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图|十涧星辰
01 什么是"教育的情调"
这是我在读本书时从头到尾一直在思考的一个问题。
“情调”这个词正如其本身,带着强烈的主观色彩。为了更好地理解,不如造个句子给它些语境:
小李是个有情调的人。
小王认为生活要有情调。
按照这个语境,不管是说人还是说生活,有情调是指有情感、有情趣、有品位、有格调,如果再进一层,我们可以理解为有热情、有滋味。
滋味应是源自热情,生活的滋味和人生的滋味最终彼此成就。
照此来看,那么有情调的教育,是不是也就是有滋有味的教育?要实施有情调的教育,教育主体大概得是心有远方和追求、充满情怀和热爱的教育人。接下来也是通过自己提出的几个问题来谈一谈我读这本书的收获。
02 什么是教育的敏感和机智
这本书开篇就提到一种能力对教育者的重要性,即进入孩子的体验世界的能力。
书上说:“作为教育者,无论我们的举动多么充满善意,我们的言语和行动所表达的情境,仍然可能与孩子体验到的那种情境根本就对不上号。”
这大概就是我们平常所说的不在一个频道上,或者说,如果教育者不具备良好的共情能力,教育效果就会大打折扣。
按照作者的观点,这种能力来源于教育的敏感性和机智。敏感性和机智密不可分。敏感性是“一种周全的、充分体贴他人的思想”。
教育者敏感性越高,面对成长中的孩子就越“知道什么该说什么不该说、什么适合什么不适合”,从而在关键时刻做出最合适的教育行动,产生一种融于身心的类似条件反射般的能力,也就是作者所说的“体知”。
03 如何获得教育的敏感和机智
作者认为,教育的敏感性和机智并不是一套简单的外在技巧,没有现成的理论知识,也没有固定的规定和一般的原则,因而没有一条明确的规则可以确保我们获得恰当的教育敏感性和机智。
那该怎么办?作者又说:“教育者能在关键时刻以教育性的方式行动,这是因为他们在过去多年的教育实践和反思中获得了教育学的精要,一种融于身心的“体知”。”
书中还说道:
培育一个人的教育敏感性和机智就是在迎接这样一种挑战——针对不同的个体实施不同的教育行动。智慧的教育者形成了一种对独特性的独特关注,他们关注孩子的独特性、情境的独特性、个人生活的独特性。
我觉得这也就是孔子所倡导的“因材施教”了,只是对“材”的解释更详细一些。这也便向我们指明了培育教育敏感性和机智的方法:教育实践和反思。
04 教育实践和反思又该怎么做
对于这个问题,我主要想说的有两点:
首先是看到孩子。不仅仅是用眼睛看,更是用“心”看。
一个孩子被看到,也不仅仅是指他被认出来,而是指这个孩子自己感知到了被“看到”的感觉,意味着这个孩子“被承认是一个存在着的人、一个独立的人和一个成长中的人”。
作者所举的两个小朋友的例子鲜活地说明了什么才是真正的“看到”。
小麦克冲向幼儿园的门,对他来说,最好的地方就是学校了。麦克走进教室时,老师正站在讲桌旁和一位家长说话。麦克很快到了她身边,眼睛发着光,他带了东西要给老师看,要和老师分享。
“老师老师,你看谁来了。”但是老师太忙了,没有注意到麦克和其他孩子正在进入教室。
这种情况经常发生,多次以后,麦克放弃了。
而另一位害羞的小朋友马克,每天入园时都充满了快乐和希望。因为老师会特地站在门口,亲热地和他握手,和蔼地对他点头,并对他手上的书表示出极大的兴趣。
马克的父亲注意到有时会有家长正站在老师身后,显然等着交谈。
也许,我们的“看不到”,在很多时候,不知不觉中扼杀了孩子对未知世界的好奇与热情。此时,再去看书中的一段话便分外感动。
每次相遇的时候,与世界的其他关联都被轻轻切断。留下的是人与人之间的诚恳的接触。当我们以双手或笑脸回应对方的时候,我们共同创造和分享着这段时空。
“我们共同创造和分享着这段时空”,多么郑重,多么神圣!作者说,“看”这个词,和“保存”“保全”“尊重”“保护”有词源上的联系。那么用“心”看,就是针对性地去观察、聆听孩子,和他们互动,给他们反馈。
这个过程中,我们要真正看到孩子,也要让孩子感受到我们的“在”。
在孩子眼中,老师和父母的形象应该和他们的言行保持一致。比如说,
喜欢和孩子说沉迷游戏不好,自己就不该是一个经常玩手机的人;
喜欢和孩子谈论责任,自己就该是一个在生活中负责任的人;
喜欢和孩子说努力学习,自己就该是一个不放弃自我成长的人……
“一个好老师并不是碰巧去交数学或诗歌而已,他本身就体现着数学或诗歌。好老师和他们所教的知识已经融为一体。”一个教育者,他的教育理念就是他为人处世中展现出的生活方式。
说到这里,就不得不说我想谈的第二点——注重反思了。
作者说:“一个不能对自己看孩子的方式进行反思的人,是不能充分地观察孩子的。”教育的敏感性和机智离不开反思,反思是一种在日常中认真思考的能力,甚至是一种“即兴的、临场的反应能力”。
孩子无可避免地会学习身边成年人身上观察和做事的行为、对事物的反应方式甚至消磨时间的方式。当我们看见这些时,可以反思:
我是否希望孩子这样做事和生活?如果不是,那么,这是我自己想要的生活方式吗?
我是否希望孩子成为我这样的人?如果不是,那么,我希望自己成为这样的人吗?
在真正的教育发生的过程中,老师和父母一定在不断质疑并改造着自己的生活,因为他们发现“成年本身也是一个永未完成的成长过程”。
那么,对孩子的教育过程,也就是自己再次修行、再次完善的过程,而不是成年人对孩子单方面的压迫与操纵。
不断地思考“什么是教育”,不断地思考对某个具体的孩子或一群孩子而言,什么是好的、恰当的,什么是不好的、不恰当的,随时随地去反思,在行动前、在行动中、在行动后皆可反思,对反思的内容也可反思。
不断地反思,以此提高自己的反思力,进而提高对教育情境的敏感性,促使我们在面对具体教育情境时做出机智的行为。
总而言之,教育是一种与人相处的学问,是一种成年人与孩子相处的学问。
德国哲学家雅斯贝尔斯说过一句广为流传的话——“教育的本质意味着:一棵树摇动另一棵树,一朵云推动另一朵云,一个灵魂唤醒另一个灵魂。”
优美而诗意的名言告诉我们:教育真正的价值是一种影响、一种唤醒。
只有在不断的教育实践和反思中培育教育敏感性和机智,才能更好地施加这种作用,甚至实现成人和孩子之间的哺育与反哺,彼此成就、共同成长,也会逐渐找到适合自己的教育旋律和滋味人生。
—EN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