他是张爱玲的伯乐,让张爱玲迅速蹿红,为何张爱玲对他心生芥蒂

1943年初春的一个下午,23岁的张爱玲来到周瘦鹃的家。两人落座后,张爱玲便开始自我介绍,说自己写了两篇中篇小说,记述的是香港的故事,特地带来请周老前辈审阅赐教。

两人谈了一个多小时。分别时,周瘦鹃告诉张爱玲,自己平时比较忙,看完这包文稿需要一些时间,请她一周后再来听回音。当天晚上,周瘦鹃坐在书桌前,挑灯阅读张爱玲带来的两篇小说。他深深地被故事吸引住了。

一星期后,张爱玲如约而至,周瘦鹃坦率地谈了看法,语多褒奖。张爱玲一边听,一边不住地点头。周瘦鹃趁机问:“《紫罗兰》即将复刊,你是否愿意将这两篇小说发表在这本杂志上?”

张爱玲的母亲和姑姑都是周瘦鹃过去主编的《紫罗兰》杂志的忠实读者,听到周瘦鹃的邀请,张爱玲连连点头表示同意。

一个月后,《紫罗兰》第二期出版,刊载了张爱玲的小说《沉香屑·第一炉香》,卷首登有周瘦鹃的《写在紫罗兰前头》一文。周瘦鹃高度评价了张爱玲的这篇小说:“请读者共同来欣赏张女士一种特殊情调的作品,而对于当年香港所谓高等华人的那种骄奢淫逸的生活,也可得到一个深刻的印象。”

据说,这是国内第一篇盛赞张爱玲作品的评论文章。诚如周瘦鹃所言,这篇“特殊情调”的小说很快受到读者的好评。周瘦鹃趁热打铁,从《紫罗兰》第三期开始,又连续三期隆重推出《沉香屑·第二炉香》。

这两炉香从五月到八月,差不多“烧”了整整四个月,引发了“张爱玲热”,使20出头的她迅速蹿红。作为帮张爱玲成名的编辑,周瘦鹃对张爱玲有知遇之恩,她理应感激,可事实并非如此。

早在《沉香屑·第一炉香》发表不久,周瘦鹃就决定将《沉香屑·第二炉香》分三期刊出,原因有二:一是这篇小说篇幅比较长,周瘦鹃非常喜爱,舍不得一次刊完;二是出于杂志的商业利益考虑。但张爱玲获悉后,当即表示反对,要求一期登完。

周瘦鹃没有答应。双方由此产生芥蒂,心高气傲的张爱玲一气之下,不仅不再向周瘦鹃主编的刊物投稿,甚至还和他断绝了往来。

然而,张爱玲对周瘦鹃的不满并没有随着时间的流逝而消失。三十多年后,她撰写自传体小说时,以“汤孤鹜”指代这位曾有恩于她的前辈作家。周瘦鹃幼年得过怪病,痊愈后须发眉毛脱光,平时总戴着墨镜和特制假发。因此,张爱玲写道:“汤孤鹜大概还像他当年,瘦长,穿长袍,清瘦的脸,不过头秃了,戴着个薄黑壳子假发。”周瘦鹃是最早称赞她的编辑,她在小说中却说周瘦鹃“并不激赏她的文字”。

张爱玲是敏感的,周瘦鹃不愿一次登完她的小说,她就觉得他对自己并不欣赏。这实在有失公道。两人本应是为人称道的“伯乐和千里马”的关系,最后却分道扬镳,不得不让人心生遗憾。

作者|郦千明

来源|《百家讲坛》杂志 

你可能感兴趣的:(他是张爱玲的伯乐,让张爱玲迅速蹿红,为何张爱玲对他心生芥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