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帝的神秘作坊”

“上帝的神秘作坊”

文/竹溪云山

歌德说:“历史是上帝的神秘作坊”,也可以翻译成这样的中文:“历史是任人打扮的小姑娘”。

这句名言是近代文化名人胡适先生说的,他还有另两句传世名言:“多研究些问题,少谈些‘主义’、“大胆的假设,小心的求证”。

文天祥在《正气歌》里,把“在齐太史简,在晋董狐笔”,作为“塞于天地之间、至大至刚”的浩然正气表现之一。

齐太史、董狐这两位史官,是中国历史上“秉笔直书”的杰出的“一根筋”的代表人物,齐太史兄弟更是悲剧性代表。

齐太史的故事,见于《左传·襄公二十五年》:

公元前548年,齐国权臣崔杼,蓄谋已久,一言不合,结果了齐庄公,齐太史抖出干货:“崔杼弑其君。”

崔杼知道后,要求立即删除,齐太史覆水难收,坚决不改,崔杼大怒,主子都敢杀,你算个鸟,顺手也杀了齐太史。

崔杼也一根筋,让齐太史的两个弟弟补了缺,两个弟弟仍不改初衷,也被格杀无论,接着,太史的小弟又接力,仍一字不改。

崔杼气得吐血,杀得手软,连那把刀,也出了冷汗,无可奈何,只得跪服,只好由他写吧。

同样的,晋灵公十四年(前607年),晋国权臣赵盾的族弟赵穿又重演历史,将昏庸残暴的晋灵公砍于桃园,史官董狐也是用五个力透千钧的字记录道:

“赵盾弑其君”,并公示于朝,还发了朋友圈,孔子点赞道:“董狐,古之良史也,书法不隐”,于是“董狐笔”成了千古第一硬笔。

历史沿着既定的河床延续着,孟德斯鸠说:“那种历史记录读来乏味的国家是幸福的”,但不幸的是,中华上下五千年,上演了多少气壮山河,感天动地,惊心动魄,匪夷所思的故事。

北魏就上演了几乎是历史上最早的“国史之狱”。

北魏是鲜卑族,拓跋珪建立的政权,也是南北朝时期,北朝第一个王朝。

因“魏”字具有美好伟大之意,并且是“神州上国”之名,而定为国号。

北魏使分裂了一百二十余年的北方重归统一,形成了南北朝对峙的场面。

于是所谓盛世修史,出身汉族第一高门、富有文韬武略的三朝元老崔浩成了不二人选,崔老办事向来认真,历经十年之久搜集资料,尽述拓跋部早期历史,书成之日,不仅未受褒奖,始料未及,反而招来灭门之祸,因为其中也老老实实记载了拓跋鲜卑早期许多不光彩的历史,甚至是“国之丑恶”,招来了众多鲜卑大臣的强烈不满,他们内心很脆弱,也很阴暗和自尊,他们把《国书》看成是汉人对鲜卑人的公然挑衅,甚至是侮辱,三朝元老崔浩及其家族,以及与崔氏联姻的其他北方望族,被一网打尽,满门抄斩,牵连者多达三百余人,这就是北魏一朝,震动四方的“国史之狱”。

另一个惨烈故事的主角,便是明朝大臣、学者、文学家方孝孺。

明太祖朱元璋死后,儿子惠帝即位,按父亲的叮嘱,召方孝孺入朝,当首席智库,叔叔燕王朱棣看不上这侄儿,借口“靖难”,实则问鼎,惠帝也派兵抵抗,讨伐的那些慷慨檄文,都出自方孝孺之手。

当初,朱棣率军从北平出发时,大臣姚广孝把方孝孺托付给朱棣,说;“南京城攻下之日,他一定不投降,希望不要杀他。杀了方孝孺,天下的读书种子就灭绝了。”朱棣点头答应了,可见方孝孺,在当时士人中的名望之高。

结果朱棣赢了,想要方孝孺起草即位诏书以孚众望,朱棣明显低估了方孝孺,几番对答以后,知道遇到了读书读傻了的硬茬,朱棣几乎要跪求了,最后说了句大实话:“这是我们朱家的事”,意思是,干卿何事呀?这么较劲,这么不给面子!

于是失去了耐心,目透杀机,“写还是不写,给句痛快话!”,“不写!”方孝孺此时已入了魔,“不写,杀你!”,“不写!”方回答;“不光杀你,还杀你全家!”,“不写!”方仍这样回答;“不光杀你,杀你全家,还杀你十族!”,“不写不写就不写!”方孝孺疯了!

于是大明王朝最黑暗,最惨绝人寰的一天来了,这一天是公元1402年7月25日,方孝孺被凌迟杀害于江苏南京聚宝门外,弟弟方孝友也一同赴刑场,妻子郑氏及两个儿子,中宪、中愈事先自缢身亡,两个女儿跳进秦淮河溺死,果然被灭十族,共计873位无辜的人,因方孝孺一人而白搭了性命,成全了他一人的清名,罪哉朱棣,亦或罪哉方孝孺?

“成则为王,败则为寇”,历史是由胜利者书写的。

一20019.6.13

你可能感兴趣的:(“上帝的神秘作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