别让大学四年的宝贵时光在你手上荒废!

六月七八九日,录取吧!

在这QQ空间,微信朋友圈被高考祝福刷屏的日子里,多数人都会矫情地回忆一下自己参加高考的当天,语文的作文题,数学的压轴题,英语的阅读题,选修的难易度等等。

然后发出一种通性的感慨:啊,去年高考我们的卷子,真难!紧接着便跟风似的发各种各样的祝福语:哎呀,这一届的学弟学妹们,要加油啊!

这时总会出现这样的评论:

图片发自App

不得不说,这样的评论确实让人忍俊不禁,但是谈笑之余,我们却又不得不去承认:

这,似乎说的是一个事实。甚至某种程度上,还有一些讽刺的意味。

当然,我并非是在否认那些发朋友圈去鼓励、祝福那些高考考生的做法。只是,为学弟学妹加油鼓气的我们,是否应该去认真反思一下自己的现状。

我们顺利通过了高考,上了大学,没错!

可是在大学这一年,我们获得了什么?没有约束的自由?挥洒自如的时间?

高中的那些知识还有印象了嘛?如果将今年的江苏高考卷放在面前,还能信心满满地答题嘛?大学里老师讲的新知识、新课程能够掌握嘛?接下来的英语四六级有信心考过嘛?期末考试复习了嘛,能不挂科嘛?

在这些问题面前,我们似乎显得有些手足无措。

比较起来,心里还会小小的慌张一下,我们和评论里所说的那些“学渣”有什么两样?

大学,这一年差不多荒废了。

这是一个值得我们去反思的现实。

我不能确切地做出定义现在的大学只是知识的圣殿。毕竟,大学的活动很多,可以学到的不仅仅是课本上的知识,还有其他方面的技巧。

但,我想,上大学的目的绝对不会是花着父母的血汗钱熬夜打游戏,通宵出去嗨,考试周拼命地看书,用了两三天时间自己自学完一整个学期的课程,只为不要挂科,档案上成绩不要太难看。

大学生们,我们有没有认真去思考过,我为什么要苦读十年为了高考?为什么要挤破了头颅去考大学呢?

清华大学校长梅贻琦说:“所谓大学者,非谓有大楼之谓也,有大师之谓也。”

我们考大学,不是为了上大学而上大学,不只是为了这一纸本科文凭,而更倾向于去结识有才能、志同道合的人,让自己变得更加优秀。

我们是为了成就更优秀的自己而参加高考,而上大学的!

前一段时间阅读了《致还在沉睡中的大学生》,感触颇深。

同样是大学生,同样是经历了重重筛选的优秀的孩子,为什么有的人出了校门很顺利地被公司聘请,而有的人则出了校门就失业呢?

一个大学拉开了差距。

上课的时候,清醒没有发呆多,发呆没有睡觉多,睡觉没有玩手机多;下课的时候,自修没有吃零食多,吃零食没有看剧多,看剧没有打游戏多。如此这般,就业时的失败怎么能不比成功多?

从某种角度上说,相对于国外“宽进严出“,也许中国大学“严进宽出”的教育制度,让大学生的日子太好过了。

但是,主要问题还是出在我们自己身上。

作为大学生,我们有充足的自由支配的时间。同样的时间,是用来刷抖音追韩剧打游戏,还是静下心来去读书馆自习,这就取决于我们的自觉性。

在这个人才济济的信息化时代,大学生已经不是稀有品种,一纸文凭只能作为当下就业的一个最低门槛,真正的敲门砖还是自身知识水平与实践能力。

所以,还在沉睡、迷茫的大学生们,放下你们的手机,电脑吧,多去泡泡图书馆,翻翻专业课本。你获得的将不是区区几个抖音快手的粉丝,王者吃鸡的平平排位,而是更多毕业答辩时的那份自信,求职就业时的那份从容。

你可能感兴趣的:(别让大学四年的宝贵时光在你手上荒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