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的况味——阅读《抵达优质教学的心灵物语》随感(二)

锐刚老师的新作,第一个板块是“阅读纪”。读他关于阅读的思考,能够启迪不少。也就会想到自身的阅读,实在太过肤浅,太过直白。

1)

有人质疑:背诵文句,记忆别人的见解,占有尽可能多的材料,却很少会有自己的个人体会——只是让别人的思想占领自己的头脑……但是只要不是死记硬背,只要是一个尝试理解的过程,那么就可能“内化”,就一定会生成自己的东西。

——这是关于背诵的一段思考。其实让我能够背诵完整的古诗,几乎都是在小学阶段时背诵的。虽然我的背功也很不错,每次背书都是前一二名,几乎都是在同学的艳羡的眼光中早早离开教室去吃饭的那个人。但还是背诵得太少,能够自然流露出来的太少,急忙中生出的智慧也就不多。所以,童子功的背诵还是要抓,死记硬背的东西能够留下很深的印象的话,会随着时间的推移理解也会发生变化,一定会有自己生成的东西。

2)

里尔克《给青年诗人的十封信》:

第一次读到这一小册书信时

觉得字字都好似从自己心里流出来

又流回到自己的心里

感到一种满足,一种兴奋

——我读锐刚老师的文字,也有这样的感觉,只是他的描述,语言的细腻之处我无法抵达,但我可以悦纳和欣赏。

阅读文本,就再造一个文本吧。我的这些感悟都是在阅读的基础上再造的文本出来,虽然比较零碎,但也算创造的吧。

3)

给学生布置一道作业——在自然从容的状态中记诵《琵琶行》和《蜀道难》。

——我开始阅读时打了一个大大的问好,不知道为什么。他说:“自然从容”的状态,也就是一种比较放松的生命状态,没有任何外界因素的逼迫,是一种贴近真切自我的感受。我第一次听到这样的背诵要求,禁不住为这样的要求叫好。因为平时的背诵都是功利性很强的,反正背完了事,所以语速会很快,失去了对语言的品味和理解,以及画面感的再现。尝试着在自然从容的状态下记诵,那一定是不一样的体验。

小学生读得很慢,而在高中的时候,语速却很快。也许就是阅读的功利越来越强了吧。

4)

语文老师的宿命——一轮一轮地与经典的文本遭遇,不断地细读,然后获得新的理解的过程。

——语文老师的宿命如此,那么数学老师的宿命呢?是与一道一道的数学题目相遇,看看有没有更多的解法吗?或者看看背后渗透有多少数学思想?或者体现哪些核心素养?现在来看,或许还有日复一日一些专家的创新招数需要去实践,比如项目式学习,单元整合,结构化学习等等,我相信这是与时俱进的,但基础应该是在老师们能用较为科学的方法进行教学,让学生喜欢上数学,了解数学。

5)

当你决定去书店的时候,你的生命状态已经有所不同了,你的内在调适已经完成了——做好了与书相遇的准备。

——我马上回想我有多久没有去书店了。上次去是元旦节,还只是去买了一本书。有些时候,到书店真的是需要做好心理准备,如果不做准备去了书店会手足无措。

去书店的愿望,一般会在特别闲的时候,也会去陌生的地方时,要去书店看看。

现在放假了,真可以每天安排两个小时到家附近的言几又坐坐,如果在家,阅读时间是会打折扣的。

读中自有深意,也需要读进去走出来,才能明白阅读的况味,那就是读吧。

你可能感兴趣的:(阅读的况味——阅读《抵达优质教学的心灵物语》随感(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