颠覆认知:1.《奖励的惩罚》

作者:埃尔菲·艾恩【美】被称作是美国最猛烈批判金钱奖励的人。他特别反对拿钱来奖励别人。其实不只是钱,他本身就特别反对奖励这件事。

出版:上海三联书店,2006 

【梗概】

胡萝卜加大棒,奖励和惩罚是有效的,这种观念的理论基础是行为主义,但可以上溯到更早以前的文化中。 

行为主义实验中,动物做某事后,就给奖励,就可以训练让动物一直做某事。行为主义的核心观点是:做此就得彼,就会一直做此。 

由此产生的通俗行为主义,认为应该用奖励和惩罚塑造人的行为。后来惩罚被认为是不可取的,但奖励仍然大行其道。行为主义的做法,充满了我们的工作、学校和家庭。 

作者的核心观点是:奖励和惩罚是一回事,是一个硬币的两面,对于我们想要塑造长期良好行为、提高表现等终极目标,是有反面作用的。 

奖励会失效,表现在: 

1. 给奖励就做,不给就不做,不能持续;

2. 奖励失去吸引力,要给刺激性更大的奖励;

3. 给了奖励,表现反而更差了。

奖励失败的原因是: 

1. 奖励暗含惩罚。给奖励是一种权力的体现,给奖励就可以不给奖励;没有得到奖励的人等同于受到了惩罚。

2. 奖励破坏人际关系。同伴间,不容易合作;奖励者与被奖励者,形成控制感。

3. 奖励忽视原因。只是改变行为,但是没有解决造成行为的根源。

4. 奖励降低创造力。因为人是奔着奖励去的,不愿意做更多与最终目标无关的尝试、失去偶发性学习机会,会趋于安全保守的做法,也会敷衍了事。

5. 奖励等外在动因,会损害内在动因。因为(1)给奖励做,暗示这件事本身不值得做;(2)奖励让人失去控制感。

让人有内在动因,要提供的是3C: 

· 合作

· 内容

· 选择权

(本书主要是告诉我们奖励和惩罚本质都一样,都是控制别人,都是会给人带来不好的影响。也告诉我们为什么说奖励也是一种惩罚,他不好的原因是什么,带来的危害是什么,我们应该怎样减小这种危害。作者先从现实生活谈奖励为什么这样流行的背后依据,然后抛出自己的观点:为什么自己反对奖励?。然后再层层论述奖励的本质,然后逐个解释他不好的理由,最后给出他的建议,结构清晰明了,逻辑清晰。)

【评价】

最大的收获,是明白识别奖励和惩罚,它们都是控制;要保护自己,保护自己的热情、兴趣——自己的内驱力。除了作者的观点,还值得注意的是作者写作的出发点和写作思路,他在上学时就警惕流行的行为主义;正是他独立思考的精神、对权威观点的否定,才能写出这些内容。

【重点】

奖励失败的原因:1、暗含惩罚;2、破坏人际关系;3、忽视问题;4、降低创造力;5、损害内在动因。

奖励失败了,因为这些东西是重要的:人际关系、问题的根源、创造力、内在动因。而奖励破坏了它们。

所以我们应当反其道而行之:1、不要试图用奖励和惩罚去控制别人;2、建立良性的、相互支持的人际关系;3、遇到问题时,不要想着从表明去解决问题的症状,而是要去探究问题的根源;4、注意力放在享受做事本身,而不是奖励等附属的东西;5、从3C出发去加强内在动力。

【行动计划】

1. 警惕身边的奖励和惩罚,包括表扬、赞美、金钱和物质奖励等,它们都是别人对你的控制。

2. 遇到有奖励的事,要问自己:我是为了奖励做的,还是为了享受做这件事本身。尽量忽视奖励,专注在这件事本身。

3. 工作和学习时,应用3C:找到合作的同伴、选择感兴趣的内容、为自己争取更多的选择权。

【摘录】





day1.奖励为何如此流行?

1.背后的理论:行为主义

普洛夫和狗的故事,就是条件反射的故事。条件反射说就是早期的行为主义的理论。美国的心理学家华生:有一个臭名昭著的实验叫小艾伯特实验

但是行为主义发展到后期就出现了控制决定论控制决定论的代表就是斯金纳的实验老鼠。 你如果知道一些心理学常识的话,你肯定听过斯金纳箱所以斯金纳就通过实验发现,动物的学习行为是随着一个起强化作用的刺激发生的。如果行为之后有个奖励,那就强化了我的行为,我就会很有冲动去重复我之前那个行为。所以这是他们两个不太一样的地方。

作者在这本书当中所论证的观点就是,奖励其实跟惩罚是一样的,就是一个硬币的两面,奖励本身就是惩罚。对于塑造人的品行,或者是去提高他们的表现,都是一种很失败的方法。他是反对奖励的。

2.奖励为何如此流行?

流行的看法是怎么样的?我们认为说,如果想激励一个人去做一件事情,最好的方法就是在他做了之后给他奖励,奖励是有效的教育和管理手段。这里面的核心就是,你做这个就能得到,所以说你多做点这个。(比如:公司业绩和绩效挂钩的奖励;老师吧成绩和奖励表扬挂钩;家长也是把培养孩子和奖励挂钩)些都是通过奖励来教育和管理,我们觉得特别有效。而奖励有效,背后支撑的理论就是行为主义,就是我们刚刚说的斯金纳的新行为主义。

3.作者对奖励的观点

奖励跟惩罚是一样的。它们的核心都是控制别人。只是奖励不是用暴力的方式控制,它是用引诱的方式控制。

归根结底,我们都是想强迫别人、想压迫别人去做他们本身不想做的事情,或者说是强迫别人去做他们不会主动去做的事情。只是奖励不是采用暴力手段而已。它们的本质就是控制和操纵。

我们为什么意识不到这种危害?我们用奖励这种手段去操控别人的时候,正面效果很快就会出现。其实奖励越快发生,它的效果就越明显。负面作用一般很久之后才出现。所以当这个负面作用出现之后,它跟奖励之间的关系不那么明显了。人们就没有注意到,原来奖励是有这么大的伤害的。

day2.奖励真的有效吗?

1.奖励本质上是不人道的

我们人类天然地对自己对周围的环境好奇,我们本身就有学习的本能,有那种提高自己的水平、把技巧练得熟练的本能。 所以人跟动物是不一样的,你不能把人跟动物一样对待跟理解。但这并不是作者认为流行行为主义不人道的根本原因,作者就特别提醒我们说,你在理解这个问题的时候,你不能站在控制别人的角度上去想,你要站在那个被别人控制的角度去想,这样的话你就能够理解以行为主义的理论为基础的奖励,为什么不人道了。因为你被操纵了。如果一个人控制另外一个人,这两个人就是一个不平等的地位。而且奖励呢,它不仅是说明了两个人的地位不平等,还巩固加深了这种悬殊。

2.奖励能不能改变行为?

1)首先,奖励是不是对任何一个人都有效?:其实不是。奖励对于那些拥有独立性的人,效果是不太好的、没办法衡量的,所以它并不是对每个人都有效。

2)   其次呢,奖励的效果能够持续多久?:持续不了多久。奖励没有能够深刻地持久地去影响到人,是因为奖励它只是影响了行为,它并没有影响一个人他干这件事情的态度和他在情感上的那种承诺。奖励最佳的效果是短期的,这就是奖励的问题。它没有让一个人知道,为什么他们在没有奖励的时候也应该这么去做,他没有让一个人去思考自己做这件事情的最根本的动机是什么。

3.奖励能让人表现得更出色吗?

奖励其实会影响受实验对象他们在创造力方面的表现。(比如让学龄儿童去画画,分为有奖励和没有奖励的两组等试验)一旦一个问题越来越难的时候,有奖励的这一组表现就会差;一旦这个任务需要动用你的创造力的时候,有奖励的这一组表现更差。

只有在完成那些极其简单不用动脑的任务的时候,奖励才能够让一个人表现的更好。

什么情况下奖励会对表现有不利的影响呢? 比如说这个人他本身就对这个任务感兴趣。就是当问题的答案不确定的时候,是开放性的时候,没有一定的规律跟规则的时候,奖励也会对表现有不利的影响。

思考总结:奖励的有效性确实颠覆了认知,之前我们没有想过这个问题,但是好像约定俗成的接受这个,觉得这是很正常的一种制度,奖罚分明,会让人觉得理所应当。可是现在再来读这本书的时候,突然间有了很不一样的感触,就是现在的我们越是长大越不屑于这种做法,尤其在上班的时候,有时候我们不认同但是却在接受。我们不喜欢绩效制度,但是却觉得这样才会公平。之前一直处于矛盾状态,觉得这个命题从理论上来说是很成立的,但是放到现实生活就有点矛盾。

day3.奖励失败的关键原因?

1.原因一:奖励暗含惩罚

小时候的是奖励和惩罚共存, 它其实是利用孩子的恐惧在控制他,这并不利于小孩性格的养成、习惯的养成。现在家长都意识到这种问题,觉得不能老是惩罚孩子,要奖励他,可是奖励中也是暗含惩罚,这是一个硬币的两面。

奖励跟惩罚一样,它们有一种共同的特质,都是控制手段,它们并不考虑被控制的人是什么感受。其二,你得不到奖励不就是惩罚吗?把经历从你面前活生生的抽走,和别人形成对比,不都是一种危害吗?

2.原因二:奖励破坏人际关系

角度一:一个班级60名学生,只有前三名可以得到奖励,或者是你用这种绩效去奖励的团队之间,,他们就难免有冲突,或者是互相嫉妒,不信任,压力大。这种不信任压力大带来的焦虑,本身就妨碍他们的表现,更何况这种情绪还会妨碍他们的合作。 所以说如果奖励破坏了人际关系,对他们的表现并不一定真正有益。

角度二:奖励实际上会破坏施与者和接受者之间的关系。咱们前面说过说,奖励实际上是一个地位高的人对一个地位低的人进行的一个动作。

3.原因三:奖励让人忽视问题

做的就是贿赂对方或威胁对方,只要让他顺从就可以。你不会再有兴趣了解产生问题的原因是什么了。所以这是奖励的一个危害。就是由于奖励这个方法太好用了,我们经常用这个方法让别人赶快顺从自己。

4.原因四:奖励阻止冒险

励会让你不敢冒险,它会让你去选择做那些更容易的事情。也会让你做哪些可以得到奖励的事情。

5.原因五:奖励破坏内在动力

1)奖励,作为一个外部动力——奖励跟惩罚都是外部动力,都不是行为者他本身的内在动力。奖励跟惩罚作为外在动力,实际上是会破坏内在动力的,这就是奖励最大的危害。如果你是被外在动力刺激去做一件事情,你会做得很累,因为你并不享受事情的本身。

比如:记号笔去画画,其实这个事本身是很有趣的,对于小孩来说是很有吸引力的。可是如果你告诉一组小孩说,你画吧,画完了有奖励。然后两个星期之后你去看一下,你就会发现,那些知道有奖励的小孩,他们的兴趣没有另外一组大。

有一个老人他去公园里面晒太阳的时候,总是被一群小孩围着嘲笑。小孩就围着他就喊秃头、死老头什么的。这老人呢,他也没有很生气,他就跟那些小孩说,如果明天你们还来骂我的话,我给你们每个人50块钱。然后这些小孩都特别高兴,第二天又来骂他,秃头、死老头。结果这老头就给了他们50块钱,说如果明天你们还来的话,我还给你们50。小孩兴致勃勃地骂了几天。结果有一天,这老人就跟他们说,如果你们明天还来的话,我给你们每个人一块钱。小孩就很生气,啊,你只给我一块钱,我不来了!

2)我们再深究一下背后的原因,到底为什么奖励会降低一个人的兴趣?

*如果你把一个事情作为手段达到另外一个目的的话,那么这个事它就会被认为不是那么想要的,它的价值就会被降低。比如说,你告诉你的孩子,你好好学习,妈妈就奖励你一个小车。好好学习这件事情,其实在他看来就不那么值得了。好好学习这件事情,作为得到车的手段,那等于就是宣布:好好学习本身是不值得做的。你实际上一直在向孩子去灌输,好好学习是很无趣的,而孩子他也会潜意识就把好好学习的价值给降低,因为它毕竟只是一个手段呀。

*奖励通常会让人感觉到被控制,自主权减少了。而被控制跟自主权减少的情况下,我们的兴趣就会降低。它是有一个前提的,它的前提是:我们每个人都有一个最基本的需求、最基本的欲望,就是我们需要有自主权。我们必须感觉到自己能够控制自己的命运,我们必须能够感觉到自己是有选择的。

这个逻辑就是,奖励会让人感觉到被控制了,自主权减少了,而感觉到被控制就会损害内在动力。

3)除了奖励之外,其他的那种感受到被控制的手段,都会损害内在动力。比如说作者在书里面举例了几个:

比如受到威胁;受到监视、预期接受评估;或者是给他一个截止日期;或者是被呼来唤去;加上与别人竞争。(问题:可是这些不是正常的吗?工作的必要手段,解决低效率和拖延的有效手段)这些手段通通会让对方感觉到被控制。而一旦对方感觉到我做这件事是被你控制的,就会损害我的内在动力。

所以这是奖励为什么会降低兴趣的两个原因:一个是作为手段的时候,就会自动地降低对这件事的价值感,另外一个就是受控感会减少兴趣。所以这就能够理解为什么很多人他们学习跟工作起来都非常痛苦了。你有没有发现?在现实生活当中,我们被控制的手段往往不止一个。这些手段一起综合作用,会让我们对生活失去兴趣和热情。

day4.表扬是一件好事吗?

1.可以奖励人们本来不感兴趣的事吗?

所以奖励本来就效果不好还有害,即便是在对方不感兴趣的状况之下,奖励也不是一个值得采取的手段。我不喜欢一件事情的时候,我最不需要的就是你通过奖励继续控制我了。所以这是为什么即便对方不感兴趣,也最好不要用奖励的手段的原因。

而如果我们用了奖励去刺激对方,按照我们的心意去做事情的时候,往往会让我们忽略那个最重要的问题:为什么一定要做这件事? 是不是这件事是非做不可的?到底是什么目的、到底是什么原因,一定要让对方做一个他根本不感兴趣、倍感痛苦的事情呢?即便我们一定要做这件事,人为地通过奖励来控制一个人的行为,通过奖励来诱导他去做也不是最好的或者是唯一的选择。

所以有的时候,正是因为奖励这种手段太简单太好用,我们很粗暴地采用这种手段,我们忘记了它不是唯一的手段,我们也忘记了做这件事情是否真的那么必要。因为奖励本身,长期来看效果不好,而且它不仅会降低对任务本身的兴趣,还会抑制我们去探索那些更愉快地执行任务的策略。

2.最小化奖励的损害

把奖励的危害降低到最小的方法:

1)比如说把奖励从人们的眼前挪开。如果真的必须要给出奖励的话,至少不要让它太显眼,不要让它跟任务太过于相关。

2)还有就是不要事先给允诺,事后作为惊喜给到他,也不会损坏他做这件事情的内在动力。

3)而且也不要把奖赏作为竞争。比如说我们可以说我们班上只要达到80分,我们就把这个奖励发给你。不要说前三名才发,这样的话孩子们之间就会有竞争的关系。

4)让你的奖励尽可能跟任务相似。㘝你想奖励孩子好好学习,就可以奖励他书本文具或者和学习有关的物质,而不是别的一些无关的。

5)还有就是你可以让人们自己去决定到底用什么方式来奖励。(这些在教育可能比在职场中效果要好很多)

3.表扬是好事吗?

既然奖励有危害,那我能不能用表扬代替奖励?有些表扬会产生积极的效果。但是有一些表扬会让人感觉到他被控制了,它跟奖励一样有破坏力。

1)第一种情况,如果一个人完成了一件并不怎么难的任务,却受到了你的表扬,他会理解为是不是我不聪明,这就是为什么我做这么点事儿你还会表扬我的原因。

2)第二种表扬会有损表现的原因是什么呢?就是如果你表扬一个人的话,其实会让他感觉到很大的压力的,他会觉得他要符合你的期望,他不能辜负你的表扬。有的时候这种压力,反而会让他表现得越来越不好。

3)第三个原因就是跟奖励带来的危害一样了,如果说你表扬了我,我反而会不愿意去进行很多冒险的行为,我不愿意做有风险的任务。因为我害怕失去这个表扬,我也害怕曾经表扬过我的人批评我。

不管出于哪种原因,就是表扬如果表扬得不对的话,也会让一个人的表现越来越差,而不会越来越好。其实滥用表扬非常不好。我自己的感觉是,如果你对孩子特别容易表扬的话,反而会让他的自尊心很脆弱。他承受失败的耐力,他探索这个世界的勇气都会受到损害。

而且很多时候会让孩子形成依赖,依赖于外界对自己的评价。他会因为外界表扬他,感觉到有信心,他会按照别人的意愿去行事,他慢慢地就会变得没有主见、没有判断,他害怕没有办法满足别人的期望,害怕再也得不到表扬,就会感觉到特别的脆弱和不安全。

已经有研究显示,经常被表扬的小孩,他们完成任务的恒心很差,他们学习的自主性也会受到阻碍。

所以我们一定不要滥用表扬。我觉得滥用表扬跟经常批评的损害性,不相上下,都会培养出一个特别脆弱的小孩。

4.对表扬的建议

1)首先对事不对人。你不要说你这个人真的很好,你要说你今天做的这件事情,真的我觉得特别棒。什么事情?比如说你帮全班同学倒垃圾,我觉得这件事特别棒,要对事不对人。

2)第二条原则就是尽可能地具体。这个几乎是表扬别人的技术当中的常识了。就是你能够表扬他今天穿的衣服颜色特别好,你就不要跟他讲那些含糊的话,说你今天特别美。你好好、你好美,这种都是属于非常不具体的、没什么效果的表扬。

3)避免虚假表扬。做得不好就是不好,不要做得不好还硬要表扬。

4)一定要去避免设置竞争,在表扬的过程当中。不要说你就是咱们班最优秀的。一下子就把这个孩子跟全班其他的孩子的人际关系破坏掉了。所以我们一定不要在表扬当中设置竞争。

day5.用什么来替代奖励?

1.激发内在动力

你通过外部去激励,不能够替代他做这件事情的内在驱动力。外部激励不会有很好的效果的。我们必须让一个人从内在出发,由内而外地产生做一件事情的渴望。自己有驱动力,他才能把这件事做好。(中国的教育和学生还有职场人士最大问题就是内在驱动的问题,我们从小到大没有什么选择权和自由度,都是一天天的熬着,缺乏内在驱动。)因为有内在驱动力的人,才能快乐高效地工作。因为没有内在驱动力,所以在被动地工作、被动地学习、被动地努力,所以我们又痛苦,做得又不好。

作者在最后一个部分就告诉我们:一定要把内在的驱动力给调动出来。其实人本来就是不需要别人激励,不需要外部激励,就能够完成学习这个动作的。

很多行为主义学者他们对人性的假设可能本身就是错误的。他们认为人是懒惰的,不想学习的,不被控制他们什么都干不出来。

其实不是这样的,人天生好奇,我们有求知欲,我们想成长,我们想在工作跟学习当中获得成就感。

我们能做的是,创造一些特定的条件,让人们对他做的事情兴趣最大化,消除那些对他们的兴趣不利的条件跟因素。

2.为内在动力创造条件:动因3C

1)3C理论——为内在的动因去创造条件。

这3C是,合作(Collaboration)、内容(Content)和选择权(Choice)。

①合作可以让人表现更好,也可以让人更有激情。有时候我们上班知识也因为有一群志同道合的小伙伴,在一起很开心。

② 第二,从内容上去激发人们的兴趣,怎么激发呢? 就是如果你能够让员工知道,他做这件事情的意义是什么;如果你能够让学生知道,他学的这点东西是怎么用的,他为什么要学,他们就会有动力。让内容更有吸引力,让员工对这个工作内容更有兴趣的方式,肯定不只是告诉他他工作的意义是什么。

作者的建议:他说,如果你想让人们更好地做一项工作,那么请给他们一项好工作。什么是好工作呢?就是让他们能够全心投入的工作。方法是什么?方法就是你不能光激励他们取得成绩,你要提供机会让他们获得成功,这样就能够激发他们的能动性。让他们能够感觉到他们的技能在工作当中都被用到了,让他们有机会去体验不同的任务,让他们发展自己的能力,那这时候他在这个工作上的动力就会特别强。 怎么提供这些机会呢?比如企业内部微调,让他们去更自由的选择自己的工资岗位等等。

还有一步很有意义,就是重新构建工作内容。怎么去重新构建工作内容?就是让每个员工都看到,他的这个工作的反馈是什么,产生了什么结果,价值所在。其实他们就会对他们的工作更有兴趣。

③选择方面,在激发人们做事能动性上,可以多做努力的。一定要让你的员工、让你的学生、让你的孩子,在可能的范围内,有尽量多的自主权。尽量地给他们自主权,最好让他们参与到你公司的目标制定上,最好让他们能够参与一部分的管理。总之,他们的参与感越强,他们的自主性越强,他们工作的兴趣就越大。

思考总结:本书给人的第一感觉就是颠覆认知,我们总是认为奖罚分明,这才是公正,从小也是被这样教育的,我们的教育也是。一直到长大后,我们好像掀起了一股兴趣风,但是我们觉得很有道理,但是不知原因。我们畏惧惩罚,但是我们不知道奖励和惩罚其实本质都一样,都是控制别人,都会得到不好的结果,但是我们依然不知怎样办?这本书为我们揭开了谜团,给了我们建议,所以我们可以根据自己的实际情况去留心生活中那些陷阱,去做出改变。

你可能感兴趣的:(颠覆认知:1.《奖励的惩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