郭德纲《文史专家》:封住说书人的嘴,给你看看真实的历史

01

读完郭德纲老师的《文史专家》,我的脑海里冒出几个字:人不可貌相


我周围很多人喜欢听郭老师的相声,我也觉得他主持的《欢乐喜剧人》等节目挺有意思,莫名的喜感,逗乐啊,一看他出来就想笑,但也仅此而已。



在我的印象中,郭老师就是个相声演员,他自己的简介写的也是相声演员、德云社班主。


在《文史专家》中,腔调还是相声的腔调,单口相声,娓娓道来。


时不时抖个包袱——“今天的有钱人我就不说了,咱也不知道,咱也不敢说,咱也不敢问,还是聊聊古代有钱人都摊上过什么烦心事儿吧”。


但是内容却发生了改变。


02

很多人说郭老师学历低,没文化。但郭老师自己也说了:文凭不等于文化


人们都说于谦老师有意思,会讲相声、还能玩摇滚、演戏,实际上深入了解就会发现,郭德纲老师也是个宝藏男孩呢。



郭老师本人经常说,相声拼到最后拼的一定是文化。


他系统拜师学习了评书、相声、京剧、评剧,还自学了四书、五经、论语、春秋、二十四史、中外世界名著。为了业务也是兴趣,没事就喜欢在家里的书房看书。


虽然郭德纲老师文凭不高,但是对于传统文化领域很多东西都能娓娓道来,这跟他自己的学习是分不开的。


03

在《文史专家》中,处处可见郭老师的这种文化底蕴。


不仅《史记》、《资治通鉴》等正经史料随口就来,连《搜神记》、《聊斋志异》等妖神鬼怪小说聊起来也不在怕的。


人们似乎都喜欢听故事,我小时候也经常听奶奶讲孟姜女哭长城、王宝钏苦守寒窑的故事,每次都听得津津有味、回味良久。


至于故事的真实性?小孩子哪管那么多,有趣好玩就好了。


长大后才知道,其实很多的故事都是民间传说,没有真实依据的,比如说,嫦娥奔月。

最近读了郭老师的《文史专家》,我对这些故事又有了新的认识。



像穆桂英挂帅、杨家将的故事,应该算是家喻户晓了吧?


想当年电视台播《少年杨家将》,看着杨家儿郎一个个惨死,我一度哭的稀里哗啦的。


看郭老师对这段历史的重新解读,才知道,这种“忠烈”只是塑造出来的形象。


真实的历史是,杨老令公和杨大郎战死沙场,杨家其余六个儿子得以保全,寿终正寝,至于佘老太君挂帅,因为宋朝女性地位太低,只能依附丈夫和儿子生活,这是基本不可能发生的了。


郭老师说,史学家的笔,它比不了说书人的嘴啊!


历史上那些史学家们披肝沥胆、奋笔疾书、不吃饭不睡觉,熬着夜写下来的青史图册,有时候就是打不过街坊王奶奶、李大爷喝多了酒,跟孩子们聊天儿的那些口口相传。比如说杨家将、兰陵王、鳌拜、耶律洪基,历史上多少功臣名将都给颠覆了!



04

郭老师带着我们聊古代的是是非非、真真假假,读起来还蛮有意思的。


第一、郭老师的文笔很幽默。


文如其人,郭老师的书跟他的相声一样,太幽默。


读着读着,你就忍不住想笑,那些枯燥的正史,竟然发现也挺有趣的。



第一个让我对历史有这种喜悦感的,就是当年明月了。


当年明月的《明朝那些事儿》,我几天就读完了,写的太有趣了,虽然当年明月一直说历史其实不好玩儿,可是他写的书真的挺好玩儿。


是的,真实的历史其实很残酷,隔着那么遥远的距离,想让现代人认真去了解,真的是挺有难度的。


可是当年明月和郭老师,一次次让我们穿越历史的长河,一次次近距离了解古代那些有趣的人和事,一次次感动或愤恨到不能自已。


这是历史的魅力,但是需要合适的中间人,把这种魅力呈现出来。


第二、选题不错,观众一看就喜欢。


“古代UFO事件”、“古代延迟退休”、“古代富豪的枯燥生活”,看看这一个个选题,是不是很能引发大众的阅读兴趣?



我觉得郭老师的选题,有意思的点在于,他并不着重于宏大的宫廷权力争夺、朝代更替,而是从细微处着眼,从一个个“小事”中带出了一个个故事。


有的故事还有一点点冷门,但是因为接地气,加上以前没听过,我觉得很喜欢。


第三、在故事中传达思想理念。


郭老师的历史故事,可不是“打假”这么简单。


在每个故事后面,都包含着他自己的感悟。


对于杨家将的故事,他指出其中不实之处,也同时感叹“杨家一门为国为民、鞠躬尽瘁,值得敬仰”。


对于卓文君背着父母和司马相如私奔这事,他说“婚姻大事,在咱中国意义特殊,所以父母、子女还是尽量沟通,别闹得不愉快”。


而到了“王玄策一人灭一国”这件奇闻,他说这夸张了,也“祝愿天下再无战争,民族之间世代修好,全人类永享太平”。


家、国、天下,尽收眼底。


这就是郭老师呈现给我们的世界,可以说,三观极正了。




【图文来源网络,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

你可能感兴趣的:(郭德纲《文史专家》:封住说书人的嘴,给你看看真实的历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