万“福”之地,探访巨贪和府邸

​​​恭王府

在北京什刹海的西南角,有一条静谧悠长、绿柳荫荫的街巷。在这条街巷之中,座落着一座王府,它就是现存王府中保存最完整的恭亲王府。

恭王府始建于清朝乾隆年间,初为大学士和珅的私邸。没错,就是大清巨贪和珅和大人,乾隆四十一年,和珅开始在这东依前海,背靠后海的位置修建他的豪华宅第,时称“和第”。其前半部是富丽堂皇的府邸,后半部为幽深秀丽的古典园林,总占地面积将近六万平方米。其府邸建筑庄重肃穆,尚朴去华,明廊通脊,气宇轩昂,仅次于帝王居住的宫室。府后的萃锦园则衔水环山,古树参天,曲廊亭榭,富丽天然;其间景致之变化无常,开合有致,实为中国园林建筑的典范。

今天老猪走进这座历经了清王朝由鼎盛而至衰亡的历史进程的府邸,用照片揭示这里的历史。

作者/拍摄:@老猪的碎碎念

坐标:北京,什刹海,恭王府。

老猪实拍系列之恭王府。

​先来一张平面图,便于直观了解这座庞大的王府。

恭王府分中东西三路,分别由多个四合院组成,后为长160米的二层后罩楼。恭王府历经了清王朝由鼎盛而至衰亡的历史进程,承载了极其丰富的历史文化信息,故有了“一座恭王府,半部清代史”的说法。​恭王府由府邸和花园两部分组成,南北长约330米,东西宽180余米,占地面积约61120平方米,其中府邸占地32260平方米,花园占地28860平方米。

​大门前影壁

​府邸不仅宽大,而且建筑也是最高规制。明显的标志是门脸和房屋数量。亲王府有门脸五间,正殿七间,后殿五间,后寝七间,左右有配殿。低于亲王等级的王公府邸决不能多于这些数字。房屋的形式、屋瓦的颜色也是不能逾制的。

​府邸建筑分东、中、西三路,每路由南自北都是以严格的中轴线贯穿着的多进四合院落组成。中路最主要的建筑是银安殿和嘉乐堂,殿堂屋顶采用绿琉璃瓦,显示了中路的威严气派。

​东路的前院正房名为多福轩,厅前有一架长了两百多年的藤萝,长势甚好,在京城极为罕见。东路的后进院落正房名为“乐道堂”,是当年恭亲王奕欣的起居处。

​西路的四合院落较为小巧精致,主体建筑为葆光室和锡晋斋。精品之作当属高大气派的锡晋斋,大厅内有雕饰精美的楠木隔段,为和珅仿紫禁城宁寿宫式样(此为和珅僭侈逾制,是其被赐死的“二十大罪”之一)。

​厅堂的空间根据使用功能划分,格局多样,其主要厅堂既有肃穆、庄严的开敞式大空间,又有私密性的小空间,既有对称式的,也有非对称式的,还有可以灵活组合的。有的适合接待高级宾客,有的用于萨满教的祭祀活动,有的适合起居生活,有的作为寝息,不同的空间需求各得其所。

恭王府几座主要厅堂的内檐装修不仅是多宝格、隔断,还可举出仙楼、神殿带毗卢帽的祭灶等装修也与宫廷中别无二制。并有室内假山水池,装修成室内小园林,更是别出心裁。

​ 从样式雷图中可以看到当年有内檐装修的建筑多达二十余处,而且具有多种类型,如宝座床、祭灶、万字炕、几腿罩、落地罩、炕罩、真假门、仙楼、书阁、多宝格、顺山炕、前、后檐炕等。

​这幢二层高的楼,一楼屋内供奉着释迦牟尼佛和菩萨,这就是恭王府里的佛楼。

​ 恭王府邸最深处的后罩楼,被人称为和珅的“藏宝楼”,整栋建筑有160余米长,这个长度的楼宇在清代亲王府里绝无仅有。后墙上88个窗户分上下两层,上层的44个窗户造型各不相同,每个窗户都对应不同的宝贝。就是这个后罩楼当年可是和中堂的最爱,相传,仅在楼内的夹墙里就抄出了26000两黄金。

​“月牙河绕宅如龙蟠,西山远望如虎踞”、这是史书上对恭王府的描述。就其选址而言,它占据京城绝佳的位置。古人修宅建园很注重风水,北京据说有两条龙脉,一是土龙,即故宫的龙脉;二是水龙,指后海和北海一线,而恭王府正好在后海和北海之间的连接线上,即龙脉上,因此风水非常的好。古人以水为财,在恭王府内“处处见水”,最大的湖心亭的水,是从玉泉湖引进来的,而且只内入不外流,因此更符合风水学敛财的说法。我国十大元帅等人、均在恭王府的附近居住,而且都非常长寿。据说,北京长寿老人最多的地方就是恭王府附近,这个地方不愧为一块风水宝地。

和珅府邸系列一到此,接下来将是系列二精华部分恭王府花园。

作者/拍摄:@老猪的碎碎念

谢谢观赏, 喜欢请关注。

系列二将有更好的内容呈现

你可能感兴趣的:(万“福”之地,探访巨贪和府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