怎样让你的孩子更孝顺,弟子规学习第八课

各位家长朋友和孩子们,大家好!欢迎来到孔子课堂,我是耿科,上课前,先分享一个防疫小知识,如何保护自己远离新型冠状病毒的肺炎传染?(1)勤洗手。(2)保持良好的呼吸道卫生习惯。(3)增强体质和免疫力。(4)保持环境清洁和通风。(5)尽量减少到人群密集场所活动,避免接触呼吸道感染患者。(6)如出现呼吸道感染症状如咳嗽、流涕、发热等,应居家隔离休息,持续发热不退或症状加重时及早就医。

好,进入今天的弟子规学习,今天是第八次课,上一节课我们学习入则孝,从今天开始学习父母呼。应勿缓。《弟子规》注重孝悌之义,但却并不只是泛泛而谈地喊口号,而是切实地提出了具体要求,这对于孩子而言是极其有益且十分重要的。因为作为训蒙文,如果只是假大空地讲道理,而不提出具体的实践要求,那对于年幼的孩子来说毫无指导意义。

父母呼  应勿缓 就是具体的指导,【解读】父母呼唤,答应不要慢。古人说:“父亲召唤,不能答应为‘诺’。”(《礼记•曲礼上》 父召,勿“诺”。)——古人有“唯”“诺”两种答应声。立即答应用“唯”,缓慢答应用“诺”。虽说用“唯”“诺”来答应失传了,但“唯唯诺诺”成语留下来了。现在一般用“唉”来答应。这里的“应”既可以是语言上的答应,也可以是行动上的答应,如迅速起身。现在的孩子,听到父母喊,年龄越大,反应越慢,时不当还会来一句“喊什么喊?长着耳朵呢!”有人家还颠倒过来,“孩子呼,应勿缓”,父母被使唤得跟男仆、女佣似的。

有个智慧的网友写下的一段应答,孩子一岁时,父母喊他,听到的是一声甜甜的“唉!”孩子十一岁时,父母喊他,听到的是一声不耐烦“等等!”孩子二十一岁时,父母喊他,听到的是一声怒吼“干啥?!”孩子三十一岁时,父母喊他,听到的是一句“我忙,没办法!”孩子四十一岁时,父母喊他,听到的是一句“老了老了,还这么多事!”孩子五十一岁时,父母不喊他了,只是看着孩子说:“孩子,你也老了!”

因此,《弟子规》将如何在日常生活中孝敬父母以及行为举止应有的规范详细地列出来了,这种落实到细节的指导要求具有很强的针对性,对学生理解并实践孝悌之义有很大的帮助。

  孩子们呀!《弟子规》要求学生对父母长辈尊敬爱戴,不能敷衍违逆。父母呼喊召唤要即时回应,不能听而不闻、故意无视以逃避面对父母;父母嘱咐命令要立即行动,不能找借口推脱,想方设法懒怠或消极应对,那些都是不孝顺、不礼貌的表现。

如今许多孩子被父母长辈娇惯溺爱,养成了无礼懒怠的性格,这对于孩子的成长是相当不利的。其实,耐心听取父母的意见、尽力满足父母的需要不仅是中华民族传统孝悌文化的要求,也是孩子成长教育过程中性格培养、素质养成的重要一课。

父母要通过言传身教、悉心指导等方式纠正孩子的不礼貌行为,引导孩子关爱老人、关心父母,鼓励孩子力所能及地帮助父母解决问题,这样一方面有利于塑造孩子的孝悌观念,另一方面有助于提高孩子解决问题的能力,对孩子的健康成长大有裨益。

  『父母呼,应勿缓』,这是提到对父母讲话的态度很重要。其实一个人的道德、学问从哪里看出来?从他的一言一行,所以孩子对父母讲话的态度,对他影响很深远。当他所形成的是孝心、是恭敬心,那他的学问就扎得很好的根基。当他没有这一分孝跟敬,他生起的是什么心?可能是傲慢,可能是不恭敬,这很有可能就毁了他一生的道业。《大学》里面有提到,一个人假如要对社会、国家有大的贡献,说「古之欲明明德于天下者」,先要怎么样?「先治其国」,「欲治其国者,先齐其家;欲齐其家者,先修其身;欲修其身者,先正其心」。所以孩子要能诚意、正心,他才能修身、齐家,长养孩子的孝跟敬就是正他的心。如何诚意、正心?必须格物致知。格物就是革除他的物欲,革除他的坏习性。而不耐烦、傲慢就是坏习性,从小就能够把他这个坏习性转化掉,就是格物致知,就能诚意正心。所以,大学问都是从小地方开始扎根的。

  我们思考一下,现在的孩子你叫他:小明!他会怎么回答?标准答案。现在假如有个孩子,你叫他,他走过来:叔叔,你有什么事吗?你会突然对他怎么样?肃然起敬!现在真是硕果仅存的孩子。所以孩子要教!很多家长,我说孩子从小要教他礼貌,看到长辈要叫人。他说:叫人?他能对着你笑一笑就不错了,还叫人!诸位,这样对孩子的态度对不对?你看,我们现在教孩子把标准降低,会造成什么结果?一代不如一代。你看结果不都呈现出来了吗?所以教孩子的标准绝对不能因为时代而改变。你抓住原则,孩子就能学到这样的水准。我们要引导孩子,父母叫你的时候要赶快过来:爸爸妈妈,有什么事吗?当然我们做长辈的要先做给孩子看。当爷爷奶奶叫我们为人父母的,我们一定要恭恭敬敬去演给孩子看。纵使你现在演不出来,也要怎么样?习惯就成自然。当我们做出这样的态度,这种孝心跟恭敬的气氛就会熏染,就会在你的家庭形成风气。

  除了「父母呼,应勿缓」,这样的恭敬心,除了对父母,还要对谁?对师长,也要「师长呼,应勿缓」,还有没有?「长辈呼,应勿缓」、「上司呼,应勿缓」。孩子们学习要举一反三,要能从我们的内心,所谓心行一如。心是根本,所有的行为都从你的心延伸出来,当一个人的内心真正恭敬,他会对一切人都恭敬。所以《礼记》第一篇「曲礼」开头就说,「曲礼曰,毋不敬」,对一切人、事、物都要恭敬。孩子们呀,一个人对父母,对兄弟、长者都恭敬,对父母交代的事,他会怎么样?同样尽心尽力;当他对人敬,对事就会敬。当他对人恭敬,父母辛辛苦苦赚钱买的食物,他会不会糟蹋?不会!当孩子对人懂得恭敬,对事、对物自然而然也会心生恭敬。所以孩子们,恭敬心太重要了。

  有一个小故事有一位老师,她的孩子刚好有一天在她的门口给她敲门,她的婆婆(就是孩子的奶奶)就走过来,可能是要叫孙子吃东西。结果她孙子马上就回了一句话:你别吵了!怎么办?你看孩子对奶奶不恭敬。所以教育很重要,要慎于开始,你一发现就要赶快处理,不然等他习惯了就很难改。这位老师很有敏感度,马上开门跟她的孩子说:跟奶奶道歉。马上纠正他讲话的傲慢、不恭敬。这孩子死都不道歉,不愿意道歉。结果她的婆婆就说:天气这么热,别道什么歉。这时候怎么办?这个在考验我们为人父母的智慧。

  结果看孩子不道歉,他母亲马上就说了,她说:妈妈,孩子没有教好是我的过失,我跟你道歉。这个妈妈话才说完,儿子眼泪就掉下来。眼泪掉下来代表什么?有惭愧。接着母亲又告诉孩子:你看你对奶奶这么不恭敬,奶奶却念念都想到你,怕你太热了,你有没有看到奶奶的心都是时时为你着想。当媳妇的要帮奶奶说话,这个奶奶听了以后很感动,然后就走了。所以婆媳关系因为这件事会有很好的发展,因为奶奶觉得这个媳妇知道我的心。

  接着这个孩子,他妈妈就跟他说,你今天晚上要写日记,好好反省一下。结果这个孩子晚上写日记,说他有两个我,一个是很善良的我,一个是不善良的,那个不善良跟善良在那里拔河。诸位孩子们,你们有没有过这样的经历,小小年纪就有这么大的挣扎,长大以后有更多的挣扎。但是假如孝心从很小就扎根,他人生就不会有这些矛盾,他人生也不会有因为不恭敬,因为坏脾气,做了些让自己后悔的事情。所以,当孩子一犯错,我们为人父母的也要很敏感,赶快去处理。我们这一句教诲,「父母呼,应勿缓」,要恭敬;『父母命,行勿懒』也是恭敬;『父母教,须敬听;父母责,须顺承』,都是对父母的一分恭敬心。

  孩子们,每个人不管你寿命多长,你只是人类生命长河中的一个极其渺小的环节,今天的长辈是昨天的小辈,今天的小辈就是将来的长辈,小辈不孝敬长辈,我们又凭什么指望当你成为长辈的时候你的小辈会孝顺你呢?父母不仅生养了我们,给了我们生命,给了我们衣食,更煞费苦心教育我们成人,费尽心血,我们要听从他们的教导。因为要知道“有一天,你也会老”。

好了,孩子们 从今天听完课开始,父母叫我们的时候我们应该马上答应,父母叫我们去做事情的时候要赶紧去做,不要拖沓。这些事情是在我们每天都会遇到,但是你们做到了吗?我们学习弟子规的不仅仅是学习背诵的过程,而是反思、自我检讨和力行的过程,父母呼,应勿缓,让我们共同怀着一颗恭敬心,一起开始做吧!

今天的课就到这,谢谢您的聆听。

你可能感兴趣的:(怎样让你的孩子更孝顺,弟子规学习第八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