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些生活中的经济学,你肯定用得到——消费者剩余和价格歧视

图片发自App

有些小伙伴可能对消费者剩余和价格歧视不熟悉

跳跳这里直接进入正题

后面还有实际中的故事~

关于消费者剩余

消费者剩余又称为消费者的净收益,是指消费者在购买一定数量的某种商品时愿意支付的最高总价格和实际支付的总价格之间的差额。消费者剩余衡量了买者自己感觉到所获得的额外利益。

而传统的消费者行为理论认为,消费者剩余根源于递减的边际效用,由于消费品先前各单位都要比最后的一单位具有更高的价值,消费者从先前的每一单位中享受到了效用剩余。因此,消费者剩余衡量的是消费者从某一物品的购买中所得到的超过他们所为之支付的那部分额外效用。

消费者剩余的产生原因

一是边际效用递减律,二是消费者根据对具体产品或服务边际效用的评价而愿意支付的价格,经常高于他们实际支付的由市场供求关系决定的市场价格。

放到生活中可以这样去理解,比如一双鞋是100元,可是我认为要200元,那么我的消費者剩余则是100元。但过两天那双鞋降价了,一双鞋为50元了,可我还是认为是200元,那么我的消費者剩余是150元。

案例:企业利用价格歧视榨干消费者剩余达到利益最大化

由于家里远,坐车回家实在不便,“尽量快些回家” 的渴望常常驱使我实时关注机票信息,久而久之,我发现一些关于机票价格的奥妙或者说规律。我这人闲得慌(为了回家我也是拼了),我曾不间断关注过同一个趟飞机的价格变更信息,我发现越早预订价格会越便宜,越到飞机起飞时间越贵,而且便宜和贵之间的价格数字通常会产生数十倍的差距。

就拿本人的目标航线昆明至江西某地来说,放假前一个月前机票价格才两三百,约摸半个月后一般都会提到五百到六百,这时候对于本人来说有已经点难以接受,到起飞前几天,价格就涨到一千多,有时候甚至两千多了,这时候就完全接受不了了,所以说本人现在仍然坐着K开头的硬座,以及T开头的硬卧……

关于机票中的奥妙我想起曼昆提到过的飞机票例子,当时曼昆提到的飞机票的例子是说:假设一架100座的飞机,票价如果定2000元,愿意花2000元的人可能只有20个,2000×20=40000元,这将是一趟下来的营收;而考虑到飞机的成本结构,剩下的80个座位的损失真的很大。于是考虑到消费者支付的最高价是不同的,一个临时有事的商务人员可能愿意花4000价格买这张票,而有些人可能只愿意花500元。于是航空公司就决定说:临时买票的3000元(5个人),提前13天的票价为2000元(15个人),提前3-7天的1000元(30个人),提前7天以上的500元(50个人),这样一般情况下所有的座位都能卖掉。

总利润:3000×5+2000×15+1000×30+500×50=100000,比原来多了60000元。同时,这100个人都以比自己满意的价格买到飞机票,这就是利用“价格歧视”来榨干消费者剩余,同时也增进了所有人的利益。

有一档脱口秀节目我很喜欢,里面有个说段子非常厉害的人叫李诞,看完我成了他的粉。哈哈,请相信这不是粉丝裂变但我确实被迷的五迷三道。节目里他说到自己经常坐头等舱,还有高铁一等座,但也仅限于坐坐而已,因为那是客户买给他坐的,目的十分不纯,不就是为了不让蛋蛋累着,台上能爽快的吐出自家的广告嘛,这麻批拍的真厉害。

但是银子是真的啊,航空公司目的是赚钱啊,它才不管给谁买的。蛋总有实力没钱?但他有客户给他买单啊,客户有钱啊,客户的消费预期高啊,所以说,蛋蛋坐经济舱?不存在的。本学生,处于无产阶级向工人阶级过渡阶段,出门靠父母,回家还得靠父母,消费预期让廉航无法接受,兜里空的只剩下穷,一个月前就开始盯着机票涨落,经济舱就留给我吧,让我在经济舱里寂寞的死去!

我们今天主要讲利用消费者剩余让利益最大化哈(一脸正经)。每个人的经济状况的不同导致对同一商品消费预期的差异,拿我来说就是消费预期很低的人,蛋总就是消费预期很高的人,市场中有很多我这样的人,同样有很多蛋总这样的土豪,价格歧视让土豪掏更多的钱坐在穷人的旁边,让穷人掏少量的钱坐在土豪的旁边。这就是上面航空公司卖机票的例子,总收入会比固定价格出售高出六万,也让资源得到了充分利用。

ps:有些人可能觉得这是商家的恶劣手段,其实真的是冤枉,因为就像上面提到的一样,所有人的利益都增进了,不然的话只有20个人能坐上飞机,不是吗?说起来还是对贫富差异的一种平衡呢。

你可能感兴趣的:(这些生活中的经济学,你肯定用得到——消费者剩余和价格歧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