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程高能,戏骨云集《攀登者》,向中国的脊梁致敬!

“我们自己的山,登上去,让全世界看到中国人!”

如果不是《攀登者》,我想我不会知道1960年中国登顶珠峰背后的艰辛,更不会知道1975年为什么中国登山队迫切地选择再次攀顶。

可能不仅仅是我,如果没有这部电影,很多人都不会知道这15年背后的历史。

因此虽然《攀登者》并不是历史的复刻,它忽略了领土争端、时势艰难,但是并不会影响我的评价。这些并不是一部电影需要背负的东西,当它走入我们的视野,给了一个苗头让珠峰故事传播开来,也许它的使命就已完成。

当然,把故事拍成爱情片的味道,确实是导演的锅。

这些天,针对此的讨论已有很多,而我也想换个角度谈谈——关于选择的问题。



在观影时,巨大的银幕压过来,耳边呼啸的风声刮得心神不宁,蚍蜉般的渺小感和窒息般的绝望感一直笼罩着我。

那个时候,我似乎有点明白,什么叫与天斗!

在这个罕无人至的地方,一队人马正在殊死拼搏,为了国家尊严去挑战不可能。

最终有生命牺牲,而主权和尊严得以维护。

人战胜了天,即使“山神”不施以慈悲,人仍能站在最高处。

而最令我感动的一点,是对生命的尊重,对生命价值的尊重。



当天平的一端是生命,放上什么可以压倒它?

尊严?荣誉?责任?这个问题没有标答,也没有对错。因为总有些东西是无价的、且无以衡量的。

15年前,曲松林选择了保摄像机弃生命,而方五洲选择了保护队员舍弃影像。彼时,他们一个是摄影师,一个是队长,承担着不同的使命和责任,一个要让中国在珠峰留下印记,一个要带着队员平安登顶。

15年后,心中的那道坎激发了曲松林的激进,而二代攀登者们做出和曲松林相同的决定,责任使然。

如果摆在你面前,你会作何选择?

当你套入了剧中人的身份后,你又会作何选择?

当张译饰演的曲松林得知李国梁的牺牲后,这个铁骨铮铮的汉子扑到方五洲的怀里,痛声哭泣:“我错了,我真的错了。”

看到这里,我忍不住全片的第一次落泪,那一刻,这个为了影像而选择牺牲的攀登者,不再盲目而激进。

生命不高于尊严,也不低于尊严。他们在两个平衡的空间,端看人类的抉择。



人为何自诩为高等生物?因为人不仅要生存,更要生活,更要生活得有意义有价值。

碌碌无为混日子不可取,无意义地冲锋陷阵亦不可取,这也是为什么曲松林加练李国梁,不是针对他,而是珍惜他。

最近在看一部纪录片《翻山涉水上学路》,讲述了贫困地区孩子每日去学校必须经过的艰难险阻。

肯尼亚的孩子要穿过无垠大草原,凶猛的野兽在未知的方向伺机而动;蒙古孩子要踏过结冰的湖面,脆弱的冰层让马儿都望然却步;尼泊尔孩子要越过宽宽大河,简易的索道让他们只能贴着湍急的河水……

甚至对他们来说,上学并不能改变命运,因为能够接受的知识着实有限。但这些孩子仍然愿意冒着生命危险去往教室,因为这样,他们的思想、见识才会有所丰富,而不是完全复制上一辈的人生。

我们不追求盲目的大义,也不想过庸碌的人生。

总有些东西,值得用生命去拼搏,去争取,不然白白走这么一遭,可是太不值了!

你可能感兴趣的:(全程高能,戏骨云集《攀登者》,向中国的脊梁致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