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7年9月,113岁的抗战老兵董济民在北京因心脏衰竭逝世,从商店学徒到少校军需官,走过漫长的一个世纪,董济民见证了我国从半封建半殖民社会步入到共和国时代的历史进程,亲眼所见旧中国积弱积贫到新中国的繁荣富强,他的一生,可谓传奇。在长达14年的抗战中,无数中华优秀儿女为驱赶日冠,不顾个人安危,如飞蛾扑火般前扑后继,董老正是这个伟大群体中一颗耀眼的星星。
在他胸前挂满的共和国勋章,是国家对这位抗敌英雄的褒奖。是中华民族英雄不屈,敢于斗争的真实写照。
“时穷节乃现,一一垂丹青”
1904年,董济民出生于河北乐亭的一户普通人家,幼年时跟随父辈举家迁往吉林讨生活,董济民在吉林读了几年的私塾,因家庭贫困便辍学到了一间杂货商店当学徒,主要负责店内记账、记货和记录出入库等文书工作,此时正值柳条湖事件持续发酵,日本关东军悍然攻击沈阳,令全国震动。为保东北不至沦为日占区,东北军民创建了东北义勇军。
“逢此国难,大丈夫当提三尺长剑,上马除寇,以全百姓。”此言此句,董济民铭刻于心,于是在义勇军创建的次月,董济民便辞去了杂货店的工作,投身军伍。
加入东北义勇军后,董济民被编入由冯占海带领的义勇军682团,起初团里安排董济民从事部队的文职工作,董书也是物尽其才啊,你别整那些幺蛾子了,不好使!”就这样,吃了瘪的董济民只好留在团里写文书,重新干起了自己的老本行,心中虽不悦,可细想这好歹也是为抗战出了力了。
上个世纪30年代的东北军政非常复杂,各种势力纷繁交错,各不统一,但为了抗战大局,许多人团结到了一起,在此背景下,义勇军682团被改编成国民革命军第63军91师,董济民也正式升任军部少尉文书。
“遥望卢沟桥畔月,从此几时复还乡?”
时间来到1937年,卢沟桥事件爆发,关中坊间开始吟唱“鬼子进中原”的童谣,一时间,日军全面侵华的企图如司马昭之心,路人皆知。
部队需要换防备战,董济民也跟随部队到了河北高邑,在随后的几年中,董济民随部队四处征战,从离开家乡那一刻起,望着悬挂于苍穹之上的明月,董济民心道:“此一别,只怕要很久才能回来了。”董济民不知道的是,这一别,便别了十余年!
1940年,董济民被调入国民革命军第63军,升任29军中尉军需官,抗日战争也进入了最艰难的两年时间里,董济民在此期间不仅要负责军部的文书处理工作,还得负责下辖各营区的武器装备的管理和发放,军需工作繁复细致,但董济民的性格很适合处理这项工作,复杂的工作愣是让他处理得井井有条,但军需上的工作同时也让他深刻认识到中国军队和日军之间存在的巨大差距。
董济民还在军需日记详细描述了当时中国军队与日军短兵相接的一些情况。他描述称,日军不怕拼刺刀,原因是因为三八式制枪比汉阳造略长,加刺刀后也略长,刺杀有优势,另外就是日军训练有素,拼刺杀技能普遍高于咱们军队。
而且日军的老兵的刺杀技术和战术配合都是久经演练的,作用相当大。经常是三到四个日军背靠背摆好架势,我军一个班的战士也很难奈何他们。当然要是落了单就容易对付得多了。但即使是这样,要消灭一名日军也需要至少三名我军士兵同时攻击,惯用的方式是三名战士围攻,一人佯攻,然后剩下的几个人趁日军分神,直接突刺。所以,一旦发现我军在近距离发起刺刀冲锋,日军会自动往刺刀上绑旗子的日军(日军军曹)身边靠拢,形成白刃战阵型,以便发挥自己的刺杀技术。
董济民同时也记录了一些经验丰富的老战士口述的对敌技巧,他在文书中记录:“在冲锋前的射击过程中,要优先消灭刺刀上绑膏药旗的鬼子(日军军曹),好让鬼子在后面的白刃战中不容易组织起来。在跟鬼子开始刺杀前,如果枪膛内有子弹,要对着对着的腿部先放一枪。一个是对腿部射击时从上打下,子弹在穿出鬼子肉体后会钻地,不会伤到后面的自己人。给鬼子腿上打个抢眼,也会严重影响这个鬼子的刺杀技术发挥,更容易干掉他。还有一个就是栓动步枪的子弹打出去后,只要不拉栓上膛,就不会走火伤到自己的同伴。”
在随后的几年中,董济民凭借其观察入微、耐心细致的工作态度被一路擢升,在抗日战争胜利后,被提拔为第4师少校军需官。锦州受降时,董济民激动得开怀大笑:“战争终于结束了!我们成功把日本人赶回了老家!”
“老兵虽逝,精神永存”
从董济民这个名字上,就可以看出父辈们曾对他寄予厚望,希望他能够干一番济世济民的事业,董济民也不负父望,将自己的一生奉献给了抗战事业,而像他这样的老兵,我们还有很多。这些老兵都是中华民族的功臣,在国难当头之时,民族危亡之际,这些为国捐躯的英烈们,用鲜血洗刷了中华民族的耻辱,用生命捍卫了祖国的领土不受外敌侵犯,他们为祖国和中华民族立下了不朽的功勋,他们是中华民族的脊梁。
老兵虽逝,但其精神必能感召后辈,其事迹亦能流芳百世。他们就是中华民族的民族之魂,他们的精神将激励每一代中国人奋发图强,为国家的繁荣与富强奋斗不息。为有这样的英雄,我们感到骄傲,历史将永远铭记英雄的事迹,他们是我们身边,最可爱最可敬的人,他们的大公无私的精神,把个人生死置之度外的精神,足以谱写一曲英雄的赞歌,也足以让我们每一个人深切缅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