秦昭襄王四十五年,秦国基本完成了对韩国的战略切割,韩国也同意投降,并将秦国垂涎三尺的上党高地,献给秦国。不过接连两任上党郡守,都拒不投降秦国。第一任选择抵抗到底,第二任选择投降赵国,借助赵国的力量跟秦国抗衡。
赵王贪图便宜,就接受了上党郡守冯亭的投降,于是秦国跟韩国的矛盾,转移为秦国跟赵国的矛盾。
当然如果单凭军事角度来讲,赵国接收上党并没有毛病,毕竟上党是一片高地,赵国拥有上党,就可以凭借地利和山关之险防守住秦国东进的步伐。如果秦国得到上党,那就可以占领战略制高点,就可以进可攻退可守,进退有据,随时威胁赵国首都邯郸。
但是有问题的是,赵国之前一直没有接手上党的准备,在赵国毫无准备的情况下贸然接受了上党,赵国上下无论是从人事还是经济方面都没有做好对秦作战的准备。但是秦国自从商鞅变法之后,一直保持一贯的政策,国力强盛,国内民众怯于私斗勇于公战,大致上可以说是举国皆兵。加上秦国非常重视农业生产,民众也是战时打仗闲时务农,因此战争储备在各国中也是首屈一指的。
因此赵国在此时接手上党,无疑就是一块烫手的山芋。但是既然接手了,就要面对下去,赵王自然也知道,接下来的日子不好过,秦国必定会找赵国的麻烦。于是在赵孝成王五年,也就是大约在秦昭襄王四十六年的时候,派出大将廉颇驻守上党,防御接下来秦国的进攻。
秦国此时虽然愤怒,但是秦昭襄王并没有被愤怒冲昏头脑,毕竟现在对手换了。不是那个任人宰割的韩国了,而是经历了赵武灵王胡服骑射之后的赵国。此时赵国经历了军事改革,可以说是兵强马壮,是六国中唯一可以跟秦国一决高低的存在。
秦昭襄王四十六年在《秦本纪》中是直接跳过去的,但是在《六国年表》可以看到,秦昭襄王亲自上了前线,到了南郑地区,南郑就是白起打下来的韩国的领土。
于是在秦昭襄王四十六年的时候,秦赵两军已经剑拔弩张。到了秦昭襄王四十七年,秦军向着上党推进,此时的秦军是由王龁率领,一路过关斩将。而赵国一边,廉颇虽然是一代名将,但是在大秦的虎狼之骑面前还是显得有些心有余而力不足。
前线战事吃紧,后方赵王就有点慌了,当秦赵之战刚刚打响的时候,赵国就损兵折将。前方战报传来,赵孝成王就找人商量对策。
《平原君虞卿列传》记载,赵王找来楼昌和虞卿商议,现在初战不利我们接下来怎么办?
楼昌说,跟秦国打下去没啥好处,不如去讲和吧,说不定还能点损失。想想也是毕竟本来上党也不是咱们的,就算给秦国,那也是及时止损。
赵孝成王将目光投向虞卿,虞卿表达了跟楼昌不同的思路。秦国此时厉兵秣马来势汹汹,他们的目标未必就是上党一地,很有可能借着这个机会打一个灭国战。因此虞卿建议联合楚国和魏国,形成合纵之势。
哪怕最终合纵不能形成,只要大王派遣高官出使楚国和魏国,那么秦国必定会有所怀疑有所忌惮,这样他们就不能轻易动手,到那时候是战是和赵国就有了主动权。
其实虞卿的策略是切合实际,只要魏国和楚国同赵国结盟合纵,那么其他诸侯国见有利可图,也必定会加入合纵队伍,到时候秦国必然会腹背受敌,收尾不能相顾。但是跟之前说过的一样,赵王此时并不是要商量对策,而是来找认同感的,他心里应该早就拿定主意了。
再加上这一次同意和谈的人不在少数,还有一个从一开始就不同意赵国接收上党的平阳君赵豹。这一次赵王跟赵豹一拍即合,当即派遣一个叫郑朱的人前往秦国求和。
等赵王送走了郑朱,然后又去找虞卿嘚瑟,我已经决定跟秦国议和了,之前派往秦国的郑朱,秦国已经接纳了,现在平阳君赵豹已经在前往秦国的路上了。关于和谈这事,虞卿认为如何?
虞卿当面就泼了赵王一脸冷水,完了,赵国必败。赵王问原因,虞卿也是很耐心的把自己的判断说给赵王听。
赵国使者郑朱到秦国之后,秦王和范雎必然会大做文章,让各国都知道赵国的议和使者已经到了秦国。如此一来,赵国再想找各国合纵,就已经没有可能了,大家也绝对不会再相信赵国会合纵了,同时也不会有国家再帮助赵国守卫上党了。甚至大家还会觉得赵国已经跟秦国结盟,从而防备赵国也说不定。
赵国一旦无法得到诸侯各国的帮忙,秦国就绝对不会跟赵国讲和,到时候不但上党保不住,邯郸也就危在旦夕了。
果然,秦国并没有讲和的诚意,秦王和范雎笑呵呵的接待赵国议和使,前方王龁带领大军一路横推,没多久,战线开到长平。
赵国前线廉颇及时改变了策略,不再随意出战,任凭秦军叫阵,他都无动于衷,坚壁不出。这样一来秦赵两军就在长平列阵,面对坚守不出的廉颇,秦军也拿坚城壁垒没啥办法。
至此已是秦昭襄王四十七年,长平之战迫在眉睫之时,秦赵两国陷入对峙,此时考验的就不是单纯的军事实力了,而是两国国力之争。
这样僵持下去,无论是秦国还是赵国,都很难扛下去,因为后勤补给跟不上。而后来人很多谈到这一战的时候,都认为如果赵国能够坚持廉颇的策略,就能赢得长平之战。其实未必,因为赵国根本就没有坚持下去的资本。在战前,赵国已经把一手好牌打烂了,因为急于跟秦国议和,已经在外交上就失败了。而赵国的国力,并没有秦国强盛,这一场战争从郑朱出使议和就基本上决定了战争的结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