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籍的挑选需符合自己当下的阅读能力

今天理出了一本闲置书籍。

这本书是一位高中同学送我的,他为人亲和,同情弱者嘲讽强者,虽然谈话时具有一层说不清道不明的保护色,但此色之下,却也有一颗悄悄关心别人困难的心。这本书的名字是《继父》,封面和部分内容如下图。

温暖可爱的小说——《继父》

高中时,我阅读不了大段的文字。原因是有“焦虑症”——课业繁重,无暇阅读,导致以看到书页上的大段文字,即使内容精彩,也不想多看一眼。得此《继父》翻阅,倒是可以吸收。这位同学尽是喜欢送些轻松愉快但并非经典的书,想来却也合理,高中生需要解解压嘛,这本《继父》于我的解压效果就很好。

而在大学阅读了大量文献之后,现在终于可以做到一目十行。然而,看《继父》中断断续续的文字却感到很难受,同样令我难受的还有看剧本:台词繁冗,不呈条理性,教人阅读时如何搭建思维体系?或许这个要求过于矫情了——真要如此,我为何不去看枯燥的教科书呢?想表达的可能只是:我现在尤其喜欢看有思想或者内容有意思的书籍,文字外观呈均衡段落为宜,即使密密麻麻也无妨。

张爱玲剧本《六月新娘》片段,读起来很难有流畅感

看来我真是被训练得痴傻了,放着轻松的文字不欣赏,非要啃论文式的枯燥文字。哎。

最近还有一感悟:追剧会使人变笨。

自5月买了新电视机以来,我已连续追了三部优秀的电视剧,每部都超过四十集。我的眼睛抱怨:眼皮粘呼呼的。我的大脑嘀咕:脑子闲置太久了。——是的,电视剧太好看导致我沉浸在其中,我的大脑根本无用武之地,思维只是一味地被导演引导着往前走。等三部剧追完,我发现自己已变得迟钝,思维毫不敏捷了。

其实,看电视剧确实可能增进观众的智商,但那前提是观众足够有毅力,不把看电视剧当作纯粹的放松,而是一遍观看、一边结合剧情思考。可我明显做不到,就像我没有办法通过看美剧学英语一样。要想提高逻辑思维能力,在材料选择方面,纯粹的书籍明显优于娱乐性强的影视。

此时,我竟有点想要褒扬那些经常令观众“出戏”的作品了。因为观众“出戏”,意味着观众发现了作品中不合理的点,这说明观众正在独立思考,没有被作品牵着鼻子走。

难道,“享受”是“思考”的敌人?就如同“舒适圈”是“成长”的敌人一样?那么,如果我能做到一边享受一边保持独立思考的能力,或许从此就成大咖了吧。

你可能感兴趣的:(书籍的挑选需符合自己当下的阅读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