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4-格物致知,穷究其理

我认为学生在学会写作文之前,要先学会写评论。

评论是基于自身的判断,这种判断是直观性的,对于网络信息社会,我们每天都可以接触到大量纷杂而直观的事物,无论在朋友圈,还是在微博知乎,讯息接受的最初感受,无非就是“我太愤怒了”“太好笑了”“太难过了”“太羡慕了”,之前网上有个一段子,说文化人与普通人的区别,见落霞孤雁,普通人说:“太漂亮了”,但文化人会说:“落霞与孤鹜齐飞,秋水共长天一色”,当时引起了热烈的讨论,讨论是积极的,旨在呼吁大家加强文化修养。

但是我觉得,无论是普通人还是文化人,他们的第一反应都应该是“这山真高”“这湖面真广”

美景首先由眼睛摄入,眼睛是心灵的窗户,眼睛直通心灵,从眼到心灵,这是普通人和文化人都会有的触动,但是二者之所以会有区别,在于接下来的一步,从心灵到理性,换句话说,从感性到理性。

怎么样从一种直观的,情绪化的,本能化的认知上升到理性的组织与思考。

我为什么会觉得会愤怒,我的愤怒有理可循吗?如果有,那么根源在哪,怎么挖掘,又怎么分析。

从感官的现象,到理性的本质,步步挖掘的过程,就是一篇评论的过程。

如何学会写评论,学会了应该怎么教学生写评论,这是我认为应该关注的问题。

练习评论写作对于学生的思维训练和写作能力提高是必不可少的。

评论和议论有联系有区别,在查阅新华字典的时候,评论有时可通议论。即对人事加以批评议论。但是从行文上,两者的却有区别,评论文是主张从现象到本质的阐发,而议论文则是围绕论点的反复强调。

评论是有助于议论文写作的,最直接的帮助是可以让你评论成为你的分论点内容,更不用说,训练评论文练习可以帮助学生从不同角度确定议论文的论点

我初高中时候不喜欢老师讲的作文课,老师们的模式大同小异,讲解一些似是而非的概念性东西,试图让学生就地悟道。议论文是最好写的,也还最难写的。好写在哪,学生学习作文多年,文笔未曾进步,但是写作套路越发精进,议论文无非小标题,举例子。一年有365天,在中学生的笔下,司马迁有366天在监狱写史记,这种快被盘得包浆的作文例子,但现在仍有市场。

难写在哪,难就难在,所写之文,缺乏情感,缺乏哲理,连最基本的逻辑也混乱不清。

历史人物的嘉言善行,要读来让人有所触动,心绪要有所起伏,这样才能发挥他“警示”的作用,道德熏陶和美感教育在这时才算是起到了作用。

连心动都不曾拥有,怎么能做到一往情深呢?

学生挑战应试作文极限,45分钟内没有最快只有更快,靠冲动与惯性来完成的写作,严重影响了学生的写作能力与写作乐趣。

就指导方法层面上谈,评论文有短有长,我是偏重短篇评论的训练,设计“感性—理性”的系统结构写作。

分为:“感性情绪—分析情绪—联系现实”这几个步骤。

例如,拿微博上近期很火的“亲妈虐童案”赖说,亲妈连同男朋友联手虐待自己的亲生女儿,导致女儿重伤。

首先的感情是愤怒,为什么会愤怒?引发你愤怒的点在哪?

我愤怒的点在于亲妈罔顾血肉亲情,触及人类的道德底线。我提到的两个关键词“亲情”与“道德”

我们可以从多个层面,对“亲情”与“道德”展开论述,比如,从法律道德层面,呼吁家暴立法,联系夫妻家暴,围绕家暴展开评论。比如,从社会道德方面,我们可以提出“亲情”与“道德”冲突下的个人选择。角度不同,其评论的出发点和落脚点就不同。

评论训练里没有所谓的偏题和跑题,不怕你说错,就怕你不说。就像那句被误会许久的名言:"存在是有理由的”,你评论的每一句话,都有存在的理由,但是值得指出的是,所发言论并非存在就是合理的,从社会上看,还是要引导学生往正面方向去评论,反党反社会的言论是绝对不行的。

多看新闻,多写评论,培养思维,扩大视野,让你的思想从教室飞向宇宙星空,不用一说青春迷茫就是学业困境,也别再一说青春疼痛就是早恋害人,多读书,多看报,培养自己的时代眼光,让自己投入时代的浪潮中,做新生的后浪。

教员曾说:“有些人对任何事物都不加分析,完全以“风”为准。今天刮北风,他是北风派,明天刮西风,他是西风派,后来又刮北风,他又是北风派。自己毫无主见,往往由一个极端走到另一个极端”

在当今信息庞杂的社会,独立思考是一项极为稀缺宝贵的能力,思想独立,才会精神独立。

任尔东西南北风!

你可能感兴趣的:(04-格物致知,穷究其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