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握三把钥匙 开启好课之门

手握三把钥匙  开启好课之门

                  ——观摩莆田一中、莆田擢英中学和莆田九中三校“同课异构”有感

   

      今天早上7:30赶到莆田九中去观摩肖兴兴、刘丽芳和黄敏三位老师的三节公开课,他们上的都是有挑战性的辛弃疾的《水龙吟*登建康赏心亭》。三位老师得体大方的形象给我留下美好印象,他们课堂重难点的把握和课堂时间的掌控能力也让我极其钦佩。只是课堂没有完美的课堂,在此我不必做赘述。但把我从她们身上汲取的优点精华,加以我自身的感悟启示,整合成开启好课之门的三把钥匙,愿与君分享。

一、结合多媒体,激发学生的注意力和感受力。

        我们知道,现代科技是一把双刃剑,它可以剥夺人的想象力、耐力和毅力,也可以给人方便,助人成长。这方面黄敏3老师可以说是用了一番心思。刚开始她用一个极其有震撼力的《辛弃疾1162》的电影短片导入,马上带领学生进入属于辛弃疾的那个铁血英雄的时代。我后面又用图、FLASH带领我们直观感受其意境美,有可借鉴的意义。

二、多种方式互动,促进学生的思考和掌握。

        有效地互动,可以活跃课堂氛围,促进师生交流,真正地提升学生能力。最简单也最有效的互动方式就是提问。提问分口头提问、填空提问和书面提问等。三位老师都能借用提问的方式带领学生重点赏析典故,不仅突出了重点,还引领了学生思考,这是口头提问,引起我好奇的是三位老师还想到了填空提问,通过填空来了解辛弃疾生平,检测学生的预习效果;通过填空来小结内容,起到了巩固学生所学的效果。

三、立足文本设疑,激发学生的求知欲和领悟力。

        这点我想是最考验老师的备课认真程度和水平的关键。立足文本设疑,最好的设疑是能具有疑惑性,悖论性或矛盾点问题。比如同样一句“把吴钩看了,栏杆拍遍,无人会,登临意。”可以设疑为“本句运用了那些动词表达了词人怎样的情感?”,也可以设疑为“请反复诵读词句,注意“了”和“遍”二字的读法,说说为什么要做这样的阅读处理?”。显然后者的问题更妙,因为它更加具有疑惑性,更突显情感色彩。

        此外还有“辛弃疾不学许氾,没有“求田问舍”之心,那为什么他又给自己的号取名为“稼轩”呢?”“这里的断鸿是不是只是表达自己背井离乡的孤独呢?请结合他的生平背景来说说。”

        从这三把钥匙上看,我们能发现语文课要上得精彩的不易,这背后有对细节的把握,有对教师自身文本设疑、解读和广泛阅读和关联阅读能力的挑战,更有“以学生为主体”的课堂理念。但正是这三把钥匙,带领我们开启追寻语文味之门。

你可能感兴趣的:(手握三把钥匙 开启好课之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