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2009年考进浙江一所名牌大学电视编导专业,当时的成绩是全班前五。大学期间,获得过多次三好学生称号和奖学金。那时,觉得找工作根本是小菜一碟的事,当时的目标是毕业后进入省级电视台,5年内能够做一档在全国有影响力的栏目……可是,毕业5年,小换了6份工作,现在正在找工作中……”
面试者小邱说出以上这段话时,我正在看她简历上每一份工作的工作内容和离职原因,五年时间,她先后在教育机构、金融证券公司、文化公司、P2P平台、旅行社等完全不同的行业里工作过,每段工作的时间都不超过一年,最短的仅有3个月,90年出生的姑娘,今年已经28岁。
2.
最近,这句“不要大声骂年轻人,他们会立刻辞职的,但是你可以往死里骂那些中年人,特别是有车有房有娃的那些”的台词,霸屏网络,引发了很多人对一言不合就辞职的95后们的关注,也对进入中年的7080后们报以同情。
当95后率性进入职场时,当70后80后们在中年危机中焦虑恐慌时,第一批90后们不知不觉间,已经走过了他们在职场上最黄金的5年。
以90、91年的女生来说,也到了该结婚结婚,该生育生育的时候,如果她们没有在毕业后的五年时间里打牢基础,后面的职场会非常被动。
有一位HR朋友曾经私下跟我透露过公司招聘女性员工的优先级:一般来说,同等条件,最先是已婚已育,然后是未婚未育,已婚未育基本上被PASS。
理由很简单,如果面试者不是特别有能力或者履历特别出众的话,企业不可能会为她未来一两年内极有可能出现的生育风险买单。
已婚已育也并非是一块妥妥的挡箭牌,企业招人还是要看个人的能力,即使你已婚已育,但是你能力跟不上,经验不匹配,依然找不到工作。
今年28岁的潇潇毕业于一所省属重点大学新闻专业,23岁大学毕业后,在一家互联网公司做编辑。那时的网站编辑,以PC端为主,主要的工作就是一些稿件的发布和推送,偶尔组织大家参加一些观影团活动,写写活动稿,工作还算轻松,技术含量也不太高。
闲暇时间,她不是忙着追剧,就是跟男友逛吃逛吃。这期间也有过想考研的念头,但是觉得太辛苦,就放弃了。
三年多以后,潇潇结婚了,新家距离公司有15公里。她嫌远,就裸辞了工作,准备重新就近找工作。可就在这时,她发现自己意外怀孕了,没办法再去找工作,如果说比已婚未育更难找工作的,肯定就是已婚怀孕的了。所以,她干脆在家里当了全职妈妈。
时间过得很快,生娃带娃,熬到娃上了托班,已经是三年多以后的事情了,潇潇与家人商量之后,准备重入职场。
她原以为工作挺好找,毕竟有过三年的互联网工作经验,可是没想到,她生娃的三年,互联网行业飞速变化,她原来掌握的那些技能现在都落伍了。很多对口的企业,招的都是新媒体运营岗,要有微博微信运营的经验,她对此是零基础。
前几天,她去一家网络媒体应聘,试卷上有一道题问:互联网技术日新月异,与我们的生活越来越密切,请说出2个,互联网技术影响生活的最新案例。
看到这道题,潇潇的脑子里一时空白,竟然一个都想不起来。她忽然发现,现在的互联网已经不是她当年刚毕业时的互联网了,远离职场的3年时间,她被远远地抛在了后面。
她很后悔,当年在单位没有钻研业务,视频剪辑、新媒体运营,都是又苦又累的活,她是能躲就躲了。那时微信刚刚兴起,她看到有几个同事在尝试,自己偏偏偷了懒,没有去了解。现在那些同事都已经是互联网公司新媒体的负责人了,而她连工作都找不到,三十岁,距离自己仅一步之遥。
在某种程度上来说,职场对于女性更加苛刻,但并非完全不对等,职场上做得风生水起的女性比比皆是,最关键如何将劣势转为优势,抓住每一次的机会,并将机会变成成功。
很多90后95后们觉得,反正我还年轻,以后机会多得是,这个机会没抓住,以后机会还多的是。殊不知,机会未来的确会有,但是如果第一次没有抓住,下一次它来的时候,你很有可能再错过。错过得多了,就陷入了一种习惯性的怪圈:即使机会就在那里,你却总也抓不住。一次的选择,看起来对未来并没有太大影响,但叠加起来,效果可怕,而且有的选择,不仅影响现在,更会影响未来。
正如《延禧攻略》里,富察皇后对结了婚的弟弟傅恒说,人生有很多重大的选择,是不会给你机会再回头的。皇后说的是傅恒对婚姻爱情的选择,拿到现实,同样也适用职场。
3
作为女性,初入职场的前几年,如何才能为自己的未来夯实基础,即使遇到婚育问题,也并不会太影响职场的发展呢?
(1)做好清晰的职业规划
职业规划是对人的职业生涯甚至是人生进行持续系统计划的过程,它包括职业定位、目标设定和通道设计三个要素,可以说,一个人的职业生涯规划的好坏,对TA的人生有重大影响。
有一个清晰的职业规划对于职场发展非常必要,它不仅能让你明确未来的职场定位和方向,还能助力你做好职业选择。好的开头是成功的一半,反之,同理。
(2)始终保持初学者心态
始终保持初学者心态是工作一年以上的职场人特别值得注意的,尽管已经在职场上历练一年,但是职场无涯,如果止步于当下的能力,不思进取,很快就会被新来者赶超。
初学者心态重点在心态二字,一个良好的学习心态在职场上尤为重要,遇到新的技能,愿意去学习愿意去尝试,学到手的才是自己的,技多不压身。只有让自己成为部门不可或缺的人时,你的价值稀缺性才能更好地体现出来。
罗振宇曾经说过,不要觉得辛苦的人就应该赚得多,你的报酬不是和你的劳动成正比,而是和你的劳动的不可替代性成正比。多学一点不可替代的技能,才能巩固你的职场地位。
(3)不断修正心智模式
“心智模式”是一种思维定势,是我们认识事物的方法和习惯。当我们的心智模式与认知事物发展的情况相符,能有效的指导行动;反之,就会使自己的构想无法实现。可以说,心智模式往往会成为一个人成功与否的关键。
比如,临下班前,一项突如起来的工作压在你头上,这时,你是不是满腹怨言呢?
因为对于这件事情的认知趋向负面,直接反馈在你的情绪上是消极的,从而导致你的工作效率下降,你拖拖拉拉地花了两三个小时才完成,回到家里已经深夜,此时,必然是负面情绪陡增,甚至会影响第二天以及更后面的工作。
如果你认为这项工作领导交给你,是对你的信任,你对于这种信任非常开心,那么即使是加班完成,也是积极的,这时你的心智模式就能有效地指导你的工作,或许不到半个小时你就能完成。你高效的工作获得了领导的赞许,给你更加积极的反馈,成为你未来工作的动力。
相同一件事,因为心智模式不同得到的结果完全不同,有的时候,职场发展的差距就体现在心智模式的差距上。如果你发现你的心智模式出现了问题,及时修正。
(4)慎重对待每一次的机会和选择
在职场上,只要你足够有心,足够努力,必然会有一些机会落到你的面前,但并不是每一次都是比现在更好的机会,认真甄别,慎重对待每一次机会,从多个方面分析这个机会对个人的有用性和可发展性。毕竟此之蜜糖彼之砒霜,如果不慎重选择,那些看起来很美的机会说不定会是陷阱。
回到之前提到的小雅,
我问她:这5年,你最后悔的一件事是什么?
小雅认真地想了想,回答说:毕业之前没想清楚自己未来想干什么,第一份工作没有认真去选择。
2013年,她大学毕业的时候,忽然发现自己大三没有选择考研是一件很遗憾的事情,于是她留在了杭州,随便找了一家教育机构当代课老师,一边代课赚生活费,一边备考。第二年,考研成绩出来,几分之差败北,因为不愿调剂,加上母亲突然生病,她收拾行李离开杭州回到了家乡。
半年后,母亲病情好转,她开始找工作,这份工作是在一家金融证券公司,跟专业并不对口,她当时急于找工作,没有了解清楚岗位的工作内容,直接入职。
上班后,她发现工作并没有她想象的那么好,经常加班不说,每隔一段时间就要出差一次,每次出差少则半个月多则两个月。她原本只想找一个稳定离家近的工作,可是没想到事与愿违。在咬牙坚持了近10个月之后,她向公司提出离职。
离职之后,她来到了一家小型文化公司负责新媒体运营,干得还算顺心,就是薪资让她不太满意。干了不到三个月,原来投过简历的一家P2P公司给她发来Offer,说有一个不错的职位给她,薪资比现在要多2000元。
她很快辞了工作来到这家P2P公司,负责公司平台的宣传和策划,那是2016年,P2P行业正在突然爆发式增长。可是,不到半年,倒闭潮突如其来,很多公司的负责人都跑路了。不幸的是,她所在的这家公司也在她入职后不到半年倒闭,她再次失业。
那时,她已经毕业三年多,再找工作时,她惊慌地发现,因为简历上跳槽次数过多,经验能力欠缺,工作好像没有毕业时那么好找了。
她找了大约一个多月,好不容易在一家旅行社找到了一份策划的工作。她想,反正现在也没什么特别好的工作,就先干着呗。
旅行社的策划工作与她本专业也有不小的差距,但是好歹跟旅游相关,她觉得自己还挺有兴趣,就做了下去。
十一个月后,她结了婚,因为先生是在目前这座城市工作,她只能辞职,从家乡来到了这里,办完婚事后,她再次踏上了求职之路。
连续几次跳槽后,她发现工作更不好找了。这一次,她找了两个月,始终没有找到合适的工作。
我问她,考虑什么时候生孩子?
她摇了摇头,回答说:“至少三四年后吧,我不想在工作没有稳定的时候,就早早地生孩子。总不能让老公一个人养活一家人吧,这样压力也太大了。”
话虽这样说,她还是因为年龄和未育,失去过好几次机会。“最过分的是,那一次,我填完个人资料在等面试的时候,HR走过来看完我的资料,直接说,你不用面试了,我们不会要已婚未育的。”说到这里,她眼睛红了,头也低下去了。
我问了她几个专业问题,发现她的专业还算对口,过往在学校里的成绩也很不错,但是她在毕业后最黄金的5年里,将大量的精力和心思用在了换工作上,对于新媒体的发展和运营技能,知之甚少。
面试结束了,综合她的整体情况,我也没有办法录用她,毕竟要为未来团队考虑。 看着她离开的背影,我有点可惜:名校毕业,专业对口,进入职场五年,现在却没有工作,还不敢生孩子……明明拿着一手好牌,却被打得稀烂,具体的原因,她自己也说不清楚。
“也不知道是怎么回事,感觉自己每次找工作运气都不好,而且是越来越不好……”面试结束前,她说了这样一句话,仿佛是对我说的,更像是对她自己。
看来,她对这次面试结果,心里也有了预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