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讲 看入人里:谁在说话谁在听——林紫

1

你好,我是林紫,邀请你与我一起共读美国经典教科书《沟通的艺术》。

第一讲里,我们从沟通对身心健康的重要影响、沟通中说太多的误区以及沟通高手的七个特质三个方面,探讨了我们为什么要沟通。如果你认真完成了作业,就会对自己的沟通能力有一个“内行看门道”的大致了解,即使得分没有你以为的那么高,也不要紧,因为了解了自己目前的状况,就可以有的放矢、更好地自我训练和提高。

今天,我们要共读书中的第二至第五章,一起聊聊如何看入人里、了解沟通当中的自己和他人。

开始书中内容的分享前,我想先邀请你问问自己:每天花在与人面对面沟通上的时间多、还是花在微信、微博等电子媒介里的时间多呢?如果你的答案是前者更多,那么恭喜你,因为你比后者更有可能修炼成有人情味的沟通高手;如果你的答案是两者各半,也要恭喜你,因为你更有可能修炼成高效率的沟通高手;如果你的答案是后者更多,我还是要恭喜你,因为你更有可能成为超人际沟通高手。

听我这么说,你会不会觉得林老师在“和稀泥”?其实,我除了想跟大家开个小玩笑外,还想传递一个重要的信息,那就是:“修炼”之前,我们不但要先了解自己过往的行为模式、更需要深入觉察自己的人生目标,看一看自己究竟想要成为怎样的自己。

2

每个人有每个人的人生脚本,每个脚本有每个脚本的得失利弊。比如,成为有人情味的沟通高手,会让你的生命更鲜活、但同时也要承担更多情感成本;成为高效率的沟通高手,会让你的事业更成功、但同时也会折损关系的亲密度;成为超人际沟通高手,会让你的形象更理想化、但同时也会失去应对真实生活的勇气和能力。

超人际沟通,是书中第二章里谈到的一个概念,意思是:精简的信息和异步回复创造了一种环境,让我们超越面对面沟通中常发生的情况,以更快的速率讨论个人话题及关系发展。这种情况下,人们可以有意识地进行印象管理,把自己最好的一面展示出来,构建出理想化的虚拟自我。

虚拟自我好不好呢?心理学家很早就开始研究虚拟人格对人类身心健康的影响,早期的研究和观点大多是负面的,但《沟通的艺术》这本书则选择了折中的态度,分别从利与弊两个方面来探讨了电子社交媒介沟通对我们的影响。

比如,作者提到电子媒介赋予了人们“网络勇气”,让许多有社交恐惧或者其他难以启齿的问题的人更真实地表达自我、在虚拟世界里寻求社会支持和情感满足等。研究发现,和面对面沟通者相比,网络交流者对沟通对象的外貌、社交能力以及彼此关系的评价更好,线上小组成员可以更快地建立起积极关系,完成任务。但与此同时,虚拟关系大多是泛泛之交,很难过渡到面对面沟通。

有人发现,自己与朋友间的联系和沟通,几乎就靠点赞来维持了。也有人说,微信好友人数几乎已达上限了,但心情低落的时候,居然找不到一个人可以倾诉的,大家都太忙了,回复都有一搭没一搭的,尤其是自己掏心掏肺说了半天,对方突然失联的时候,虽然理性上知道也许是其他事情打断了对方的倾听,但仍然止不住地难过和失望,然后陷入更深的孤独里。还有大学生的家长抱怨说,电子媒介时代,一切都碎片化了,孩子们越来越没有耐心讲话,自己跟孩子的沟通也只好极度格式化和精简化,想知道他们近况如何,只有出一道选择题,问:你最近怎样?然后让孩子选择回答:A 很好;B 一般;C 不好。

更极致的,是几年前的一个段子,说人死后墓碑上只刻二维码,扫墓时拿出手机扫一扫,一生的故事就出来了,爱过谁,恨过谁,还牵挂着谁……这就叫“扫墓”。而今天,段子成真了,真的有人开始这么做。所以,无论微信、微博、脸书等等电子媒介利弊如何,你用或不用,它就在那里,都影响着我们的生前身后事,既然如此,我们就唯有保持清醒的觉知、根据自己最终想要成为的样子、来理性分配虚拟媒介沟通和面对面沟通的时间吧。

关于这一点,我很赞同美国传播学会奖获得者、彼得斯博士在《交流的无奈——传播思想史》一书中说过的一段话:“触摸和时间,这两个我们共享却不可再生的东西,是真诚的唯一保证”。而真诚,就像我们在第一讲中讲到过的那样,是良好沟通的前提。

3

沟通,其实是不断认识他人和自己、而不是把他人变成自己的过程。弄明白究竟是谁在沟通,我们才能了解沟通中究竟发生了哪些事、是什么导致了沟通的成败。

作者在第三章里,专门论述了沟通与自我认同、自我塑造之间的关系。

自我认同与否,决定了自尊的高低。高自尊的人对自己的价值有充分的肯定,所以会倾向于认为别人是友好的、自己是受欢迎的;低自尊的人则往往觉得自己没价值,所以别人也不会喜欢自己,所有人都可能在批判自己,于是,沟通中往往充满防御和敌意,甚至用贬低别人来抬高自己。

看起来,高自尊有明显的优势,但也并不能保证人际关系一定成功,因为一旦自尊过分,高自尊演变成了优越感,自我价值感过于膨胀的时候,也就是讨人厌的时候了。

那么,谁在影响着我们的自我认同和自尊高低呢?我在《给孩子一生的安全感》和《我们内心的焦虑》等一系列书中,都特别谈到了每个人成长过程中、“重要他人”对健康人格形成的重要性。“重要他人”是心理学和社会学都关注的概念,是指在一个人社会化以及心理人格形成的过程中具有重要影响的具体人物,而这个人物,在我们的成长期中,通常就是父母或其他抚养我们长大的人。如果重要他人在日常的沟通中,总是传递“你是最棒的,别人都不如你”等过于夸张而空洞的赞美信息,我们长大后就可能成为作者所说的“自尊过分”的人;相反,如果重要他人总是传递“你怎么这么笨、你就不能做点有用的事吗?”等负面否定信息,我们则很容易成为自我嫌弃的低自尊者。

为了帮助我们更好地认识沟通中的自己,《沟通的艺术》第三章中,作者专门设计了一个练习,请读者分别列出“协助自我者”和“破坏自我者”,看看别人是如何塑造了我们的自我概念;接着”再分别列出自己协助和破坏了哪些人。你可以按照书中的步骤做做练习,认真完成后,关于沟通改善的某些重要答案就会浮出水面了。

比如,一个从小被母亲责骂的女孩,自己做了妈妈后,也成了女儿的“破坏自我者”——每次都下决心“再也不能让女儿承受我所承受的痛苦了”,但一开口,就回到了母亲的老路上,亲子沟通每况愈下。咨询中,她说:“我简直觉得像被我妈附体了一样!我真的不想这样,林老师救救我!”

我跟她一起还原了成长过程中被母亲责骂的三个最痛苦的画面,帮助她听见幼小的自己内心深处最真实的声音。那个声音与她意识层面“我不想成为她”的声音正好相反,说的是:“我也会成为她,我要报复她!”

“我也会成为她”——心理学里,把这样的声音叫做“自我应验预言”,意思是一个人如果对事件的发展有所预期、那么接下来的行为就会建立在这些预期上、最终会比没有预期更可能成真。也就是说,一个人终将成为TA自己所描绘的样子。

第三章里,作者从“自我强加的预言”和“他人强加的预言”两个方面进行了阐述,并通过电影《分歧者》来说明:当我们足够强大和坚定,就可以通过自我预言来协助自己、战胜他人预言所带来的破坏,成为我们选择成为的那一类人。

4

有关沟通的咨询和培训中,我最常说的一句话是:“先处理情绪、再处理问题”,因为,太多的“沟而不通”,其实都是信息被情绪的蓝藻和浮沫所缠绕遮掩导致的,而情绪,往往来自彼此不同的知觉与判断。

喜欢心理学的朋友,大多都比较熟悉情绪的ABC理论,知道影响我们情绪的是我们的看法、而不是事件或他人。其实更进一步来看,情绪又会反过来影响我们对事件或他人的判断。这就是为什么有的人不管说什么你都听不进去、也有的人不管你怎么说、TA都会反驳的原因——当然,“杠精”除外,因为“杠精”的“本职工作”就是:不管别人说什么、先反驳了再说。

和“杠精”通过反驳来刷自己的存在感不同,在沟通中被情绪控制的人,对所有信息都会戴上有色眼镜来解读,所以作者在第五章中着重描绘了情绪四要素如何影响我们的感觉和沟通、以及如何有效运用情绪沟通原则。

简要来说,情绪四要素包括:生理因素、非语言反应、认知诠释和语言表达。比如,有一个朋友在背后说你坏话,你知道后的第一反应常常是血压上升、心跳加速等生理变化,接着会产生咬紧牙关、紧锁眉头等非语言反应,然后从认知上全盘否定对方和自己,最后表达出来的语言是:“我真是看走了眼,没想到TA是一个卑鄙小人!”

假如我们不加觉察,沟通中就会用类似的相互攻击和价值评判来代替情绪和情感的表达,忘记了自己其实真正想表达的是:“我很气愤!”接着就会把自己情绪化的认知当作事实,然后推动关系的恶化。

而假如我们能够有效运用情绪沟通原则,情况就会大不相同。比如,先认清自己的情绪,然后用合适的方法把它表达出来,接着对自己的情绪负责,辨识感觉、说话和行动之间的不同,确认自己实际想达到的目标后,运用知觉检验技巧、从不同角度重新认知事件和对方,最后选择一个更合适的方法以及渠道、完成一次有效的沟通。

听起来有点累是不是?为了帮助大家理解和掌握,我把书中第四章有关认知和知觉检验的内容、压缩成一个快速有效的可视化工具——枕头法,教给大家:

想象朋友说坏话这件事是一个枕头,“卑鄙小人”的判断只是其中一条边,而其他三条边代表着另外三种不同的判断,想一想它们分别可能是什么,最后,站到枕头的当中看一看,你的情绪、感受和接下来的行为会有什么不同?

不要小看这个日本小学生发明的“枕头法”,它直观地呈现出每个问题都有四条边和一个中心点这五个立场,如果我们不断训练自己从不同立场看问题,就可以像孩子一样、接近事件的核心真谛。

今天的作业是:找一个让自己产生沟通焦虑的事件,将它画成一个枕头,然后分别写出四条边和一个中心点所代表的不同立场,最后运用“情绪沟通原则”,模拟一次有效的沟通。

就到这里,大家周末快乐,我们下一讲见。

你可能感兴趣的:(第2讲 看入人里:谁在说话谁在听——林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