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信吗?感受也是一种能力

01

你是谁?你从哪里来?你要到哪里去?

不论是被调侃,还是被认真对待,这个问题都被问了无数遍。

是啊,有时候自己也会想,我到底是谁?我到底想要什么?我到底应该去往何方?

今天学习的内容,启发了我该如何思考上面这个问题。

02

课程题目是:

走出自我迷失:往空洞里填满体验与感受

课程表达的核心观点是:

要离开孤岛,要迈出的第一步,就是承认我们内心空洞的存在,并开始往里面装东西,觉察感受,信任感受,不评判感受,接纳感受。

03

《论人的成长》一书中,罗杰斯讲述了这样一个故事,对上述观点做了详细阐述。

罗杰斯的一个学生,正在对一个女患者进行治疗。但二者的关系并不和谐。于是,女患者尝试从罗杰斯这里,搜集信息,用来抨击乔的言论。但出乎意外的是,在了解罗杰斯哲学之后,患者不再去抨击乔,而是不断收到类似于启示的体验。

这名女患者慢慢意识到:

自己在努力的目标是感受的能力。自己能够感受到--高兴、沮丧、感动、悲伤、生气勃勃。同时无需否认任何感受。

如果它是积极感受,我承认它,不会吓退它。如果它是消极感受,我会认识到它不会一直存在。

这种感受的新能力会导致一些重要洞察力的出现。

洞察力?这是个好东西,大家都喜欢。

关于洞察力,这个女患者怎么对罗杰斯说的呢?

当我第一次阅读你著作中的访谈节录时,我发现自己如此困惑。这是由于当人们开始体验而非分析的时候,能很清晰的描述自己内心的感受。当时当我审视自己的时候,我发现里面是空的:没有崩塌的壁垒,没有释放的洪流,没有剥落的表层,只有一个空洞。我突然福至心灵,不再试图理智对待空洞,不再试图填充原本不存在的内容。我感到我的内心有个空洞,等待被体验和感受所填满。随着我承认这个空洞的存在,它开始被填满。洞察力、体验与感受都是持续的。

文字有点多,内容有点难懂。但多读几遍,就能领会其中的奥妙所在。

原来能感受也是一种能力。而且还有可能产生洞察力。

04

梁宁在产品思维三十讲中,讲到人的五层结构,由浅至深依次是:

感知层、角色框架层、资源结构层、能力圈、自我设定。

可以看到,一个人的能力圈是一个人的深层次东西。

MBA智库中,关于能力有如下解释:

能力被定义为一种力量。

能力和知识又有着区别。知识是人类经验的总结和概括。能力是一个人比较稳定的个性心理特征。能力的形成和发展远较知识的获得要缓慢。

能力的掌握需要学习和训练。

看来,能感受,会感受,是一种能力,我们需要这种能力,同时也可以培养这种能力。

05

也是由于这次课程,自己开始觉察自己的感受是什么样子,而不再总是关注学习了什么新的知识,自己做了哪些思考。

举个例子,我喜欢做记录,所以每天做了什么,思考了什么,我都会记录下来。每过一段时间,就会翻看一下过往记录,看看自己做了什么,哪些地方做的不好有待改进,哪些地方值得借鉴。

记录了很多内容,现在发现,唯独缺少记录感受。

这次课程之后,我开始尝试每天记录一下自己的感受,因为意识到感受也是属于自己的一部分。甚至那才是更真实的自己。

很多东西都是量变到质变的过程。自己每天做记录,就能感受到自己的一点点变化和成长,比如反思的能力、沟通的能力。同时还能感受到每天过的很踏实。

现在开始加入记录自己的感受,相信不久的将来,也会收获多多。

06

能感受是一种能力,要体会并接纳自己的感受,让自己成为一个更有生命力的自己,一个不迷失的自己。

希望我们都不是只做颈部以上运动的思考者,而是手脑并用的践行者。



备注:无戒90天成长训练营

你可能感兴趣的:(你信吗?感受也是一种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