读《菩萨蛮》(哀筝一弄湘江曲)-张先

原文:

        哀筝一弄湘江曲,声声写尽湘波绿。纤指十三弦,细将幽恨传。

        当筵秋水慢,玉柱斜飞雁。弹到断肠时,春山眉黛低。


通读全词,作者描写了一个可能是教坊的乐伎,在筵席上弹奏乐曲时的表情、心情,将其幽怨情怀展现无疑。

        首先,描写乐曲的哀怨。“湘江曲”,总会令人想起湘妃泪染斑竹,怀抱幽恨的故事,这是一个凄婉的爱情故事,因此,说是“哀筝”,“声声写尽湘波绿”,字面上看,是说此曲写尽了湘水绿碧荡漾的情形,实际上是在说,弹奏者之技艺高超,神情专注,将这一首曲子的感情表演地淋漓尽致,如泣如诉,令人情不自禁;接着,由声音而探寻弹奏者,“纤指”,说明系女子,用一“细”字,说明正是此女子,将那一种幽恨的情怀,通过弹奏哀筝,委婉、细腻地,缓缓地演奏出来。

        下阙,继续写此弹筝女子,“当筵”,说明她可能是一个教坊的乐伎,“秋水慢”,则形容其在弹奏时,那有着明澈如秋水的双眸的女子,正神情专注地,旁若无人地弹奏着,最后,当其弹奏到极其伤心处,几欲断肠时的表情,黛眉低垂,伤心欲泣,其内心的感情波澜必然难以遏制。结句极其凄婉。

        此首词,通篇描写的是一个女子弹筝时的幽怨、伤感的情思,读来令人不胜伤感。有人说有寄托,那么此筵为离别饯行之筵席乎?还是作者借以自喻,来表达自己的“伤心人别有怀抱耶?“诗无达诂”,其真正情形谁又能准确知道呢?此词,自伤心人读来,必心同此感,伤心难已。

        

你可能感兴趣的:(读《菩萨蛮》(哀筝一弄湘江曲)-张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