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不惜一切代价追求安稳?拥抱不确定性才是走向更好生活的必经之途。
前段时间,西门子公司将在全球裁员1.04万人的消息引起轩然大波,在热搜榜居高不下。
对此,知乎上有句评论一针见血:“你以为稳定的工作,其实从来都没稳定过”。
2018年,唐山市取消了周边的路桥收费站,曾经捧着月入万元铁饭碗的公路收费员惨然失业,一位大姐哭诉:“我们把青春都耗费在这里了,现在我36岁了,除了收费,什么都不会!”
哪里还有什么铁饭碗!我们的父辈曾经享有过的“一辈子在一个单位”的那个安稳世界已经不存在了。
这是我们需要面对的冰冷事实。可惜的是,只要变故没有发生在自己身上,安稳的生活和确定的前景仍然是大多数人的幻想与执念。
总有许多人为了得到确定性,愿意做任何事情。
安守一份不喜欢的工作,困于一种不舒服的关系,内心哀怨却又不敢尝试改变。大概是觉得,这份工作、这种关系的每个方面,包括那些缺憾,自己都是熟悉的,连忍受的方式都操作熟练了。
如果改变,谁知道会怎么样?或许会有新的好处,但是新的坏处怎么办?这片土地是有些贫瘠,山那边看上去是水草肥美,但谁敢保证我们能翻过这座山,谁敢保证那边没有猛兽出没?
害怕未知是人类的生存本能。我们希望能在信息完备的情况下做出决策,对任务的每个环节都了如指掌,清晰地看到事情发展的方向。这种安全需求非常自然,但却不利于我们的成长。
吴伯凡在《认知方法论》里说,如果你的生活工作都由100%操控感的行为组成的话,你很可能处在一种没有创造性、生产性,极其平庸的阶段。
如果我们希望得到成长,必须去容忍,甚至主动去迎接不确定性。何加盐说,普通人追求安全感,高手拥抱不确定性。“当你能够接受不确定性,也就能够接受失败。你会更勇敢地去追一个优秀的女孩,会更大胆地跳槽,会更魄力十足地创业。”
人性趋向安定,但我们拒绝止步不前,我们不要“低配版”的所谓岁月静好。
二、适应灰度,习惯在不确定中做决策
任正非在一次演讲中说,一个清晰方向是在混沌中产生的,是从灰色中脱颖而出的,方向是随时间与空间而变的,它常常又会变得不清晰。并不是非白即黑、非此即彼。合理地掌握合适的灰度,是使各种影响发展的要素。
其实这有点像老话说的“摸着石头过河”,走着走着就踩出了路、看到了方向。
我们有时候害怕决策,认为自己没有得到“全部的信息”,但事实上根本不可能获得全部信息;或者怕环境发生剧烈变化,生一场重病、遭遇一次意外,生活的全部内容都会被颠覆、重设,但这种可能性谁都无法排除。
如果总怀着一种“说不好未来某个关键信息会改变我的决策”“不知道明天会发生什么重大变故”的念头,生活如何继续?那些细水长流、久久为功的事情还要不要做?
混沌与灰度才是世界的真实面貌,我们必须习惯在这种不确定中勇敢决策。
三、清空存量思维,不要被过去的决策束缚。
在不确定的世界里生存,既要坚定执行已经做出的决策,又要随时准备根据情况变化调整。
王烁在《30天认知训练营》里建议我们清空存量思维,不要认为过去的构想必须延续到将来。
“你持有一个股票仓位,你就没法忘了自己是在什么时候建的仓。你投入心力做了一件事,你就不知道该何时撒手。你把过去讲成了一个故事,你就自觉有义务要让未来遵循这个故事的逻辑。”
身边有这样的朋友,一旦做出了决定就一往无前、心无旁骛;遇到环境发生变化了,眼前的路行不通了,就根据需要及时调整方向,又在新的路线上勇往直前。
他心里完全没有“要坚持自己最初的信念”“别人会不会觉得我意志不坚定”这种负担。觉得对的,就坚持;万一哪天觉得不对了,就立刻放弃。就这么简单。
我们应该盯住利益,而非纠结立场。
四、保持对变化的敏感度,主动纳入新变量。
徐弃郁在“得到”APP《英国简史》课程中评价英国外交,认为它并不拘泥于具体目标,永远不对遥远的未来做精确的打算,而是充分承认偶然性和不确定性,根据形势随时调整。
“英国外交实际上是很主动地引入那些新的变量。英国外交不是盯死一个具体目标,而是寻求一个有利的均衡点,本身就是动态的。”
国家的这种思路同样适用于个人。
我们的生活中总会出现新的变量,本能的反应是忽视或抗拒,因为如果承认,就必须将它纳入现有的收益和成本分析框架,进而重塑认知、调整行动,寻找新的平衡点。
这个过程肯定是不舒服的,是我们喜欢安稳的本性所排斥的。但是,这才是理想主义者应具备的现实主义精神,否则我们的认知与行为都会脱离现实,成为无根之木、无源之水。
保持对变化的敏感度的必要性还在于,如果我们刻意去忽视变化,等到情况发展到我们被迫调整适应的时候,通常最好的时机已经过去了。从医学的角度来说,就是“早发现早治疗”,而不是等到病入膏肓。
五、专注当下,才是对未来最好的保障。
连岳说,不要天天用小概率事件吓自己,意外还没来临就别想它,你越能把握当下,意外来临的可能性就越小。
我们许多人都有个根深蒂固的毛病,那就是为将来揪心得太多,为眼下思虑得太少。
尤其是人到中年,值得牵挂的事情一抓一大把,自己或家人的健康出问题,孩子能不能上好学校,个人事业会不会遭遇挫折,随便拎出来一条就够人愁白头了。
但是,若是任自己去焦虑,成天想着“万一这样万一那样”,哪里还有时间和精力去应对现实问题?
这种沉溺于“万一”思维的人生很容易导致不作为,因为不那么用力、不那么盼望,就不用失望,也不用怕别人幸灾乐祸。
可是,不那么用力、不那么盼望的人生还有什么意义呢?
六、设定冗余度,打造安全边界。
不沉溺于“万一”,并不是说我们要无视可能发生的意外和极端情况。相反,在这个高度不确定的世界,我们需要为自己建造安全边界,这样才能安心地专注于当下。
注意哦,是实实在在地做准备,不是杞人忧天式的胡思乱想而毫不作为。
设定冗余是打造安全边界的重要途径。马化腾在《灰度法则的七个维度》里提出一个维度叫“冗余度”,认为在创新问题上,要留有冗余,允许失败,允许浪费。
华为就是在“云淡风轻时”,做出极限生存的假设,投入大量资源打造“备胎”,给自己设定了很大的安全冗余,面对美国禁令时才不会像此前的中兴一样几乎关闭。
生物界也会通过冗余规避风险。罗振宇在《逻辑思维》里说,昆虫、鱼,通过大量产卵诞生大量的后代,最后活下来的没几个,但是物种基因的安全是有保证的。
对于我们个人而言,打造安全边界,除了多存点钱,多锻炼身体,更主要的是能力的储备。你的能力越强大、越多元,越能应对外界的动荡。
诸葛越说:“一个人不能等到出现了一个问题,或者出现了一个需求再去读本书,上堂课,那就来不及了,机会不会降临。”
罗振宇提出过一个“U盘化生存”的概念,我们掌握的专业技能,应该要具备很强的迁移性,这样当你所在的公司或单位情况有变的时候,你就不用惊慌,因为你自己就是一个自带信息的U盘,随时就能插拔到下一家企业。
要把自己打造成一个“即插即用”的U盘,平时就得多往里面注入能力,充实其中的内容,而不是指望一招走天下。
简言之,我们应该按照大概率的心态去生活,同时也要建设自己应对小概率的能力和资源。
七、用自己的超级确定性,来对冲外界的不确定。
罗振宇在2018-2019跨年演讲中说,虽然这个世界充满了不确定性,但是你可以用自己的超级确定性,来对冲外界的不确定。
而要建立个人的超级确定性,我们的内心深处必须有一套清晰明确的标准,一套“个人价值观体系”:“你想要什么,什么是不可或缺的;你厌恶什么,什么是无法忍受的;哪些是要全力捍卫的,哪些是可以妥协甚至放弃的”。
王烁在“得到”APP《30天认知训练营》课程里说,没有人喜欢心里悬着许多事没有结论,消耗认知能量,带来许多焦灼,只有经过刻意训练才能在这么多不确定性前保持从容。胸有激雷,面如平湖,才可拜上将军。
面对动荡不安的世界,我们内心的稳定强大才是永恒的依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