佛陀为什么不谈原生家庭

最近几年关于原声家庭的词特别火热

(要感谢武志红老师的书:为何家会伤人,就此一并推荐。)

谈起来有时尚感,好像如果你不知道原生家庭就落伍了,

这当然是好事,尤其对于心理学尚未普及的中国来说,有总比没有好。

同时又好像隐隐觉得不对,就像香港青年把一切都怪罪到政府一样,貌似任何事情都能和原声家庭扯上关系:我抑郁了,我失败了,我过的不够好,我为什么不如别人,最简单的解决方法就是一个,手指向外,把祸水泼到原声家庭身上,更要做出振振有辞状,以显示自己的无辜,我能怎么办?

谈一个鸡汤段子:

两个生活在贫民窟里的孩子,父母天天吵闹,对孩子非打即骂,长大以后,一个酗酒吸毒进了监狱,记者去采访他为什么成为今天这个样子:他一脸无奈加无辜,生活在这样的家庭,我能怎么办?另外一个努力拼搏奋斗,一如每个成功人士成长史,最终成就非凡,记者也去采访他是什么驱动他有如此成就:他也带着风轻云淡说,成长在这样的家庭,我能怎么办?

我也问一个我经常在课程里问学员的问题:一个指责型的爸爸和一个指责型的妈妈,会培养出来一个什么样的孩子?

我知道大家的答案一定各种各样,大部分无非是:指责型、自卑型、受虐型·····

或者你也在对号入座,我是什么型?

甚至你已经开始思考,是什么让我走到今天?

我想告诉大家的是,各种各样的孩子。

更重要的是,你想成为什么样子?

这里面有两个很重要的区分,一个是我没有办法,外界环境决定我!比如孟母三迁的故事,就是强调了环境论,当然环境很重要,但更重哟的不是改变环境的人吗?所以另一个就是,我比环境重要,我可以在任何环境下创造出来我想要的环境。

成功的人往往有一个和常人不同的思维:那就是一定还有办法、我可以解决

他们的大脑地图永远指向想要去到的终点:如何解决?

这么多心理流派在讨论原生家庭的时候,都忘了这一点,一粒种子,在它还是种子的时候,就已经拥有了所有的树的样子!

曾经领着学员一起去济群法师道场里探讨佛学和心理学。

济群法师说过一句话拨云见日,西方的宗教讲究的是他力,你不行,你是上帝的孩子,上帝和神保佑着你,上帝主宰一切。东方宗教(哲学)讲的是自力:放下屠刀,立地成佛、每个人身上都有佛性、一花一世界···

宗教在很长一段时间内,亦同步扮演者心理咨询师的角色,回答人们解除生命的苦恼,我一个纽约朋友和我探讨市场推广时半开玩笑的说,干不过教堂啊!那么我就在想,佛陀为什么不谈原生家庭呢?

那个时代难道每个人的原生家庭都很圆满吗?

显然不是!

佛陀那个时代苦恼的人和这个时代苦恼的人的苦恼应该没有本质区别,佛陀那个时代人苦恼的因和这个时代人苦恼的因,也应该没有本质区别

佛陀亦从他成长经历里成佛。最终成为自己

我们来看看佛陀如何解释我们认为因原生家庭而起的问题


在儒释道里面,儒家侧重研究和人的关系,道家侧重和自然的关系,佛学研究的是人和心的关系,从某种程度上来说,佛法即心法,佛学即心学

万法由心造,在佛学看来,原生家庭种种,不过是头脑相信了的一个故事而已。

在心理学里面,我们有一个说法,叫受害者。对于受害者来说,只有找到外在的因,才能理直气壮的逃避需要自己面对事实和以及需要自己去面对的事实。

父母最重要的使命就是将生命本身传给我们,这已经是100分,剩下的都是赠品。

很多人故事都是因为对赠品不满意去投诉厂家。

佛学讲究活在当下。

很多人在讲活在当下的时候,其实是在讲算了吧,别再想着那些事情

这不是真正的当下,是一个逃避的故事而已

真正的当下,包含着所有的过去,孕育着所有的未来

每一个呼吸和刹那里都如此

当一个人真正的活在当下的时候,哪还有那么多的牵绊?

他所做的一切

就是和空气在一起和花香在一起和吃饭睡觉工作玩耍在一起

当然也和所有的苦难和喜悦在一起

我很想告诉大家的是

即使是最坏的原生家庭的故事

也是私人订制版的礼物,只是包装不太好看而已

我们要成长的就是

打开的智慧

你可能感兴趣的:(佛陀为什么不谈原生家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