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要让你所热爱的东西毁了你|读《娱乐至死》有感

     

娱乐至死指通过电视和网络媒介,娱乐得以达到至死的目的;一切都以娱乐的方式呈现;人类心甘情愿成为娱乐的附庸,最终成为娱乐至死的物种。我想这不代表我们要完全抵制娱乐,我们的生活不能没有娱乐,但我们不能娱乐至死。




此书开篇便提到了乔治奥威尔在《一九八四》的预言:人类将会遭受外来压迫,失去自由。也提到了赫胥黎在《美丽新世界》中所表达的忧虑:人们会渐渐爱上工业技术带来的娱乐和文化,不再思考。然而1984年的美国,关于乔治奥威尔的预言没有成为现实,此前忧虑的美国人放下了戒心,欢呼着美国自由民主的根得以延续。但人们忘了赫胥黎在《美丽新世界》的预言一样让人毛骨悚然,人们将在自己的热爱中毁灭。本书作者注意到了美国的形势,于是《娱乐至死》中,尼尔波兹曼想告诉处于娱乐漩涡中的美国人关于赫胥黎的这个预言,是可能成为现实的。波兹曼将这个担忧写进了书里,想要通过这个方式来警醒人们。

1、媒介即隐喻

一九八四年之前的美国,人们的视线或是聚焦在政治中心、或是文化中心、或是工业发展中心。然而在一九八四年的美国,美国人把视线投入了拉斯维加斯城,这是一个娱乐之城,在这里,政治,宗教,新闻,体育,教育和商业等等包括一切公众话语权都渐渐以娱乐的方式出现,成为娱乐的附庸。当一切东西都以娱乐的方式呈现,世界当然会乱套,过度娱乐,人们会变得麻木,人们终将耽于所溺。因为电视这种媒介的诞生,印刷时代步入没落,电视时代蒸蒸日上。政治、宗教、教育等都要改变内容,并且用最适合电视的表达方式来重新定义。不禁想到自己,以前看电视时在《快乐大本营》和《天天向上》这两档综艺节目中,我果断选择了前者,人们喜欢娱乐,但是过度沉溺娱乐使人意志消散,长久下去必将影响社会发展。加拿大传播学家麦克卢汉提出“媒介即讯息”的理论。波兹曼进一步发展了这个理论,提出了“媒介即隐喻”的观点。认为媒介可以用一种隐蔽但有力的暗示来定义世界,它更像隐喻,它以一种看似无形的方式引导着人们看待世界的方式。就如眼镜的出现暗示人类可以不必把天赋或缺陷视为最终的命运。

2、媒介即认识论

在书的第二章,波兹曼又进一步提出了“媒介即认识论”的观点。作者把焦点放在了“媒体在我们的认识论中充当了什么角色?”,他把自己的原理称作“共鸣”借用了(诺思洛普·弗莱:通过共鸣,某种特定语境中的某个特定说法获得了普遍意义。)认为任何一种媒介都有共鸣,共鸣是扩大的隐喻。媒介影响着我们的意识和不同的社会结构,影响我们对于世界的看法。

3、印刷机统治下的美国文化

从美国殖民时代直至十九世纪,铅字在美国人民中占据着重要的地位。例如《圣经》几乎是所有美国家庭必读的书籍,他们相信印刷品是“上帝天恩的最高表现形式,耶稣的教义将借此不断推广。”在作者的观点看来,他把印刷机统治的时代称为“阐释时代”,而如今的新时代则被称为“娱乐业时代”。作者认为铅字是有序的、具有逻辑命题的冷静的抽象符号,因而书面语言是理性、严肃、连贯、寻求意义的。在日常生活中,印刷术所产生的共鸣是可以感受得到的。

4、从阐释时代到娱乐业时代、泛娱乐化的美国

到了十九世纪末,美国“阐释时代”开始逐渐逝去,“娱乐业时代”开始显现。电报的出现生产了很多信息,有价值的没价值的都充斥在美国社会,人们不再担心能不能接收到准确的有价值的信息,而是只关心消息来得快不快,够不够及时,不再去甄别消息的好坏,他们被信息的海洋淹没了。再然后是电视进入人们的视野和生活中,因为电视本身的性质就是娱乐性的,所以电视上所展现的一切东西都是娱乐,都只为了娱乐,人们不再思考,而其他一切事物都为了顺应电视的形式,最后美国成为了一个娱乐业的时代。娱乐业时代,一切都以娱乐为中心,所有的一切都成为了娱乐的附庸,都只为了取悦人而存在。这不禁让我想起了现今社会,各种综艺节目层出不穷,这些综艺节目当然大多都是娱乐性质的,为了吸引观众眼球,一位迎合低俗化恶趣味的要求,甚至一些文化类综艺节目,也美名其曰为了观众,为了更广泛传播文化,也一定得弄些个搞笑的或是谐音梗的段子,逗观众一乐,或许吸引了些观众,但是他们记住的可能没有多少文化知识,只是记得了那些搞笑段子了。所以可以娱乐,但不能泛娱乐化,不能只关心要给观众留下印象,而不是给观众留下观点感悟。这便是泛娱乐化带给我们的危害。

总结:作者波兹曼由赫胥黎的担忧:“我们将毁于我们所热爱的东西。”引发对泛娱乐化美国的思考,又在结尾再次提醒美国人民“赫胥黎的警告”。认为我们必须重新找到看电视的方法,要深刻而持久地意识到信息的结构和效应,消除对媒介的神秘感,从而获得对媒介的控制。想想现在各种媒介充斥,微博、微信、知乎、等等,选择太多了,信息大量涌入,我们必须学会甄别信息,不能被牵着鼻子走,我们要回归思考和理性,学会利用信息,让信息为人类服务。

你可能感兴趣的:(不要让你所热爱的东西毁了你|读《娱乐至死》有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