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海觅珍奇】——《教育的美好姿态》

第一辑:教学,是彼此都要珍惜的缘分

1.教室,必须是拥有阳光并能繁衍阳光的地方,习惯于阴暗,你就很容易陷入拒绝阳光的深潭。      —— 摘自《喊向月亮的声音》

2.我不一定是最优秀的,但我在激发最优秀的我。我不一定是最出色的,但我在努力走向最出色的我。

3.“我教的是语文,几十年来我始终坚守的一个立场是,所有教学活动都应该有助于学生正确、熟练地理解和运用祖国的语言文字。”“实实在在地引导学生在阅读中理解、咀嚼、品味文本的语言,进而实实在在地教会学生读书。”——钱梦龙

              ——摘自《无锡,九条命的故事》

4.我很少访人,却常访草。……我自己便像一株草。——陈冠学(台湾学者、作家)

5.教学就是我教你学,其他的花样,不在我的思考和喜欢中。

                  ——摘自《杂草的语文之旅》

6.的确,课堂上我蹲下去,你就会站起来。

——摘自《教学,是彼此都要珍惜的缘分》

7. 写作,其实是对岁月的一种收藏。你遗漏的心情,你最初的纯真,你眼角的潮湿,你脚下的微风,都会在安静中絮语。

8.入静,才是最真的学习状态。

——摘自《让我如此依恋,我安静的课堂》

        第二辑:语文的表情与眼光

1.浅浅的,浅浅的,语文的脸。扁扁的,扁扁的,岁月的书签。不知不觉中,月亮的脸在偷偷地改变,语文的心在渐渐地丰盈。喜欢这样悄悄的自然的改变。语文,因为阅读,一切的发生只等时间。

2.成长的路,是缩不短的。这里,被加快的,一定,会在那里被丢失。语文教学,也是如此。

3.他们的课堂,不曲折,简单朴素,像一棵冬天的树,苍劲枯瘦,只剩下听说读写;我们的课堂,很艳丽,丰富斑斓,像一丛春天的花,繁杂妩媚,间杂着读写听说。风吹来,冬天的树,摇出春天绿意;春天的花,落成一地残红。

4.他们,爱在黑板上写满字,粉尘白了头发,我们有了青春;我们,爱在幻灯片上积累绚烂,声影眩晕了脑袋,我们依旧迷茫。

5.他们很少说语文外的哲学、美学,他们教的是最基础的语文;我们天天想着深刻厚重,自己却如此肤浅。

6.那时,课文就是课文,理解就是理解,不叫文本,不说解读。语文很简洁,很浅很浅,像清澈的小溪。时间流淌,我们也有了一定的深度。读书,是和时间一起流淌的,适合阅历一起壮实的,是和生活一起丰富的。

7.我想浅浅地教语文,甚至教成你们心里的肤浅,我相信,浅到心底的文字,纯净地堆积起来,就是高度;我想浅浅的教语文,甚至教成你们眼里的低矮,我相信,矮到能扎根的思想,真切地凝聚起来,就是厚度。

8.孩子说,文字里有一只麻雀,我就先让他们读出美丽真实的飞翔,未来,他们会看到雄鹰的翅膀。

9.你很深刻,不代表语文课堂必须如你深刻。你很锋芒,不代表语文课堂必须咄咄逼人。河流,可以绕过所有的高山,可它的流淌依旧温和。因为,它要滋养的是两岸的草木,是水里的鱼虾。

德大道者,必有大德、大学问、大智慧、大涵养。

10.我喜欢,看着孩子们的眼睛教语文。

浅浅地教语文,和孩子们的眼睛一样清澈、纯净。

浅浅地教语文,教字,教词,教句,教篇章,教我们能感受到的、也应该要感受的思想。

11.浅浅地教语文,不是教浅浅的语文。深入的,是我的理解;浅出的,成你的感悟。

12.语文教学,要着眼于语言和语文能力。我们朝向语言的海洋,眺望精神的天空。

            ——摘自《我就想浅浅地教语文》

13.一句话,小课堂,大世界。

      一句话,大语文,大生活。

14.语文课,首先必须是文本阅读课,有琅琅的书声,有真诚的对话,有主动的揣摩,有深刻的反思,有精神的升华。它过滤了冗长与琐碎的分析,它剔除了乏味与枯燥的肢解。它有预设,它更有生成。

15.语文课呼唤真实,即使是真实的尴尬、真实的停滞,也是在交流与学习中真实的收获。纯正的语文,纯正的阅读,真情投入,真情感动。阅读求知的有效手段灵活多样,只是殊途同归,都是为了唤醒心灵、走进心灵。

19.扎根于文本的土地上有一片繁茂的森林,那片森林,叫作语文。

                ——摘自《语文,你是什么》

20.语文教师不要做资料的搬运工,更不要做教参的复制者,而要深入地读书,读出自己的发现,再与名师大家的精深观点碰撞,找出自己的得失,更准确、更自信地解读文本,从而预测学情、灵动调整,并准确拿捏课堂流程的分寸,这样,进退有方,可攻可守,就可以演绎出自己的精致教学。

21.教师拥有了语文教学的良好感觉,便可化腐朽为神奇,什么样的课堂都能奏出精彩。语文教学的感觉包括教感课感。教感是指教师在备课中灵巧捕捉,找到曲径通幽、化一为万的入口,睿眼看出小处隐藏的大天空来:一个词,就是一篇文章;一个标点,就是一次激;一个句子,就是一条河流;一个问题,凝成一片森林。

22.张玉新老师说:“教师能在平时积累大量的本专业、非本专业方面的广博的知识,那么这些深层次的积淀也可能有无意的遐想产生出思想的火花。”

23.我们要读书,读生活,读自我,读到心里。得之俄顷,积之在平日。天才离不开努力,在教学上,我们虽难及梅西式的精彩,也要心有所向并努力实践。心里有个境界,教学有个方向,我们的出发才有意义。

                ——摘自《寻找梅西式灵感》

你可能感兴趣的:(【书海觅珍奇】——《教育的美好姿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