读书笔记093 王春林《长篇小说的高度--茅盾文学奖获奖作品精读》》

作者王春林,山西大学文学院教授,博士生导师;《小说评论》主编,第八、九届茅盾文学奖评委,第五、六、七届鲁迅文学奖评委。

本书中,作者选了十八部茅盾文学奖获奖作品进行了赏析。

这十八部是:《推拿》《人世间》《白鹿原》《蛙》《繁花》《春尽江南》《秦腔》《主角》

《应物兄》《生命册》《这边风景》《一句顶一万句》《天行者》《额尔古纳河右岸》《抉择》《北上》《许茂和他的女儿们》《黄雀记》

其中,我看过十三部。

在当代评论家中,我最喜欢王彬彬教授。王彬彬教授的每一篇评论都能给予我一些评论方法和角度的启示和收获。而且王教授评论黑白分明,论述条分缕析,鞭辟入里,酣畅淋漓。

本书王春林教授的评论也算可以吧,但似乎还不能算上乘之作。

其中,对毕飞宇《推拿》的总结很好,提出了“法心灵”的日常化叙事,有其独创性。

给我印象深的是对《白鹿原》的赏析,其中对南帆先生的反驳很有见地。南帆先生认为《白鹿原》的主题再度维护了传统文化的威信,在现代社会的今天是一个中“文化的尴尬”。王春林教授对此提出了异义:所谓的“现代性”话语只是被建构出来的一套叙事理论。未必就是真理和标准。王春林教授这样的文化自觉或者警觉,或者是文化自信,确实在当代的文化学者中是少有的。印象中韩少功主编的《天涯》期刊,经常会对现代化的弊端时不时地揭露一下。其他大部分的文化学者对待中国传统社会价值或文化基本上抱着恨铁不成钢的否定。

一个民族文化价值观的形成是一个漫长的过程,就像黄河长江,从源头一路走来,汇集了很多的支流,当我们看到其他壮观河流的时候,心生艳羡,想改造提升自己,没有问题。但不能把自己的河流完全堵死,凭空再创造一个没有源头的壮观大河。一定要先了解自己的文化和文化形成的原因,然后学习借鉴其他民族的优点,逐步改善,日进一步,逐步提高。

还有作者对《人世间》的评论也很有见地。指出了《人世间》不是按照社会的进化逻辑来歌功颂德的,而是始终秉持着悲天悯人的情怀在书写,这点我没有意识到。受教了!

作者对《蛙》的理解也很透彻。总结为:历史观念重构、罪恶意识表达与语言意识翻新。

至于其他的评论,无论从语言上,还是主题上,算是中规中矩吧。和我这个外行理解的差不多。当然,自己绝对写不出王春林教授这样的文字。

其实,在我看来,这十八部作品,只有两部算是上乘之作,一部是莫言的《蛙》,一部是陈忠实的《白鹿原》。至于其他的,最多是中上,或者中中,或者中下吧。


你可能感兴趣的:(读书笔记093 王春林《长篇小说的高度--茅盾文学奖获奖作品精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