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输出力新生大学征文】|Yidan Hu|写作这个万里长城上的几块砖


年幼的时候,听奶奶读过一首诗,一首在孩童时期就很著名的诗《咏鹅》。

   鹅,鹅,鹅,曲项向天歌。

   白毛浮绿水,红掌拨清波。 

时至今日,我还记得,那个场景。奶奶努力读着听上去仍有点跑调的普通话,眼神中饱含对我殷切的希望。我坑坑巴巴地跟上她的节奏,每复述一句话,她眼神中的火似乎就更亮了一些。对于一个只有小学生文凭的老人家来说,孙女能够成为一个作家,或者说诗人,是她这一辈子最想要看到的事情。

我其实一直都不太理解她的想法,因为对于她来说,并不太能领会诗句的含义,也不太理解文字的美感。但就是这样一位慈爱的老太太,在年幼不懂事的我的心中,种下了这样一颗写作的种子。

01

我最常听见奶奶说的一句话就是,我孙女是要当大作家的人。当别人问起她,你怎么就这么笃定她以后会是个大作家呢?一生精明的老太太会在这个时候显示出一丝执拗并回答道:“你看她那个脑袋瓜瓜,那个纤细的手,可不就是当作家的料吗?” 听过的人都笑笑走开了。

我也觉得挺好笑的,但我却相信了这么多年。

小学的时候,也许是因为“长年累月”的书籍以及日记形式的生活素材累积,加上生为孩童的灵感大脑,以及有一位如此支持我作家梦的长辈,我拿过许许多多的作文奖项。大大小小的作文奖项,将我对自己的文笔或者说对于写作这件事情的信心上升到了一定的程度。用通俗的话来说,就是我膨胀了。

10岁小朋友的膨胀其实很幼稚,大概就是,以为自己很厉害了,不需要做些什么来提高自己了。这是一件十分的局限自身水平的事情。毕竟在那个年龄,就选择盲目相信自己,不再主动汲取写作知识并得以提高,用脚趾头也能想到,优质的写作,对于我来说,大概也就匆匆结束在了童年时期。

到了中学时期,唯一能让我拿起笔杆的,只有语文考试最后的那800字的部分。作为标准应试教育下的产品,我将“八股文”写得极好。如何分析题目,利用教材上的例子弘扬积极向上的价值观,以及结尾的升华,整个过程,我可以行云流水般地落笔。分数从来都不低,但从来都不是我心里真正想说的话。

后来到了国外上大学,连使用中文的频率都大幅度减少了,更何况是用文字直击内心的表达呢?

渐渐地,我丢失了使用文字生动地描述内心想法的技能。


02

有一次,按照惯例,我该给奶奶打视频电话了。手机屏幕上映照着奶奶的大脸。她总是觉得将手机拿近一点,就能让我更清晰的看见她。

不知道,是不是因为当时的作业以及考试压力太大,让我说话有一点语无伦次,我奶奶都纠正了好几次我方言的发音。她一直在笑,然后突然说:“你不会忘记了母语吧,不能忘呀,你还要成为大作家的呢!”耳边奶奶的声音还没消失,但我都不太能听清楚了,只有“大作家”三个字,搭配着儿时不断出现的场景在我脑海里浮现。

多日来浮躁的心绪,在这一刻像是得到了重击,我醍醐灌顶般地意识到了自己想做什么。

儿时的梦想被重提,无数个念头在我身体里往上冲,我要写作。

然后呢?

我要写什么,我该怎么写,我还能写文章吗?

无数类似的问题,源源不断地冒出来了。而我,一个都不知道怎么解决。

作为一个行动派,我知道,不写一点东西出来,是无法进行有方向性的改善的。

于是,我思考了一下,然后根据多年看小说的经验,我开始写短篇小说,我以为这样虚构的故事,只要闷着头写,会完成得比较快,而且应该不会很难。构思故事大纲,完善人物性格,动笔开始写。我的第一篇8000字的短篇小说,用时一个月完成。过程十分煎熬,真的数次想放弃不写了,就让男女主角在我的脑海中幸福快乐的生活挺好的。每每回想初心,我咬咬牙,还是把故事给写完了。但最终写出来的内容,我自己都读不下去。为了给我自己一点坚持下去的动力,我开始看一些小说杂志的投稿函,以投稿函中的过稿金额来激励自己。

就这样,我坚持写了第二篇,第三篇,第四篇,第五篇短篇小说。在这几篇小说中,我利用编辑的回复,改善笔下的缺点。我不断练习场景描述的能力,以及把握起承转合中的节奏。虽然这期间都没有过稿,但是编辑回复的内容慢慢从文笔不行,故事太零碎,从笔头上的功夫一直到了题材再新颖一点的方向。而且,我的写作周期越来越短,大部分的时候,脑海开始展现画卷,文字就能跟着开始描述。这一点一点改善的过程,让我很煎熬,但也很满足。

我在这个过程中,体会到了笔下文字的魅力,以及写作的快乐。


03

前不久,我看到了一篇文章《我就是韩老白那个月入过万的学员》,里面出现了一个近几年我不断在接触,但也可以说没怎么接触过的一个写作平台:公众号。

诚实一点,月入过万,是一个很吸引人的title。但同时,这个标题里,还有一个词语,学员,也吸引了我的目光。

像我之前描述的经历一样,这两年,我不断在想办法提高文字使用的效率,以及研究怎么使用文字打动人心。私以为,自己的小小练习能将我拉近这个目标。然而看了看这个团队的运行,以及韩老白手把手教人写作的模式课程,我才发现我自己的练习的效率是很低的,而我是十分动心的加入这样一个团队的。

作为一个行动派,觉得好,我就做了,于是在我还没有完全弄清楚“游戏规则”时,我就义无反顾地加入了这个团队,成为了一名崭新的新人。

现在的我利用课余时间阅读韩老白开出来的40本书的书单,丰富充足我自己的笔记资料库。坚持每天至少完成一个任务,及时观看群中小伙伴的拆书分享,并留下自己的消化笔记。

怎么读书,怎么消化新知识,怎么累积写作素材,怎么根据目标客户群体写出打动人的文章,是我近期课后研究的方向。

写作这件事是需要长时间的累积,通过量变产生质变的。我希望通过我的努力,能一点点的提升写作这个技能,早日进阶,成为一个很棒的写作人。



我很喜欢木心先生写的一句话:

常以为人是一个容器,盛着快乐,盛着悲哀。但人不是容器,人是导管,快乐流过,悲哀流过,导管只是导管。各种快乐悲哀流过流过,一直到死了,导管才空了。

本人私以为的解读大概是人的快乐与悲哀并非静止或累积的,而是不断流动的。快乐和悲哀,在经历之后消化。你体会过快乐,也体会过悲哀,但你不会成为“快乐的人”或“悲哀的人”,你就是你,是一个人而已。每个人都是情感流过的载体,你在感情就在,你走了所有的情绪也消失了。

而我,想用文字留下的,也就是这每一个高兴与悲伤的瞬间,让时光或者说文字,能留下些什么。

写作的这个万里长城,我现在有的,也不过是刚开始的几块砖而已。

我希望,逼自己一把,把这件事情坚持下去,总有一天能建立起属于我的写作长城。


【输出力新生大学·饭团社群征文】

https://mp.weixin.qq.com/s/W42m_hYaD427z3jaa2jc0A

你可能感兴趣的:(【输出力新生大学征文】|Yidan Hu|写作这个万里长城上的几块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