童年的记忆——菜园

童年的记忆——菜园


  在我的老家,几乎家家都会在自家院子中辟出一块地,种上时令蔬菜。这个小菜园,承载着人们许多的念想,伴随着人们走过岁岁年年。

       小时候,我家的小菜园总能带给我许多的快乐,也见证着我的成长。那时村里没有自来水,浇菜还得挑水,俗称“浇园子”。俗话说的好,“一亩园十亩田”,种菜园子琐碎,属于细活儿,我家的菜园子不大,但种的品种却不少,一年四季家里吃的菜全靠它供应。

  面积最大的要算是辣椒了。辣椒是家里最平常却又是最离不开的菜品了,季节长,从一开始吃上辣椒,一直要吃到深秋。辣椒除了做相料外,也常做主菜,简单实惠,就什么饭也行,烹辣椒,煎辣椒,炒辣椒,到现在还时兴辣椒酱。

      到了辣椒大量下来时,吃不了容易变老,家家都会辣椒放到山石坪上去晒,等失去水分,变成了干辣椒,储藏起来,当作一年的佐料。

       此外,小菜园里还种着黄瓜,西红柿,番瓜,豆角,白菜,茄子等等。每一种菜的习性不一样,生长周期不一样,喜水程度不一样,很难伺候,得像伺候婴儿一样的耐心。旱了不长,水浇的太多也不行,烂根,叶子变黄。但这却是我那时的快乐了。

  每天下午太阳将落,就开始忙乎起来了,挑水,浇水,拔草,培土,搭架,弄得手脚都是泥,灰头土脸,却乐此不疲。

      说起种菜,南北有别。南方水源丰富,雨水较多,种菜时将菜地凸出路面,便于滤水;北方则相反,因雨水较少,土地干燥,菜地低于路面,方便水份保存;小时候我在南方生长,长大后去北方当兵,部队在八十初年代,由于物质匮乏连队种菜成为当时改善伙食的重要途径。

  首先是播种,施肥,浇水。用锄头在菜园地里钩出一条条地垄,把蔬菜种子间隔地撒在垄沟里,施上肥,浇上水,然后用地垄两侧的泥土重新将垄沟掩埋,抹平。一段时间以后,种子发芽,继续浇水施肥。特别是干旱季节,要增加浇水的频率,最多两三天便要把水挑到菜园,浇在菜秧的根部。

       其次是松土,杀虫,除草。时间一长,土地变得坚硬,尤其在雨后天晴,地面变得板结起来。用锄头在菜秧的周围将土钩松,无论是雨水或者浇水,水都容易浸流到根部,有利于菜秧的茁壮成长。随着菜秧的成长,会引来多种寄生的虫子,如果不及时喷洒杀虫剂,嫩绿的菜秧很容易成为虫子的盘中餐。施肥以后,菜秧得以快速生长,可是也会促进周围杂草的生长。为了不让杂草抢夺菜秧的肥料,要经常弯下腰,细心地将杂草拔除。

  再次是固定,搭架,牵引。夏季多为雷雨天气,风也比较大,如果不将娇嫩的菜秧加以固定,很容易被风吹得东倒西歪,甚至连根拔起。将树枝或者竹篾深深地插入菜秧的旁边,然后将菜秧和树枝或竹篾绑在一起。有些藤蔓蔬菜在长到几十厘米的时候,需要搭建一个可以攀附的支架,例如豇豆、刀豆、四季豆、苦瓜、黄瓜等。牵引是将长得越来越长的藤蔓蔬菜引到支架上,让它沿着支架往上长。

  侍弄菜园有那么多细致活要干,可见想吃到新鲜可口的蔬菜并不容易。平时村民主要时间用于耕种农作物,侍弄菜园只能选择农闲时间,很多时候是在出工前的清晨或者收工后的黄昏。在那两个时间段里,经常可以看到村民活跃在菜园里的身影。村民埋头苦干的情景是一幅优美的田园画,他们在菜园里播种希望,收获丰富多彩的菜篮子。为了帮家庭分担一些劳动,我也常常融入在那幅画中。我从新河里将水挑到菜园,然后用舀勺将水浇在蔬菜的根部。浇完水后,我顺带摘一些瓜果蔬菜回去,晚上妈妈便将现成的新鲜蔬菜做给全家吃。

  多年以后,我小时候经常侍弄的那块菜园,改成了菜市场,如今无论是侍弄菜园或者摘菜都更加方便。虽然我已多年没有侍弄过菜园,可是当年在菜园里忙碌的情景,仿佛就在眼前。播种、施肥、浇水,松土、杀虫、除草,固定、搭架、牵引,我什么活都干过。虽然有些辛苦,可我乐此不疲,因为即可以减轻家里的负担,又可以吃到美味的新鲜蔬菜。有些蔬菜尚可以当零食吃,如黄瓜。那时的黄瓜是名副其实的黄瓜,浅黄色,周身有小刺,比现在市场上买的黄瓜粗短。无论是饿了或者渴了,摘一条黄瓜全家人分着吃,都是一种美美的享受。

  菜园里的菜,有些菜现在市场上几乎买不到,如洋姜,火薯等,都是长在土壤里的菜,味道相当好,只是产量不高。妈妈喜欢将其切碎后和辣椒一起炒,那种清香爽口的味道如野菜般好吃。尽管现在市场上有刀豆,与小时候我们种的刀豆也不一样。那时的刀豆更宽更香脆,将长得神似菜刀的刀豆切成丝状,放在辣椒里快炒,真可谓是人间极品。

  我依然记得,当时把生菜做成熟菜的过程。妈妈清早起来即要到农田里干活,我便带着弟弟在家做早饭。因为我只有八九岁,很难把菜做好,特意做菜也比较麻烦,于是常常将各种蔬菜放在饭上蒸熟,然后加上油盐等作料拌一拌。除了逢年过节或者有亲戚来做客,一年到头很少吃荤菜,如果说鸡蛋算作荤菜的话,常吃的荤菜便只有鸡蛋了。鸡蛋同样被我放在饭上蒸,那是我和兄弟姐妹主要的营养来源。正因为很难吃到荤菜,自家菜园里采摘的蔬菜成了餐桌上最主要的菜肴。

  如今我很少回家,菜园又常被二哥侍弄得很好,所以无需我帮助照看。可是,每次回家的时候,我都喜欢到菜园里去看一看,看着绿油油的蔬菜,便有一种收获的喜悦。在城里,我也常常去菜市场买菜,可哪有家乡菜园里的菜新鲜又好吃?每次回到家乡,我尽量吃自家菜园里的菜,环保新鲜的蔬菜吃起来更健康,更美味。如果不是因为离家较远,我真想经常去菜园里走一走,回城的时候顺便带些家乡菜园里的菜。那是儿时的记忆,那是家乡的味道!

  快乐就是如此的简单。

      时间就这样静静的流淌,我也在慢慢的长大。我渐渐读懂了父母的艰辛和不易,明白了农村人们背朝黄土面朝天的无奈,一年辛劳换来得却仍是节衣缩食的日子。

       我每次去菜摊上买菜,在菜摊上和菜农闲聊。看着蔬菜上粘的泥土,菜农那因起早而变得憔悴的面庞。偶尔会有一丝的念头,掠过我的脑海,想起了我家的菜园子,想起了老家的父母,也想起了浇菜的场景,费力的挑着水,一步几晃,一桶水挑到院子里已经所剩无几了。施肥,臭烘烘的农家肥拿着大勺给每一株都要照顾到。拔草,生怕杂草抢走了秧苗的营养。培土,垒堰,一丝不苟。

  现在家里仍然保留一个菜园,是二哥在那里种菜,只是看不到父母的身影,菜园子也用水泥砖高高垒起,看不到里面的蔬菜,一次回家从门缝中看看,蔬菜和杂草同生,没有了往日干净整齐的蔬菜,没有了小时候浇园子的场景,心中想起了余光中的《乡愁》。

       乡愁是什么,是一畦畦的菜地,是父母枯老的双手为孩儿捧起那带着露珠的收获。

你可能感兴趣的:(童年的记忆——菜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