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本书法《临帖秘笈》是无价之宝,我看与你有缘,免费传授给你吧

我们知道,学习书法的不二法门就是临帖,当然这个“帖”字在今天需要广义的理解了,因为探索碑学路线的学习者所临习的古代碑刻铭文,现在也都是通过拓本印刷出版发行,同样称作字帖,例如《张迁碑》《礼器碑》《泰山刻石》等等。

临帖分实临和意临两种。实临是严格遵循字帖的法度,一丝不苟,弱化自己。一般来说,对于想要学习的字帖,初期应该实临。首先要临得像,越接近原帖越好。实临是一种"无我”的过程,这就是“入帖”。

临像以后,真正掌握了字帖的精髓,就可以考虑加入自己的理解进行意临了。意临是将字帖的“营养”吸收,并为我所用,要加入自己的理解,是个“有我”的过程。必须“有我”才叫意临,不是所有临得不像的临帖都叫意临,意临必须强调个性,强的自我!这便是“出帖”。

进一步说,“出帖”是建立在“入帖”的基础之上的。古人说“形神兼备”,“形”在“神”前,先要有形,形而后神!首先应具备临得像的能力,才有资格谈意临,意临就是字帖的神貌加自己的风格。

然而,对于有些字帖或者帖中的某个字,临过好多遍却总感觉不像,这时候该怎么办呢?该如何应对这样的问题?以下简单开出几副“方子”,供大家参考。

一、只要功夫深,铁杵磨成针

临帖说白了也是一种“肌肉记忆”,所以一般来说,只要下足够多的功夫,总会有所成就。之所以感觉某个字帖,或帖中的某个字一直临不像,不过是因为对比以往经验,认为自己在这里已经花费了不少精力却没有进步,因而才会怀疑,其实解决方法也很简单,那就是放下疑虑,继续用功!

这个方法是最有效的,一切问题都可以用时间和功夫磨平,熟能生巧。因为,所有的困难和瓶颈在努力面前都只是借口!通过长期刻苦的练习专研,你根本不需要多问!并且努力所带来的收获不仅仅是技巧上的娴熟,更是境界上的提升。此之谓如人饮水冷暖自知,过来人一定懂我在说什么。总之,只问耕耘,不问收获则“功到自然成”!当然,这也是比较笨的方法,但这方法副作用小,还标本兼治。

现代人难免急功近利,浮躁是这个社会的普遍现象,那么有没有更快的方法呢?

二、头痛医头,脚痛医脚

聪明人一般不太会死学习,但是,鉴于书法学习的特殊性,太过聪明未必是好事,完全靠投机取巧而忽略脚踏实地的积累,最终必然导致失败!这是题外话。

与死下功夫的方法不同的是学会寻找原因。总是临不像,就要分析下为什么,欠缺在什么地方?是对于结构的认识不够,还是用笔方面的问题等,找到症结所在,才能对症下药。 不过“用药”方法还是参考第一种,但由于针对性强,效果就明显多了。长期来看,这主要还是一种治标的方法。

其实,重点解决字帖中的单个字,还有更快的“外挂”,这就是“摹”。

三、移形换影大法

“摹”就是从前所说的描红,用透明一点的宣纸蒙在字帖上描摹。“摹”在方法上除此还可以通过“单钩法”或“双钩法”对原帖的字形更精准的把握。

单钩法是将透明纸覆盖在字帖上,用笔沿着要学习的那个字的笔画中心钩出“行笔路线图”,相当于给字“画骨”定位,然后通过“给骨头填上肉”的方式进行摹写学习。

双钩法是先勾勒出字形外轮廓再进行填墨的摹写方法,但勾轮廓不可简单的理解为勾画“空心字”,而是要考虑到每个笔画之间的起收笔和呼应关系。

不过,“摹”法最好避免长期使用,否则容易产生依赖性。“摹”的目的是为了快速解决功力不够而临不像的问题,目的达到后便可“立即停药”。

如果以上方法都不奏效,那恐怕就不是“用药”问题了,而是“习气”太重,积重难返,以至于祖传老中医也无能为力。别着急,还有最后的武林绝学。

四、乾坤大挪移

“乾坤大挪移”,就是把字帖倒过来临,不要管笔法,不要管点画,其实就是“画字”。画完之后,再对比原帖,同时也对比自己之前临过的这个字形,找到差距和原因,一并解决!这个方法的原理是通过“陌生化效果”,打破常规“写”字的概念,让平时“写”字过程中长期养成且未被自己察觉的积习现出原形。

相信掌握了以上武功,您今后行走书法江湖,定能点字成金、夺胎换骨,成为高手高手高高手!


更多精彩可搜索并关注微信公众号:xdeldm
新浪微博:窥园斋-陈鸿雪

你可能感兴趣的:(这本书法《临帖秘笈》是无价之宝,我看与你有缘,免费传授给你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