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节有意思的课

《推敲》是又一个关于贾岛拜访朋友的故事,刚学了《寻隐者不遇》,所以接着学习《推敲》,一个苦吟诗人的形象活现在我们的眼前,虽然两次访友都未遇到,但同样留下了千古传诵的好诗,《推敲》更是让贾岛交到了志同道合的朋友韩愈,韩愈当时位居高官,也是大诗人,对贾岛斟酌一个字的事,颇感兴趣,两人你一言,我一语,最终有了鸟宿池边树,僧敲月下门,“推敲”一词也流传下来。

这是一个很简单的故事,讲什么变的尤为重要。我越来越觉得讲什么比怎么讲重要。

无意间看到了孙双金老师的教学设计,觉得很新颖,想要尝试。

学习目标,讲述一个故事,理解一首古诗,品味一段佳话,欣赏一种现象。

故事简单,但学生凭空去讲,即使读熟了课文,却也不是易事,先带学生梳理思路,故事的线索,访友,题诗,斟酌,冲撞,推敲,有小标题做提示,用自己的话把故事讲下来,学生先小组内互相讲,然后再勇敢的上台讲,很不错。梳理线索,列出小标题,在学生和文本之间搭了一个桥梁。

理解一首古诗,我们读到了贾岛和朋友真挚的友谊,朋友居住环境的清幽,这也是贾岛心之向往的原因。

品味一段佳话,老师做韩愈,学生做贾岛,分别说敲字的好处,推字的理由,一场PK赛,PK贴近学生的生活,学生的兴趣点一下被点燃,纷纷开始琢磨,一边做推的动作,一边思考推的妙处,细细斟酌,推一点也不逊色,这是我课前没预设到的,比如学生说出了用推说明他们关系很好,我朋友来我家就是推门而入,从不敲门,陌生人才会敲门。用推不会吵醒树上的小鸟。

很幸运,我看到了这个设计,否则这个故事又会被我们讲的索然无味。

你可能感兴趣的:(一节有意思的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