复盘往往能让人收获成长。
那就看看这次复盘能让自己得到什么有意思的反思。
过去一年的科研历程
我真的是以“创业者心态”进场吗?
我以为,自己一向把做科研当成是一种事业,从来没有把自己的“研究生身份”看做是“学生”,而是,一个“创业者”。当我进入了这个学术场域,我认为我的职业生涯就开始了。我是在“工作”,或者说是“搞事业”,而不是仅仅在“学习”。因为学习本来就是任何时候、任何领域都需要的。
抱着这样的心态,我开始了研究生一年级的生涯。
巨艰辛的“创业”起步历程
回顾我的2021,第一篇论文历时接近两年。在写作的过程中,两度写不下去,两度搁置......
最后写成是因为有一个参加论坛的契机,才勉勉强强把初稿给搞完,去投了个C刊(很幸运,还是一个本科时候属于我的白月光的C)。
一开始,参加论坛的过程还算顺利,参会者老师给的意见不算尖锐,顺利通过了初审。但是,到了外审阶段,返修的意见却很尖锐,最大的质疑就是方法论上的还有数据上的。有个评审就直接说,“这些二手数据,让整篇文章犹如建立在散沙之上”。这句话在我看来真的十分“扎眼”了,这无异于全盘否定。虽然这可能是方法论的范式不同造成的。但是,另一方面,单单凭借这些二手数据也确实难以令人信服。
我问了问过来人,一般情况而言,参加论坛以后,过了初审,到了外审,被录用的可能性就比较大了。然而,返修稿提交了以后,外审的第二次意见迟迟没来,让我感觉非常不安......老师也说,不知道编辑部那边想把这篇文章“怎么搞”。
所以,悲观一点,这篇文章能不能在我申博之前出来,还是个未知数......
为什么如此艰辛?
造成这个“恶果”,或许是来源于自己的“迷失”。
方向感的迷失或许是“创业”起步艰辛的第一个原因。
“拿专业第一并不是个好事情”
为了能好好在课堂里学些东西,也争取拿一个好看一点的成绩,我第一年把比较大的精力投入了课程学习。但是,没想到结果超出我的预期还稀里糊涂还拿了专业第一。但是,现在我发现,“这不是个好事情”。
我一回头,发现自己论文落在别人后面了,现在能不能按时发出来还是未知数。那一瞬间,我觉得自己“拣了芝麻丢了西瓜”。成绩有什么用呢?论文才是“硬通货”。把时间精力投入课程学习,以至于没办法好好静下来想自己的论文。论文发得慢,课程对自己提高也没有很大,性价比着实很低。
于是,这里我就得出了一个教训:要学会特别清晰的辨识对自己而言更重要的事,不要轻易选择“随遇而安”或“顺其自然”或“随大流”或“依附于外在的评价体系”。同时,要不断提醒自己,问问自己,现在到底在做什么,自己的方向到底在哪里。
第二个致命错误:“我还是陷入了打工者心态”
在第一篇论文写作过程中,为什么两度搁置呢?
因为当时我总觉得“老师没有push我的这篇论文,然后老师也没有成熟的想法,老师没有明确指导“......我以为自己已经是“创业者”心态了,但没想到,还是陷入一种“被动完成任务”的“打工者”心态中。所以,我到底在“创”个屁啊!
现在回想起来,如果那时候我能给自己定一个完成这个论文的规划,给自己每周设定一些DDL,由我去push老师,不是等老师push我,那说不定我的论文还能提前完成。悔恨,十分悔恨......但愿我现在醒悟的不算晚,因为,我还有一年的时间可以push自己。
如何跳出“打工者”心态的困局
未来一年,我有三篇文章在写。但我本来是计划两篇。
“创业者”心态的第一次尝试
做第一篇论文时候,文献综述不小心写的有点长,有点“综合”。当老师问我,你想不想把这篇文章写成一篇综述的时候。我想都没想就答应了。
于是,我的第三篇论文任务就诞生了。
我的心路历程其实很简单。在最开始写文献综述的时候,我就考虑过想做这件事。做一篇论文,最后可以产出两个不同的成果,也能为自己增加筹码。所以,我的潜意识不断引导着我把文献综述做长,让老师可以注意到。果不其然,我的“小心机”成功了。
接着,在做文献分析的时候,还尝试了一个新的方法Citespace。因为,在前一个阶段我已经发现自己在研究方法的积累上不够全面。所以这次,我也希望能用计量的方法完成我的这篇东西。并且,这个过程也能让我学会如何学习一个新的研究方法。也是一个新的筹码。
第三篇论文的增加和方法论的突破,算是我醒悟以后,开启“创业者”模式的两个小突破。当我在想,我如何能够引导老师,如何让我做的成果为我所用的时候,或许就是一个值得鼓励的自我成长吧。
做科研很累怎么办?
但是,第三篇论文任务的增加,对我的身体来说似乎有点吃不消了。
我学会给自己设定ddl,然后在到了这个ddl时间节点以后,不管做的怎么样,先拿一点成果跟老师讨论一下,以此来倒push自己。这个方法对推进论文进度很有效。我的文献综述仅仅不到两个月,就已经差不多完成了初稿。
可是,元旦开始的那一周,我就得了重感冒。状态也急转直下。感觉前两个月让我脱了一层皮。
慢了又不行,太push又不行,怎么办呢?
我想能让自己回归一个比较轻松的状态,是需要至少一个月给自己放一个大假。什么都不想,什么都不干,轻松的去玩两天,比较有利于可持续的“奋斗”。我想这不仅仅是身体的调节,还是一个心态的调节。太久的绷紧的神经,可能总有一天会崩。
一个合格的“创业者”需要给自己放假。
年终的复盘就这么多,希望未来一年自己能有一个新的突破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