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鲁迅(狗·猫·鼠)之赏析》读书笔记 99

《狗·猫·鼠》之赏析如下

网络图

这篇散文是《朝花夕拾》中的第一篇文章。以1925年的“五卅”运动,鲁迅先生支持的“女师大”学潮,是全国反帝反封建斗争的一部分。鲁迅先生同帝国主义,北洋军阀及其御用文人“现代评论派”,展开了英勇顽强的斗争的场景。

在我看来,这篇散文从表象上来看,是我们习以为常的狗、猫、鼠之类的动物。其实用最熟悉的事物进行创作,便于读者更加容易理解作品的内涵。鲁迅先生以借物喻人的方式刻划了反动派们的丑恶嘴脸。体现了作者对待同志像春天般的温暖;对待敌人像严冬一样残酷无情,处处闪现着爱憎分明与社会批判的锋芒。

网络图

对本文从四个方面进行肤浅解读如下:

第一:作者写那些“现代评论派”诬蔑鲁迅为”仇猫“,是狗的恶毒作用。因为那些与鲁迅先生针锋相对的封建势力也辨不清什么是好看?什么是美丑?他们认为作者的二二得四,三三得九是错,那么他们的三三见千就不错了。经过作者的一番驳斥,彻底的摧毁了那些评论者的依据,他们只好瞠目结舌,哑口无言。

第二:鲁迅先生用覃哈特博士所写的童话故事。以动物会聚一处,让从未见过大象的狗去找大象的笑话,给出的辨别条件是“大象是驼背”为依据。猫见到狗之后自然就会弓起背,所以狗“指鹿为马”指认那个“驼背的猫”就是大象,从此狗与猫结了梁子,水火不容。一是:作者以猫的特性与其他猛兽比较,就像猫捉老鼠时,把老鼠直接玩儿腻了才开吃与那些反动势力者对弱者的折磨和欺辱是同样的。二是:猫虽然从外形上看是一幅温顺相;但是它的骨子里是那种超乎自身的嘴脸和让人恶心的灵魂。作者用具备的慧眼已经洞见了他们内心的腌臜。

第三:作者通过对孩提时代的回忆,可见与猫之间的隔阂。小时候祖母对他讲述的“老虎与猫”的故事来反映。猫是老虎的师父,为了以防万一,猫把如何爬树的技巧没有传授给老虎,自己留了一招。所以作者从小对猫的狡猾和阴险特别厌恶。


网络图

同时对专住在屋上的“大个子老鼠”十分厌恶。有一天作者从自己的屋里救了一只小隐鼠,他对自己所救的拇指大小的小隐鼠特别同情和喜爱。作者听到长妈妈说,他所救的可爱的小隐鼠“被猫吃了”以后,因为愤怒而悲哀,对猫恨之入骨,结下了不解之怨。充分体现了作者对弱小者的怜悯和对强暴者的仇恨。后来作者知道他那小隐鼠不是被猫所伤,但他对猫的憎恨之心仍然没有得到改变。这部分通过童年时对猫和鼠的回忆,说明了自己为何“仇猫”和怎样“仇猫”的缘由。

第四:虽然文章标题是《狗·猫·鼠》,实际上主要在写猫。作者以猫为意象,根据“猫”这个社会典型,反映具有深刻的社会寓意。运用以物喻人的写作手法,将心中的爱憎寄托于物象之上。作品含义深刻,回味无穷。

你可能感兴趣的:(《鲁迅(狗·猫·鼠)之赏析》读书笔记 9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