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子校长谈《望岳》(含众人观点)

俊梅:背景要悬置,在适合的时候出现,要注重对学生诗意本身的理解。

亚军:在解诗的过程中要不断地把学生打入诗歌本身。

王校:课程目标要通过对话来实现,和文本对话,形成自己的认识;审辩式思维,要做到质疑、批判、审辩。整个的课程设计没有什么大问题,但是具体的课程实施时,如何通过对话来实现解读需要关注。浪漫感知阶段,用声音表达对诗歌的理解,即吟诵是可以的。中间部分,对于大问题是要分解的。整首诗没有一个明显的转。前三联是从不同视角观察到的泰山,最后一联是人显出来了,诗人的豪迈情感学生是可以体会到的。聚焦此处分析作者心中的大,加入背景形成认知冲突。写这首诗歌的时候,杜甫是落榜的时候,为什么不是暗淡的、小的,而是豪迈的、大的。如果把大问题定为“杜甫眼中的泰山是什么样的?”也没问题,但是这不是包含着认知冲突的大问题,这是一个转向,把课程理解转向学生为中心的一个落脚点。所以针对文本要能够提出反映认知冲突的包含着对话的大问题,是课程转型的关键之处。否则,把自己的理解讲出来,还是在灌输。

牛人之所以牛,不是他没有遇到挫折,而是每当遇到挫折时,他们的生命精神是高扬的,内心是充满斗志的。挫折不是他的绊脚石,而是他生命成长的垫脚石。越是内在生命足够强大的人,遇到困难时,越能让自己的原有的生命超越一层,抵达更高一层。

冷校:上课时,不要硬拉学生向上走,要给学生自由表达的机会。刚开始的时候,学生有不同的理解是很正常的,这个阶段是必要的也是必须的。呈现不同的解读,引导学生来辨析,让每个孩子有一个自己的选择。

王校:

解释学。对于经典的文章,要先采取保守解释学,先进入文本本身。孩子小的时候,浸染到自己的民族文化里是必要的。整体上采取中庸解释学。对于传统中的经典,要保持敬畏之心,倾向于用保守解释学;执行过程中,会倾向于中庸解释学,甚至批判解释学。

差一口气,课程准备很充分,但是结论不是直接告诉学生的。要转向,要在认知冲突上着力,这样准备课程会有突破;学生认知冲突越厉害,内在的渴望被激发,课堂上学生收获会越大。要让学生在课程上呈现出自己的观点,不要堵塞学生表达自己观点的道路。学生在课堂上要能够很自信地表达自己的观点,不是这个观点多好,而是因为我和你不同;学生也要能够在课堂上很认真地谦卑地聆听同伴的观点。这应该是孩子课堂上应有的状态。因为聆听才有对话,因为有差异才有提升,学生处于不断的提升中才是好的生命状态。

(红云老师整理)

你可能感兴趣的:(江子校长谈《望岳》(含众人观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