读古书,请注意这几点!

最近在读古书,读的时候也看一些大家对读古书的想法建议,思虑之下,遂集思广益,将若干读古书的要点梳理出来,既是自我纠正,也是对后来者的一种引导。

1、读书不是为了装13,就是为了获取信息

做一件事,肯定是出于某种目的。

有人读古书,纯是为了装13,以便在某些人面前拽几句古文,显得博学多识,换一些廉价称赞,此类人不必观看本文,继续做自己就好。

那么,大部分读古书的目的无非是为了收获一些信息,有基于文学性,有基于史学性的,不一而足。

不管出于哪种目的,不要轻易改变。比如说最近我想了解一下中国古文学的发展进程,看着文学史介绍唐宋诗词,气象万千,不禁心动起来,转而去研究唐诗宋词大全集去了,如此三心二意,结果文学史尚未研究出个所以然,唐诗宋词也只是一知半解,白费心力。

2、选书就想选药,对症才行

确定并坚定目的之后,接着就是选取书籍。

“吾生也有涯,而知也无涯 。以有涯随无涯,殆已!”古书浩如烟海,时间精力有限,却如何选取呢?

有人说多读经典,多读好书。这当然是废话,但是哪些书是经典,哪些书是好书呢?这就难以判断了,毕竟一千个读者心中有一千个林黛玉外加一千个哈姆雷特。

所以,与其去纠结一本书好与不好,倒不如去考虑是否适合自己。

基于自己的目的,带着心中的提问去寻找古书,可是在阅读过之前根本不知道是否适合自己,只有读过才知道,如果不适合自己,岂不是浪费时间。

古人通讯不发达,不得已指的什么书都要自己去体验一遍。而今我们处在信息数字化时代,是完全可以规避或大幅度避免这种情况的。

多多借助平台工具,比如知乎、等。举例说明,就像我想研究中国文学史变迁,不知选哪本入手比较好,变去知乎提问,在多位学者前辈的帮助下,锁定了某几部文学史,并且从哪些前辈口中就对这些书的布局、风格已然略知一二,阅读起来便会更加畅快。

3、读古书时理性思辨,切记切记!

何谓“理性思辨”呢?就是运用逻辑推导去思考和辩识,具体要做到以下几点:

(1)去同侪化

不是大家说这个论点成立,它就真的成立,否则,要逻辑何用?无数事实早已证明,任何领域的绝大部分人都是庸人,轻易被同侪化的话,极易造成平庸之恶。

(2)去权威化

并非名人说过的话,就一定有理,论据成立,逻辑合理才是王道。唯有破除权威的束缚,我辈中人方可自由翱翔于天际。每次听到有人以XXX曾说过什么话来论证自己论点的时候,我都会离得远远的,生怕这类人的脑残气息感染我。

(3)去必然有理化

某事物、观点、风气、潮流存在当然有其历史成因,但是存在仅仅证明其有因,而并非必然有理,否则,人类还要发明规章制度、法律条文何用?

所以说,存在必有因,而其因才分为合理于不合理。

(4)去深奥玄妙化

世上除了自然科学之外,人文科学的任何内容都可以解释说明的朴实无华,平易近人。如果有些内容看上去“精微奥妙”,实则说的不清不楚,既没有论据加持,也没有逻辑推理,就那么直接抛出论点出来,这就是典型的扯淡!

这是大家在读古书中经常遇到的问题,每次看到《道德经》《庄子》等类似作品的时候,我都是一头雾水,真不知道是作者刻意扯淡,故作高深,还是后来学者注释错误,以至延误今世。当然也有可能是我理解力低下,想必无数装13大家也是这么想的。若果真如此,就请他们重新为这些作品注释,让我等得窥全身。

所以大家每次看到超级晦涩难懂的作品下面有一堆拥趸的话,就想一下,皇帝的新衣,看看这群人是不是那群皇帝、大臣和平庸的市民,而自己才是那个什么也没有看到的孩子。

(5)书中观世界,只可得一角

时刻请记住,古书得以流传并非是因为其睿智深刻或者文采斐然,而是因为统治阶级希望或至少不反感它才流传下来。

你且想想,历经秦朝焚书坑儒,汉朝独尊儒术,三国两晋南北朝的战火摧残,隋唐科举明清八股限定学习范围,直到康熙年间四库全书对古典书籍的删删减减,党同伐异,再加上那黑暗的十年WG对古书的荼毒,能够流传下来的书籍早不知道被修改删减误译了多少,大家还能看到,真不知是福是祸。

总之,我们所能看到的都是别人希望我们看到,但是从这些看到的表象能够想到什么,则是外人无从限制的,这也正是即便是在不尽不实的古书当中,我们也能有所思想收获的原因。

(6)莫要贪多务全

有人读古书非要读一个完整的系列,而且逐字逐句的去品味,我自然佩服有这种耐性的人,但是却不推荐。

我始终觉得,读书要高效就在于有的放矢,只读自己不知道的,只精细研究和自己思想相背离,这才能查缺补漏,完善自我。对于那些自己赞成的,老生常谈的,过时守旧的,理他作甚?

4、对待书中论点或行为保持客观中立

我读书的时候总是在警告自己千万不要站在上帝视角来审判一切

(1)评论两极化不可取

神圣化和妖魔化某本书或论点或作者都是极其愚蠢的行为

尺有所短,寸有所长。我们看古书不是为了褒奖求自豪感,也不是为了贬低求存在感,仅仅是看看从古书当中呢能否获取满足我们目的的信息,仅此而已。

身后21世纪信息数字化时代的学者,非要和信息封闭时代的古人就其某些论点争长论短,可笑幼稚,又耽误青春。

(2)就事论事,就人论人

某文章作品深刻隽永,文采斐然与否,与他的人品没有必然联系。这种简单的逻辑,我也不想再做赘述,智商只要不为负的人应该都能明白。

(3)接受一个事实:80%古书都是在说废话和假话

这只是依据“二八原则”给出的大致说法,并不精确,事实上,垃圾书占有率比这只多不少。

许多人尤其是研究古文学的人,都感性上倾向于自己国度的古文学作品都是微言大义,饱含人文关怀以及在导向上让人奋发向上,文明强大的。正如同,我也希望老爹和自己是个英群潇洒,才高八斗,富可敌国的超级NB人物,可惜不是。

然而,一个残酷的事实是:好的文学作品都需要言论自由的土壤才能生根发芽,才能茁壮成长。可是,我国历史上能够自由言论的时代早在秦朝大一统之时就被画上了终止符。此前的学者百家争鸣,各抒己见,此后的学者都是在争夺解释权以及在故纸堆里寻找彼此牵强附会的扯淡说辞。

正是因为历朝历代以来的言论高压政策,古书又有多少值得现代人学习的内容呢?很少,但是还有那么一点,学不到历史可以学内涵,学不到内涵可以学文风,总有可学习的地方,正因为如此我们才要去去芜存菁的去学习,去收获。

5、书读完后,要有言论输出

看再多,都是别人的;唯有说/写出来,才是自己的。

可以是一段话或者是一篇文章,多少无关紧要。

或许你不幸看到了垃圾书,比如《商君书》讲的都是统治者的愚民之道,还有《罗织经》全是卑鄙无耻的阴谋诡计,害人伎俩。你起码知道了这些王八蛋是怎样的王八蛋,起码可以洋洋洒洒的痛骂它一遍,将评论文章挂在网上让后来学者得知。

我建议大家多些书评或文评,这是最廉价,也是最快速凝练自己读书收获,提升自我认知的方式。

你可能感兴趣的:(读古书,请注意这几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