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归实体业,并不等于回归平庸【记录2017之工作篇】

今年已近尾声,蓦然回首,五味杂陈。这或许是最值得记录的一年,多年以后再看,或许会深深感慨:是什么力量让一切在今年发生?


浪奔,浪流

16年开始,人生中第一次全身心投入到创业中,从组建团队、融资、研发产品、拍摄产品、谈渠道客户,没有哪个环节没有我的身影。是的,每天都很新鲜,因为很多事情之前都没有经历过。光是经历它,就觉得很有趣。然而,创业就是一场生与死的游戏,而不是有趣与否的游戏。光是有趣,光是希望并不足以支撑起一个公司的未来,甚至无法解决这个公司的生存问题。对很多事情的思考不足,已经注定了这次的创业结局。


想起当初刚下(chuang)水(ye)时,面对一个个浪,觉得无比刺激,无比新鲜。如同一个从未见过大海的孩子,拼命地嬉戏。随着新鲜感褪去,势必要走向更深的水,去感受更大的浪的刺激。然而越往深走,脚就越不能着地,心里就越虚。对滑板选手来说,有浪才有希望,才有乐趣。但对普通游客来说,想感受更大浪的快感,几乎就是个伪命题。浪太大会击沉你,浪太小已然没乐趣。更关键是,当身处深水区时,由于脚不能着地,其实是无法感受到乐趣的。在这个阶段,生存和安全是第一法则。

多少创业公司,都是为了想象中的那个冲浪的快感而下水,却因为准备不足而被浪击沉。不管别人如何关注你创业行为的酷不酷,而你,必须关注的是如何能活着游下去,游回来,再游出去。直到你找到了滑板,或者船,或者小岛。你才能看到不一样的风景。


浪花的泡沫

17年年中,我关注到了这个问题,于是我想退出,按自己的想法来运营一家创业公司。相比之前的高大上,我更关注如何活下去,然后再如何活好。于是我开始注册公司,构思好BP(business plan),参加创业大赛,争取种子资金,各种的努力。


那段时间,每天想的都是各种的商机,各种的可能。现在回过头看,那段时间,眼里只有创业这条路。不管怎样,都逼自己不去考虑其他可能性,就一心要把这条路走下去。有点不够理性,却又感觉义无反顾:反正我都已经顶着创业者的光环了,之前的失败也并不可怕,修正好了,或许就能成!


就像游去了深水区,被大浪打下了水面,呛了几大口水。往岸上走的时候,看着浪花涌起的泡沫,还悻悻地说,老子还会再来的。


一条神秘的信息

一边准备着创业,一边内心也有迷惘:这条是否就是唯一可行的路?我是不是真的就那么想走这条路?很多时候,想着想着就变成了自我激励:既然已经考虑了要这样做,就要坚定!可其实这份“坚定”背后并没有扎实的根基---商业模式是否就真的行得通了?

某一个下午,收到一条以前认识的一位企业老总的微信:

有没有兴趣加入我们公司一起创业?

万万没想到,这条信息居然让我突然想通了一些道理。


多去相信结果,少去迷信光环。

在如今,创业俨然已经成为了一种自带光环的行为。每每说起自己是创业者,自豪感便油然而生。诚然,创业需要勇气,这本身就值得敬佩。但创业的意义是什么?是要把自己非常相信的事情落地、做成,而不是仅仅去做本身。我反复思考后发现,我即将要做的这件事,能否做得成,自己心里确实没底。从上一段创业的经营结果来看,不成功的机会其实很大。试错是有价值的,正如证伪本身也有价值一样。但是,我已经不是二十出头,试错本身的成本连同年纪渐长的成本重叠在一起,我更倾向于去做有价值但也能产出好结果的事情。

只有low的个人认知,没有low的行业。

两三年前,我对从事多年的家电业已经产生厌倦,觉得这个行业过于传统,觉得自己对行业已经非常熟悉,找不到兴奋点。甚至觉得,不想再在这个low的行业里待下去。想去寻找更高大上的,充满前景的行业。当时毅然前往深圳,投身智能家居行业,继而投身创业大潮。这些看起来高大上的行业,当自己进去以后,发现很多的高大上其实都很虚浮。太多的概念、所谓梦想、融资圈钱,太多的天花乱坠。而回到做产品的点上,又偏偏打磨不够,花的时间还没有讨论战略方向的时间多,导致做出来的产品,功能不够强大,细节打磨不足,成本管控不足,很多方面都只能做到六七十分。而回过头来看那些曾被我认为low的制造业,却一步步脚踏实地,成本核算具体到每一个零部件的每一分钱。每个工艺细节的论证,每个需求的落地,都是那么的实实在在,没有太多的花俏。因为能稳妥的存活下来,就能够一步一步地去考虑发展和创新。在求生存求发展的路上,一样可以有各种好的思路和做法。经营企业,其实并无贵贱之分。

创业不见得非要从零开始

以创业的姿态去经营一份事业,同样有意义

我一直觉得创业就是要自己去创立一家初创企业,从零开始做到走上正轨。但这次的事件让我发现,其实只要有一个舞台能让你去发挥,以创业的姿态去经营好它,同样有意义。并且,成功的可能性会大很多。很多人说享受创业的过程,那种苦中作乐的感觉。其实,每一份事业,如果用心去对待,从经营者的角度去考虑问题,一定也是苦中作乐的。苦不是目的,它只是一个过程。最终能有所成就,这才是乐。



回归

想通了这些道理,我决定回归行业。

当我重新回到我既熟悉又陌生的岗位时,那种感觉又回来了。

脚踏实地,一步一个脚印,经营团队,经营市场。在每一场战役中捕捉战机,赢取战果。

由于过去三年做了不一样的行业,有过不同的经历,看了不同的书籍,想通了过往没有想明白的道理。所以这次回归,让我找到了新的感觉。


我突然惊讶的发现,当你把全身心都聚焦在一件事上的时候,会产生心流。你能够感知与这件事有关的各种细微的变化,以及心中会清晰地知道该往哪里走。总体布局与微观战役交错在一起,既充满挑战性,又有一种事情都能under control的感觉。很奇怪的是,这种强大的心流,居然在自己创业的时候都没有能够产生。联想起创业的时候其实工作节奏较为松散,有时紧张却有时过于放松。总觉得反正时间比较自由,反正自己做自己的主,不必在乎一朝一夕。可现在回归了企业管理者的角色后,反而必须强行要求自己务必专注、注重纪律、结果与绩效。由此反而能产生心流,收获颇丰。而之前相对松散的创业节奏,却居然没能实现这个效果。

付出与收获

犹记得刚开始回归行业时,刚从英国旅游回来的我,每天都因为无法顺利倒回时差而失眠。但因为回归并重新杀入行业而在长达两周的时间里保持着高度的兴奋感,哪怕每天都没有睡几个小时。

但事业毕竟是马拉松,而不是短跑竞赛。在接下来的时间里,靠什么来支撑高强度以及高度烧脑的工作?

靠的是重新找回方向感的踏实和专注,心无旁骛。


人就是这样,当在你面前存在多种可能性的时候,貌似每条路都有机会,实则每个机会都并不属于你。在回归前,我曾为自己设想了、铺设了很多条创业路,每一个方向,每一个机会,看起来都那么的美好。不论跟谁聊起来,我都眉飞色舞,仿佛对面坐着的就是马上能投钱的天使投资人。但夜深人静,我细细回想这每一个方案,又觉得里面充满了各种bug和不确定性。那种焦虑,那种不安全感,不断地侵蚀着我的勇气和信心。

回归行业后,重新找回了方向感。在且并且只在一个方向上使力,把我所有的智慧和经验都放在了上面。所谓“力出一孔”,仿佛就有了滴水石穿之功。

没过多久,我便发现,我的“业务运”正在变好。一个接一个的商机和订单,接踵而来。其实这份“运气”,是专注、投入加上专业经验而请来的。下属们都在感叹,你的运气真不错。其实背后的付出、思考和专注,才是好运来的关键。多少次与客户在饭桌上杯盏交错,获取信息和商机;多少个晚上披星戴月奔驰在路上;多少次为了考虑下属们的问题而熬出了白发;又有多少次失眠和半夜醒来只因想到了工作上的事情。

但我觉得这些辛苦都是值得,当你找到了方向感,找到了好的平台,多付出一些,又有何妨?

我坚信付出总会有回报,这份回报不必急于一时兑现,但终究会来到。人生不必太匆匆,能找到正确的前进方向,有时甚至比到达了彼岸都更具意义。


我相信,对一个心中仍有梦想的男人来说,2017是开启个人新纪元的元年。

Never stop the beat!

你可能感兴趣的:(回归实体业,并不等于回归平庸【记录2017之工作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