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人类的感情与感恩(1)133

图片发自App

人类的感情看不见摸不着,但是又可以体会。这种感情起源于人类的生存需要,实际上动物也有类似的需要,动物的感情区别于人类在于没有充分的自我意识。各种有限的特殊的需要都是为了增强生存能力,都是为了各自更好地存在。

人类由于生存需要,无论生命还是非生命的各种活动都服从于这种需要。对人类而言,正是这种需要产生了各种感情,这种需要是共同的,自身无所谓好坏,判断感情好与不好,正在于是否符合这种需要,形容感情的语词如“美好”、“纯洁”就是表示这一点。显然,感情也有负面的,各种破坏他人或者自身这种固有需要的感情都是负面的。

培养正面的感情向来是教育与自我修养的要求,人类强调与人为善,就是指出不要随意破坏他人存在与发展的需要,这可能是稍懂道理的人都会知道的原则。但是世事总不容易如愿,他人的存在会妨碍别人存在,他人的发展也会妨碍别人发展,因此人际间的相互关系以及因此而产生的感情就会变得错纵复杂。无论怎样,为人处世以及学习成长,这样一种原则应是出发点,无论中国古代的圣人还是世界上的各大宗教,都不约而同地意识到这一点,即所谓的自爱与爱人。实际上社会的发展从总体上看,由于各个个体的这种潜在需要并大体上坚持这个原则,因此不断进步,而社会也建立起相应的法律以及各种制度。

古老的易经指出人的两大良好品性:健运不息、厚德载物;前者以乾卦为代表,后者以坤卦为代表。一个有品德的人是值得怀念的,原因就是与人为善并且帮助而不是损害他人,那么他人对其就有感情;反之,一个人经常伤害他人,换来的就是他人对之的反感甚至仇恨,也就是没有感情或者负面感情。

健运不息是向外索取,厚德载物是保守自已索取的成果;虽然这样的理解也有一定的道理,但是对内与外的理解有别,而且理解也是片面的。载物并不能直接理解成据物为已有,万物也不可能无条件地被据为已有,片面的理解中正是忽略了必须有益于对方的存在与发展,其才能反过来服务于自身存在与发展,正如人不能只食不种,否则粮食无以为继。健运不息也不仅仅是向外开拓,还包括了自强,自强是自爱,实际上也需要自强才能向外开拓。

图片发自App

人与人接触交流会产生感情,但是并不意谓这些感情都是良性的,也会出现劣性的感情。例如,与他人接触时遭到伤害,那就很容易产生劣性感情, 例如反感、厌恶、怨恨以及仇恨等。相反,接触时并不伤害对方,反而有益于对方,那么对方一般不会产生负面感情,当然,这种有益是合乎其心愿的。实际上动物也有类似的情况,人类爱护动物,动物也会对人产生良性感情,有些凶猛的动物之所以会被训兽师顺服,感情因素的运用是一个重要方面。

感情常表现出双向性,但也不全是这样,例如有些人会感恩,有些则不一定有,不过,没有感恩是相对的,多少有些。在封建社会里,农民种地主的田,看起来得感恩地主,如果不给他田种,那就会影响其生存,但是地主不劳而获,如果没有农民种他的田,他就没有收获,所以实际上也得感恩农民。但是一个强势的地主占了广大的田地,农民选择雇主的余地越来越小,那么很可能这个地主不大会感恩为其种地的农民。人类正由于相互关系有不对称、不平衡的情况,所以彼此建立感情也就有选择性,一般就是选择彼此能够建立大致对等的感情的对象。

你可能感兴趣的:(论人类的感情与感恩(1)13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