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清人沈复所著的《浮生六记》中,有这样一个女人,鲁迅先生说她是中国第一美人,林语堂先生说她是中国文学上一个最可爱的女人。
她叫陈芸,是沈复舅舅的女儿,比沈复大十个月,与沈复自小以姐弟相称。十三岁那年,沈复随母亲回娘家省亲,见到陈芸后即对母亲说非其不娶。十七岁那年,两人结为夫妇。
就面容而言,沈复说她“形削肩长项,瘦不露骨,眉弯目秀,顾盼神飞,唯两齿微露,似非佳相。”可见陈芸是个眉清目秀,略显瘦弱,且前齿微露的女子,绝对算不得绝代佳人。可为何她却能获得两位大师的盛赞呢?我想大概是因为她有着纯洁而有趣的灵魂,有着中国女性温婉贤淑的美德。
温婉贤淑,娇俏可爱
也许是幼时的不幸经历塑造了陈芸温婉的性格。四岁那年,陈芸的父亲便去世了,母亲金氏独自照顾她和她的弟弟,可谓家徒四壁。陈芸稍大些时,已然精熟女红,一家三口的用度几乎都从她的十指中来。嫁给沈复后,陈芸虽身为人妇,在与沈复的爱情互动中,反而更像一个既多愁善感、又温柔活泼,秀外慧中的娇俏少女。
如沈复的母亲过寿时请人唱戏,沈复的父亲素来无所顾忌,点了一出《惨别》。陈芸不忍观看,起身离开。沈复追过去询问缘由,她说:“看戏原本是为了让人开心,可今天这戏只是让人徒增伤感,肝肠寸断罢了。”随后,沈复的义妹请沈母重新点戏,陈芸看后才开心起来。
又如,离沈复家半里有个洞庭君祠,洞庭君诞辰这天,陈芸很想去看当晚的花灯,可身为女子,有诸多不便。沈复于是让陈芸穿上自己的衣服,带上自己的帽子,装扮成男子,随自己一道前去。游览途中,陈芸不小心按住了一个少妇的肩膀,被人当成了登徒子。陈芸见势不妙,脱帽翘足说,“我也是女子”,这才免去一场风波。
再如,陈芸颇有生活情调。沈复喜欢插花,她就提出,在花的枝叶上固定些死去的昆虫,增添几分生气;沈复喜欢小酌,她就能用简单的食材烹制出美味佳肴,更亲手制作一个梅花盒,可以盛装六种菜色;对于残书破画的整理收藏,她也自有一番心得。
陈芸幼时,家人教她说话,听人吟诵《琵琶行》,她一学就会。后来,她在书中看到《琵琶行》,便一个字一个字地认,开始识文断字。在做女红的时候,也学着写诗,有“秋侵人影瘦,霜染菊花肥”的句子。可惜的是,由于没有受过正式的教育,陈芸所作的诗大都未成篇,有的只有一联,有的三四句。
成亲之后,由于陈芸能识文断字,常与沈复一道品诗论词,谈古论今。一日,两人谈论诗词,沈复问陈芸喜欢李白还是杜甫。陈芸回答,“杜甫的诗语言精炼,李白的诗潇洒自由,学杜甫的森严,不如学李白的活泼”,又说“李白的诗像美貌的姑射仙子,有一种落花流水般的韵味,令人喜爱”。陈芸本就能吟诗作对,虽不成篇,但从她对李杜诗歌的理解却不难看出,她也是有才之人。
沈复夫妇寓居萧爽楼,时常有些朋友来此聚会。他们约定不许谈论官员升迁、朝廷政事、不能做八股文、不能赌博,违者罚酒五斤。沈复经常与朋友们相互考校对对子,并每人拿出两百个钱作为彩头。这样的游戏一天可以进行十余场,积累的上千铜钱就作为大家的酒资。陈芸能诗能文,也经常参与沈复与朋友们的聚会。
苏州城外有南园和北园,油菜花黄时,是赏花饮酒的好去处。只是周边没有酒舍,游人需要自带酒菜前往,但对花冷饮,了无生趣,不如赏着花,喝着热酒痛快。沈复与朋友们没有主意,陈芸却说,“你们准备好酒资,我会担着炉火来。”沈复不解,陈芸解释道,“街市上有卖混沌的,担子、炉灶一应俱全,可以雇他前去啊。先做好酒菜,到哪里再热一下就好了。”
可以看出,陈芸在家红袖添香,在外同夫旅逸朋游,是难得的人生伴侣。
特立独行、为夫纳妾
说陈芸特立独行,从她偏好收藏整理残书破画可见一斑;从她将自己的珠花转赠给弟媳,以作彩礼也可看出。但最能体现其特立独行的,是陈芸为沈复物色美妾一事。
在情感上,陈芸对沈复似乎具有十分特别的“雅量”。沈复前往吴江吊唁故人,携陈芸一同前往。归来途中,夫妇二人与船家女素云“代月饮酒,射覆为令”。三人饮酒嬉闹,陈芸将素云推到了沈复的怀里。后陈芸大醉,乘轿子先回家,沈复后踏月而回。
后沈复从广东回家,同来的有他的表妹夫徐秀峰。徐秀峰带回来一个美妾,并请陈芸去看。陈芸说,“美则美矣,但是少了一段风韵。”自此,陈芸就开始留意为沈复物色美貌和风韵并存的美妾。
当时,有一个浙江的妓女,名叫温冷香,其有一女叫做憨园。陈芸觉得憨园既有美貌又有韵味,且与憨园相谈甚欢,便想帮助沈复得到憨园。陈芸经几番试探,知道憨园对沈复也有意,于是对沈复说,“憨园属意于你,难办的只有温冷香那里了。”哪知天公不作美,沈复无权无势,憨园后为有权有势之人夺去。陈芸觉得自己受了愚弄,情伤不以,以致旧疾复发。
陈芸这样的女人,应该说是不可多得的,她贤良淑德,颇为不俗。只是可惜,像她这样的女子,却因为夫纳妾不得而致旧疾复发;又因误会致使公婆厌弃,导致雪上加霜;更因小厮阿双卷款潜逃而遭受重击,时时在梦中呓语“阿双逃矣”“憨何负我”,最后香消玉殒,着实令人哀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