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肯定不知道的那些关于裁缝的冷知识!!!

在古代传统习俗男尊女卑的时代,女子不宜抛头露面,所以裁缝一业皆由男性操持,但偶也有妇女从事缝纫的,只不过多是官府或富豪之家备以自用或百姓之家自用,一般不接纳外界业务,更不会走家串户去做“上门工”。

因受传统思想观念的深刻影响,很多传统技艺立下规矩只传男不传女,所以过去的很多工匠包括裁缝都是男性。只在清末民国之时才偶尔见到夫妻共同操业或做上门工的,特别是解放以后,妇女从事缝纫的状况骤增,至后来的数量远远超过了男性。

裁缝行业看起来轻松,但要学好也不是一件容易的事。过去学裁缝正式进师学艺期限一般得要三年,有的规定为三年零一节才能出师(有的三年出师后还不一定能够动剪刀裁料,只能缝缝缀缀,这多是师傅保守之故。)裁缝学徒也并不容易,如衡州一些地方的习俗,学艺进师要送礼、办酒席请客参拜师傅。学艺期间逢节日喜庆,还要给师傅 “搭节”,“送礼”。平时还有很多的讲究和规矩,如在人家做上门工夫时,不许乱说话,不得和主人或其他人闲扯攀读。歇息时,不许比师傅先吃饭,不许先入座,更不能坐上方(传统习俗以进门正壁有神龛方为上方),只能坐左右方或下方。坐的时候凳子只坐半边,而且吃每顿饭必须坐在原处,不得随常更动。每餐吃饭时还要给师傅盛饭,挟菜时要让师傅先下箸,菜要吃得细,挟菜时只能挟自己眼前的碗边的,不能挟到别人的一方去,更不得挑选和翻动。收工时徒弟要清扫场地,收拾工具,俗称“收场”。平时还要打水给师傅洗脸,洗脚,帮师傅洗衣服等等。没做上门工在师傅家学徒有的还要替师傅挑水劈柴或做家务甚至农活。

大市镇的裁缝行业有的还具有一定的场所和规模,除了有固定的店铺和加工制作作坊,还设有祖师堂甚至帮会。为了扩大业务、势力和知名度,有的还联合多家会行形成有规模、章程的行业组织——缝纫帮会。如老上海早期的成衣铺都为制作中式的服装,被叫作“本帮裁缝”。自从上海开埠后,洋人不断涌来上海,西服也就流传到上海,因此出现了一批为洋人制作西服的裁缝,业务红火,收入颇丰,被称为“红帮裁缝”。后来女洋人也逐渐增多,又出现了一种专门制作西式女装的裁缝,人们称之为“时装裁缝”。

有段时期浙江奉化的人为了谋生,离乡背井到处寻求生活出路,有的游荡海外,学会了做西装归来开设“西服号”。这些西服店既有工场、裁缝师傅、又有商场、职员,还有经销人员,被称为“奉(化)帮裁缝”。

清代时最具盛名的“同义昌”缝纫坊(主人张方景、子张天云、高徒张仁昌),就是很有规模讲究和影响的裁缝行业帮派,曾号称“上海第一招牌”。“同义昌”招收徒弟要经过严格测试,学习期间要像学习武术一样苦练各种缝制基本功。如学徒要在烧烫的火盆中快速探手捞针、生牛皮上缝针、拔针等练习手法和韧劲。另外,还要学习理论和技法诀窍,如三功(刀功、针功、烫功)、六法(推、门、归、烫、摆、缝)、十二秘诀等等。并由名师身传口教,且将各种服饰的制作规格要求、技法要点、操作程序等画成图像挂在墙上,还制作了很多人体模型,让学徒能够快速、准确地掌握缝纫知识。而且,学徒们出师时要经过严格的考核,要学徒们能将测量、裁剪、缝纫、熨烫等技术完全掌握纯熟,其质量和速度都达合格的要求,才准予出师。

“辛亥革命”时期,上海滩有个上海西服业领袖王才运,他自幼随父学习西服裁剪,由于其父曾留学日本学艺,加上他聪明勤学,长大后成为上海滩著名的西服裁缝。他在南京路开办了一幢三层楼的西服店,取名叫“荣昌祥呢绒西服店”。由于他的手艺精,又不偷工减料,来料按顾客的要求设计制作,工作严谨精细,制出的服装在洗涤了很多次以后仍可丝毫不走样。同时,他又采用各种规范的面料制成西服,经过精算细裁,把生产成本降到最低,所以售价要比别人低,加上顾客可以当场试衣,立即取货,所以生意越做越兴隆,成为上海西装行业的领头羊。由于店名享誉上海滩,孙中山先生曾慕名在该店定做过几套西服,并参与设计,该西服被称为“中山装”。

民间乡村一般的裁缝带的学徒起手都是做些零碎的杂活(俗称“下手”),如揪布扣、锁扣眼(过去多的是用布扣)撬衣边,烧熨斗等,至于裁剪技术,一般的说来师傅都较保守,不肯轻易传授,要等三年期满,徒弟听话,师傅才得以真传。有的即使期满(甚至超过)有的师傅也没教给什么,只靠徒弟自已在日常的工作实践接触中去体会领悟。

其实,服装裁剪的技术并不是非常艰难复杂,只是人的身体各有不同,如技术不熟练,尺码不准确,制出的衣服不但不合身,不美观,而且还会要赔布料、损名声,所以就有点神秘慑人了。

一般正常的缝纫制作程序应该是首先测量顾客的身段尺寸,接着用划粉,灰线包,裁尺在布料上按量得的尺寸划出线条和记号,然后按所划的线条(并适当进行变化加减)剪裁出衣服的各个部件(如衣领、托肩、前页、后页、袖筒、口袋等),再用针线将各部件缝纫拼合起来(有的要进行熨烫)即成一件完整的服饰。

裁剪服饰的规矩是一定要裁直布,这样制成的衣服既牢固又美观,裁剪时先计划裁剪出正身的前页,依次是背页,袖子,袋子,衣领,最后裁衬布等用布。缝纫时则是将衣身先缝好,再缝衣领,上口袋,上袖子,(袖子上早了不好拿,制作不方便),然后锁扣眼,订(安)扣子。男装一般为七扣,女装六扣。完成后用嘴衔水均匀喷在其上让其湿润后,用烙铁(熨斗更佳)将其熨烫服贴平整即为成衣。

古代长期以来以袍服为主,到明清之际兴起了汉装,汉装分男便装和女便装。男式便装也叫“对缝衣”(对襟衣),女式便装有的叫“披缝衣”(披襟衣)。而所着的裤都是“扎头裤”。

过去的布料,广大平民百姓多以土布(棉布)为主。社会上常见的布料还有夏布(也叫生布,为苎麻织成)、丝、罗、绸、缎、锦、绫、绢等。但凡棉布之类在缝制之前要用水浸湿后予以晾干,俗称“缩水”,之后方可进行剪裁使用,否则缝制成衣物服饰之后,一经洗渍,就会缩小变形。到了清末之际,民间又多出了很多的新布料来了,如洋布、平江布、纺绸、香薷纱、毛毕叽等。

裁缝上门做工的工价与其他的工匠是一样的,只是到了解放时期的前后阶段开始使用了缝纫机。工价的算法是师傅准一个工,每个徒弟准半个工,缝纫机准半个工。除了正常的工钱,若是缝制嫁奁(姑娘出嫁的服饰)和蚊帐,主家还会赏赐“红包利市”,不过这些都是师傅的。师父宽厚的,在学徒期间也有时会给徒儿一些工钱或一点点零花钱。

在雇主家做上门工缝制寿衣(老人预备死后装殓或给已逝世者穿用的衣服),都是以双工来计算的。姑娘出嫁之日早上去装订衣服(原先裁缝的规矩嫁衣缝好后特地留下扣子不订),将扣子订上会有红包赏赐,叫作“订扣礼”。

过去裁缝从业主要有两种形式:做上门工和开设店铺。有的是自已的店铺,有的是租赁的,也有资力有限开不起店铺的,就在街头巷尾摆上两条凳子,架上一块大门板,撑起遮阳棚,也就算是铺开了营业台面。裁缝师傅的一条软尺(布制的尺,一般长度为五尺)经常挂在脖子上,身上系着围裙,上面有好几个口袋,口袋里装着笔、小本子、划粉、别针等物。工作的案台上通常摆着裁尺(竹或木制,个别的也有铜制的,衡州地方过去的裁尺长度要比普通尺长,约等于1.08市尺,叫“老尺”,)、还有烙铁(或熨斗)、和一脚短一脚长的大剪刀以及灰线包、针线盒等。开设店铺的有的还在门口悬挂一根竹竿。这是一种营业幌子(招牌),叫做“挂竿营业”,一经挂竿,就表示本店正规定点营业,不得受雇于人。

乡村的裁缝工匠们的从业形式则多为做上门工,没有人请的时候就等雇客送布料到家里来做。

过去没有机器,一针一线纯靠手工操作,缝纫之事又是很细致的功夫,所以加工速度很慢,往往一堂喜事(有红白两种,红喜事一般指做寿、婚聚、生小孩、新居搬迁、荣调升迁等。白喜事指丧葬)做下来,所需缝制的服饰、用品之类(服饰、床上用品、厅室仪式、装饰物等),要花很长的时间才能完成。一般的情况都要好几天,十几天,多的几十天甚至几个月、一年或几年的都有。还有的大户人家及官宦之家,有时还会同时请几拨裁缝班子和很多的裁缝师傅,他们还各自带着多个徒弟。

裁缝行业的工作是民间工匠行业中最轻松、干净的,工具也很简单轻便。他们的工具不多,一般为两尺(一条裁尺,竹制或木制,也叫“轩辕尺”;一条布尺,早期为5尺号,现代为4.5尺,也叫软尺或皮尺。此尺最早没有,大概古人是在用绳子量好之后再以裁尺照量而获得长度的)、一剪、一熨斗、一灰线包、数块划粉、数口针、数束线而已,有的线是主家自备。

裁缝所使用的工具之中,要数剪刀最为重要也造型颇具特色。裁缝剪刀简称“裁剪”,其形状要比一般家用的剪刀大得多,样式是一脚缩一脚伸,其总长度在33-35厘米(即一尺至一尺五)之间。这种大剪刀伸着的长脚有二个主要用途:(一)用以勾划布料上的记号。(二)在锁好的扣眼里穿插转动几下,可以使扣眼光滑而容易入扣。

过去裁缝基本上全是男性,这种行业处处都有,昔日衡州地区的每个街道都有好几家,他们规模大小不一,而且都受人羡慕。乡下也到处有以裁缝为业的。

讲了这么多关于裁缝的冷知识,大家还有其他知道的吗,可以在评论区留言补充哦

你可能感兴趣的:(你肯定不知道的那些关于裁缝的冷知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