那些变化的价值观(一)

价值观,从很小的时候就提及的三个字,经常念叨的就是如何养成正确的价值观。可是这么多年过去了什么才是一个人该有的价值观,众说纷纭,下面我就来谈谈自己的看法。

小时候,做什么事都是父母言传身教,我都是信以为真的全部接纳。记得上小学时听到一句“搜别人的荷包三年穷”,当时也只是当成一句顺口溜记住了,也并不知道具体的含义,后来才知道是一句讲莫做小偷的话,讲要做一个有良好品德的人。我这里想表达的是很多我们之前学到的东西,可能我们自己也不清楚具体含义是什么,就一股脑的全部接受了,而在之中由于缺少了自己的辨识度,导致后来的生活做了许多错事时,连自己还会问自己到底哪里错了,也许就是价值观错了。

人接触的东西越多,也就越觉得自己懂的东西太少。以前家里穷,几乎是没想过生活会有如此翻天覆地的变化,那时候生活过的挺简单,手机是个稀罕货,记得父母工作需要买了个“小灵通”,打电话发短信简单的功能,那时候觉得神奇的不得了。现在想想,那时候也没有什么价值观的概念,都是父母说这个事可以做那个事不能做,虽然父母都是小学文凭,但是话糙理不糙。所以对于正确的个人行为以及该准守的准则,我都有好好的记住。这样也就成为了别人眼中的“乖孩子”,听到说我真乖,父母会很高兴,自己也觉得更应该保持,让父母更高兴,所以如此循环的结果是我可能并没有做自己,而是成为了父母希望我成为的人。这在以后的生活其实并不是很好的事,影响了成为自己,而所做的一切大部分是为了父母高兴,也就不知道自己真正想成为怎样的人。

那时候村里的孩子都比较闹腾,而我则安静的很,我内心也是想和他们一起玩吧,记得那时候村里风气不好,很多人包括孩子都在玩扑克牌,小孩子嘛,没有钱,就会将书本撕成纸作为赌注,经常会有一群比我大一两岁的孩子在一起玩的不亦乐乎,我当时都是看看居多,偶尔参与,都会被家里人说,有了眼中觉得这是坏事情的观念,之后接触的就很少很少,所以当村里面的孩子很多都不读书了出去打工,而我可能由于就是别人眼中听话的乖小孩而继续得以读书,路很多都是自己走的,不过在当时我们的个人意识没有成熟时,父母是引路人,之后的路z就真正靠我们自己走了。

高中时,村里读书的和我年龄相仿的孩子屈指可数,那些出去打工后挣到钱的人的父母就会在每次他们过年回家这段时间,用炫耀的方式讲述他们都买了什么好东西回来,有时劝说谁一起出去打工时,会用一些口头答应吸引那些想要手机啊想买游戏机啊或者不想读书的人一起出去打工。也许在知道真相后才他们会发现事情不过如此,生活并没有那么光鲜,而自己想拥有的这些东西的的确确自己得到的,而获得的方式都是自己辛辛苦苦挣来的。我的那些小伙伴,出去基本上都是在广州深圳做衣服,我高考完后去那边待过一段时间,几十平米的房间,摆放着好几台电动缝纫机,用蛇皮袋装着满满的衣服原材料,整晚的机器轰鸣声,和走来走去忙碌的身影,白天则是睡觉休息时间,完全颠倒的生活作息规律,有时为了赶货,可能白天也要忙活,而生活上也只是吃两顿,晚上开始工作前吃一顿,凌晨两三点吃一顿,之后忙完就自己再吃点零食或者就倒头就睡。我当时体会到生活的不易,也有想过如果当时不读书这也就是我的遭遇。

那些应该在最好是时间养成正确的价值观的人,错过了机会,然后就和一群人分道扬镳,走上了个自该走的路。当然也许他们真的不想读书了,或者觉得这样的生活没什么不好。或许每个人都有自己的生活,我也只不过看到了他们部分生活中的小插曲。而他们中的大多数,现在也和他们家人一样,觉得挣钱才是人生目标,每次谈论的话题也是这些现实的物质问题,常会出入于各种牌局饭局中,也算是忙里偷闲。我现在也觉得挣钱挺重要的,不过生活中还是会有一些精神上的追求,也许他们也有很多追求,只是或许我不知道吧。

而一个人的价值观的确会对一个人产生挺大的影响,也可以改变一个人。

你可能感兴趣的:(那些变化的价值观(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