。
正当仕途高升之时,改革的春风吹来了。
1992年,朱新礼决定,迎合时代的感召,下海!
90年代的中国饮料市场,盛行罐头,罐头产品利润低,市场饱和,竞争激烈。
汇源的前身,启示就是山东沂源县一家濒临破产的罐头厂。
这个罐头厂有多破?
九十年代初,负债竟然能高达千万……都不知道怎么能亏成这样的。
但朱新礼认为,他可以让罐头厂起死回生。
盘过来之后,朱新礼换了个思路:做果汁。
那时,中国的果汁市场还处于萌芽阶段,朱新礼亲历亲为,带着展品去德国参加会展。
功夫不负有心人,他一下拿回了500万美元的大单。
后来,他把厂长开到了北京,白天挨家挨户的推销,晚上加班加点的工作。
渐渐的,汇源就从山东、北京,扩张到全国,成为中国果汁市场的一枝独秀。
从倒闭罐头厂,到中国第一果汁,汇源用了十年。
02
积累了10年的口碑,汇源得到了众多资本的青睐。
2005年,统一集团加盟汇源作,花了 2.5亿,买下了汇源的5%股权。
2006年,达能、荷兰发展银行、香港惠理基金纷纷为汇源融资。
此时,汇源的钱已经多到数不过来。
2007年,汇源顺利在香港上市,股价第一天就上涨66%,创下了当时港交所最大的IPO。
朱新礼的资产累计达到了50多个亿。
有钱人说什么都是对的。
当时的朱新礼,正和几年前的马云一样,
到处演讲,到处投资。
他还被央视评为“年度经济人物”,和马云、柳传志、史玉柱等众多大佬一起指点江山,挥斥方遒。
那是他的人生高光时刻,也是开始走下坡路的转折……
2008年,世界第一饮料公司——可口可乐,看中了汇源,打算斥巨资收购。
有多巨资呢?汇源两倍的市值价!
彼时的朱新礼对此笑的合不拢嘴。
他说 “企业要当儿子养,但是要当猪卖”。
朱新礼卖汇源的逻辑是,收购前,他只能在中国搞搞果汁,收购后,汇源就能打入到世界100多个国家去了。
“靠我自己做是很难的,10年,甚至一辈子我都打不进这世界170多个国家。”
为了促成这桩婚姻,朱新礼自断臂膀,裁掉一半员工,大部分还都是销售人员。
公开信息显示,2007年末,汇源全国21个销售大区的21名省级经理已基本离职。
没想到,这时候,一些媒体和老百姓不答应了。
他们听到汇源被收购的消息,群情激愤。
说民族品牌卖给可口可乐,不行,要保护民族品牌,要坚决反对。
民意汹涌,民意裹挟。
后来,商务部出面,停止了这项收购案。
朱新礼听到消息如五雷轰顶,他默默的离开公司,中断外界所有的联络,躲进边远山村“闭关”三天……
03
不知道是心灰意冷,还是裁员事件伤筋动骨。
此后,汇源就开始走下坡路。
2009年汇源业绩首次出现了亏损,一年时间亏了一个亿。
随着中国饮料行业竞争越发激烈,汇源的生存状况也更加艰难。
到了2017年底,汇源果汁负债已经突破110亿元。
为了重整旗鼓,2018年,汇源尝试植入了央视春晚,成为春晚指定饮品。
朱新礼本人也出现在了央视春晚的镜头前。
不过,在互联网时代,电视的影响力已经大不如前。
加上现在的年轻人也不再热衷于看春晚,汇源的砸钱行为,反倒背负了更多的债务。
截至2019年,天眼查显示,北京汇源的“失信被执行人”信息已多达60条,其间仅9月份发布的就有23条。
汇源为何连年亏损?
朱新礼本人的心态是个问题。
这些年,康师傅、农夫山泉不断推出新品,更换口味。
但十几年来,汇源果汁的味道似乎没有什么进化,连包装都懒得换。
更让人愤怒的是,汇源已经对消费者失去了敬畏之心!
远的不说,就说2019年,就有数起消费者的投诉汇源的事件发生。
果汁里有腐败物,有异物。
类似这样的曝光,微博一搜一大堆。
后来经济之声的《天天315》还报道,说汇源、海升等果汁生产商,向果农大量购买瞎果,也就是腐烂变质的水果用来制成果汁。
04
产品不好,销量自然不好,口碑也逐渐下滑。
朱新礼这十几年来,并没有想着好好做好产品,而是热衷于赚快钱的投资,搞p2p。
后来,p2p暴雷,各路债主纷纷把朱新礼和汇源告上法院,朱新礼也成为了被执行人和老赖。
早在2019年,朱新礼就连续6次被列为执行人,4次被限制消费。
2020年2月,汇源果汁发布公告,朱新礼辞任公司的董事会主席、执行董事。
如今,汇源又被退市。
曾经辉煌的民族品牌,成了一地鸡毛。
面对这样的结果我们是否该反思:
中国的企业家就一定要赚快钱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