个税拟提高起征点,有多少人又扎心了?

图片发自App

文/七蒙主

最近大家都在热议“拟提高个税起征点”,从3500元提高到5000元还是10000元才合理,众说纷纭。但是对于减税的提议,大家都举双手赞成,高度的统一,毕竟税后收入比较实在嘛。

当然估计也有很多人觉得扎心了,因为还没到起征点;或者起征点提高以后,可能不用交税了,刚开心一分钟,想想其中的原因,又高兴不起来了。以后能交个税的人,除了纳税光荣以外,收入高才是硬道理。

至于起征点调到多高才算公平,见仁见智,如果为能力圈以外的事情操心,就有点庸人自扰了。

没有无缘无故的爱,从本质看问题

为什么大家这么关注个税起征点?为什么会提高个税起征点?很多人天真地以为是在撒红包,激动地睡不着觉。如果你看过《蜗居》,估计就能对提高个税起征点淡定一点了。九年前一部很火的电视剧,有点现实不过大家当剧看就好了,演员都是实力派值得一看。

故事背景正值上海房价飙升,工薪族海萍在《蜗居》中有段经典台词:“每天一睁开眼,就有一连串数字蹦出:房贷六千,吃穿用两千五,人情往来六百,交通费五百八,物业管理费三百四,手机电话费二百五,还有煤气水电费二百。也就是说, 从我苏醒的第一个呼吸起,我每天要至少进账四百,至少!这就是我活在这个城市的成本,这些数字逼得我一天都不敢懈怠。 ”

爱记账的小伙伴应该深有感触,生活是有成本的,不记账只能感叹钱都去哪了,然后陷入富爸爸说的“老鼠赛跑”的怪圈。九年后的今天,一线城市房贷六千,已经算幸运了。

所以,提高个税起征点,给一部分人减税是很好的建议。只不过物价上涨,生活成本变高,提高起征点只是一件必然发生的事情而已。

能力圈之外的事情,不必太费神

杞人忧天,最近这个词已经很少用了,因为时代变化太快,颠覆性的事情常常刷新人们的认知。但是像调整个税起征点这件事,确实大家的影响力还不够,就不用为这样的事情费神了。

说到这想起一件事情,一次坐车外出,司机听广播说油价要涨了,然后就祥林嫂似的碎碎念。实在听不下去了,就问他:“你觉得油价涨了,对别人有影响吗?”

他回答:“当然有啦。”

“不一定吧。地铁外面的煎饼果子,四元已经涨到五元了,对大多数人来说,几乎没有影响,很多人地上一元钱都懒得捡。油价可没涨20%,实际上涨的幅度并不大,你就觉得难以忍受。而油价只占别人收入很少一部分就没有什么影响,说到底还是得想办法提高收入。”

他继续抱怨:“哪有那么容易。”

“当然没有说的那么容易,但是提高收入不管提高多少,都是你能力圈里的事情,是完全可能实现的。而个人影响油价上涨,就是能力圈之外的事情了,甚至可能性为零。你觉得哪个更难呢?”

所以,要想改变现状,可以从你关注事情的重点开始改变,只关注能力圈里的事情。起征点调多少就是多少,坦然接受也是一种能力,因为焦虑根本没有用。还不如学学个税是怎么算的,七级超额累进税率是什么意思,这些花点时间就能搞懂。

没有绝对的公平,总会越来越好

七级累进税率,最高一档税率45%,当然去掉扣除项目实际税负并没有这么高。但是工薪族收入越高,交税越多是个不争的事实。那么对他们来说,很多人不用交税,是不是公平呢?

对于富人来说,通过一元工资避税,开销都进企业费用;以及明星开公司交叉持股等等,当然也有人抱怨不公平。这些现象你可以认为不合理,但是仅考虑个税一项谈公平,对个人来说本身就不公平。

既然公平需要对比,那最好圈定你的对比对象,全面的对比再有深度的比较。折腾一圈以后,你就觉得没意思了,仔细想想除了浪费时间,自己并没有得到任何好处。因为跟别人比,是因为你太在意外界的看法,无法专注于自身的成长。

有什么好的办法,来扭转乾坤呢?北宋文学家范仲淹的《岳阳楼记》里有名句:“不以物喜,不以己悲”,境界很高,意思是不因外物的好坏和自己的得失而或喜或悲。

可惜大家尝尝都是反着做的,很少有人能如此豁达,所以只能退而求其次。有兴趣可以看看斯蒂芬•柯维的《与成功有约》,一本自我管理不错的书,或者学学巴菲特的内在评分卡,只有自己跟过去的自己比较才能进步。细想一下,每个人的人生轨迹都不一样,怎么能苛求公平呢?保持淡定!

你可能感兴趣的:(个税拟提高起征点,有多少人又扎心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