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年苏州、南通、无锡、扬州、连云港、盐城中考作文点评
2022年苏州中考作文题
赏留园,觅得江南园林的故事;习方言,解锁传统文化的密码;访博物馆,洞见人类文明的星火······大千世界,学问无处不在,但它常常隐藏在物之后,事之中,需要我们用心去探寻,去发现。
请以“学问藏在________里”为题,写一篇文章。
要求:(1)将题目补充完整;(2)文体不限;(3)不少于600字;(4)文中不要出现(或暗示)本人的姓名、校名。
一儒老师点评:
今年苏州作文题还是比较简单,这是一道半命题作文,主语是学问,学问范围很广:包含知识、文化、道理等,在什么里,填一个名词,可以写书,可以写植物,可以写一个地方。
题目更适合写记叙文,如写学问藏在博物馆里,让我想到了一本书《藏在博物馆里的大学问》,可以写参观博物馆的收获,某件文物给你的震撼或思考。
题目好填,内容好写,但要写出新意,却要动一番脑筋。这道题启发同学们要善于观察,勤于思考。从书本中,从生活里获得学问,悟出真理。
2022年南通中考作文题
据考生回忆,今年中考的作文题是《激起心中的那股劲》,往年南通中考作文题,2021年《有一束光,照亮我的世界》 2020年《那段日子,我忽然长大》
一儒老师点评:
同往年一样,今年南通中考作文题,还是命题作文,题目比较简单,也很好写。审题时重点理解两个关键词:激起、那股劲。那股劲是什么?由什么人、什么景、什么事激发而起。
这道题很简单,可以转换成《难忘的一件事》,准备过五类作文的同学都能派上用场。
家庭亲情类作文,爷爷的鼓励激发了我学习的兴趣;校园生活类,老师的教诲激发了我们学习的热情;社会见闻类,快递小哥的辛苦,激发了我的梦想;读书学习类,读某本书激发我向上的力量;传统文化类,春节里写春联,激发了我对文化的热爱。
2022年无锡中考作文题
请以“在劳动中成长”为题,写一篇文章。
要求:(1)文体自选,诗歌除外;(2)不少于600字;(3)文中不得出现真实的人名、校名和地名。
一儒老师点评:
无锡作文题,难度值不高,注意题目中的关键词有两个:劳动中、成长。所以题目限制了范围,写劳动的故事。成长,要体现出劳动带来的价值。
文体不限,记叙文似乎更好写。举例说,在老家,帮爷爷种地,感受到收获的喜悦。在家里,帮妈妈收拾家,感受母亲日常辛苦的付出。
题目引导同学们要关注生活,不能“两耳不闻窗外事,一心只读圣贤书”。所以要想写好这篇作文,一定要参与生活,要有真实体验,还要勤于思考,勤于动笔。
2022年扬州中考作文题
在《你可真会说》和《倾听不仅仅是一种态度》中自行选择一个作答。
一儒老师点评:
去年扬州中考作文题为材料作文,今年调整为二选一模式。难度值不高。选材范围广,写作文体不限。
这两道作文题并不好套作,限制了写作范围,一道是会说,一道是倾听。先看第一道题《你可真会说》,这道题仅仅是赞美一个人口才好吗?这只是表层含义,这道题可以写生活中的好人好事,赞美“英雄不留名”的精神。
我们再看第二道题《倾听不仅仅是一种态度》注意审题,倾听是核心词,不仅仅,强调倾听的价值。不仅仅是一种态度,还有什么?如何理解这种价值,可以把题目转换为《倾听的好习惯》,这样不就好写了吗?
2022连云港中考作文题
考生回忆中考作文题目为:没有一种生活是可惜的
以此话题写篇作文,600字,文体不限诗歌除外
一儒老师点评:
连云港中考作文题和去年相比,难度值相当,都设置了一点审题障碍。注意题目中的关键词:生活、可惜。告诉我们任何一种生活都有其价值。
可以写记叙文,也可以写议论文。写记叙文,可以写失败的经历和往事,给人一些经验教训。也可以写通过自己的努力,取得了成绩,总结成功的方法。
写作题材很宽泛,故事最好写出一波三折的效果。一定要总结事件带来的启示。题目要求以此话题为作文,不要用话题作为题目,注意题目要自拟。
2022盐城中考作文题
据考生回忆,内容为“青绿苔痕”,青涩、青绿、绿意……主题作文,题目自拟。要求:不少于600字,文体不限,诗歌除外。
一儒老师点评:
和往年盐城作文题相比,这道题有一定的审题难度,看到这道作文题,我们立刻想象刘禹锡的《陋室铭》中“苔痕上阶绿,草色入帘青”的佳句。
记住苔痕只是意向,并不是让你写苔痕,重点理解“青涩、青绿、绿意”这三个关键词。写作的范围其实很广,青涩、青绿象征着梦想、青春、奋斗等。可以写以此为话题的作文。
习主席说“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也可以写人和自然和谐相处的主题作文。可以写记叙文,也可以写议论文。只要想好了立意点,其实很好写。写作时注意题目自拟,要拟出有新意的题目。
一儒老师小结:考试现场构思,往往漏洞百出。最好调取准备过的素材。准备过五类作文的同学,可以轻松完成部分考题。所以说,考场作文千变万化,用心准备考场作文才能以不变应万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