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几天,我的一个朋友非常开心地给我打电话,告诉我他又考下了证券从业资格证,而且只花了两个星期的时间。我这朋友从大学起就一直热衷于考各种证,用他的话来说,这叫见多识广、博学多才,有利于面对未来复杂多变的社会局势。
据我所知,迄今为止,他已经考了法律职业资格证书、会计证(现在已经取消了)、基金从业资格证书、证券从业资格证书、教师资格证、导游证。每一个证书对他来说都拿得挺轻松,我不否认他的学习能力很强,但这样真的会对未来有很大帮助吗?
现在非常流行一个词,叫“跨界学习”。身边常有人告诉你,不要只瞄准一个目标,要在多领域汲取知识养分,知识的广度决定你未来的高度,各界名人、大咖也纷纷为“跨界学习”代言。
于是你开始疯狂地迷恋各种快餐式知识,不加思考地拿起书就看,是个证就考,今天加入一个读书会,明天买个经济学课程,然后满心欢喜地对外宣称,这是在“跨界学习”。
为什么现在大家越来越提倡跨界学习呢?罗振宇老师在《这一代人的学习》中讲到,现代经济发展速度越来越快,社会环境越来越复杂,我们每个人都充满知识焦虑,这种知识焦虑直接影响着我们的“生存”。
在以前,我们面对的社会大环境变化相对缓慢,一个老师的知识储备不需要太大,所掌握的知识可以用很多年,这个班讲完后,在那个班接着重复一遍,只要你的表达能力足够好,就会成为学生眼中的优秀老师。
现在不同,随着互联网技术的迅猛发展,迎来了知识大爆炸的时代,一套课程可以借用互联网工具进行大范围传播。表达能力已经不再是一种专业技能,而是通用手艺,要想在这个时代生存,除了表达能力好以外,更需要的是有持续研发,迭代内容,自我升级的能力。
处在这个时代的我们,每天都充满了学习焦虑,不仅要面对变幻莫测的行业发展,还要受到爆炸性信息的猛烈冲击。从比特币到区块链,从大数据到人工智能,热点一波接着一波,似乎人人都开始热衷于讨论互联网下的个人如何崛起。
这个年代不懂点O2O,都不好意思说自己是互联网人。今天出现一个现象级产品,大家就会趋之若鹜地去对它进行分析讨论研究,希望从中发现可以借鉴的规律。如果当别人讨论时,你不知道,就会开始恐慌担忧,自己是不是信息感知能力下降了?要被社会淘汰出局了?
科技行业中有一个著名的“摩尔定理”:计算机等IT产品的性能,每十八个月会翻一番;而相同性能的计算机等IT产品,每十八个月价钱会降一半。这个发展速度是相当惊人的,也就意味着,我们买的电子产品差不多两年就要迭代一次,我们卖肾的速度要远远快于我们长肾的速度。
不得不承认,我们这一代人所处的社会环境远比祖辈们的繁杂恶劣。中国社会阶层上升通道越来越窄,寒门再出贵子的概率越来越小,我们更加迫切地想要实现认知升级,改变现状。于是大家拼命地接受各种知识的洗刷,奋力地在知识海洋中前行,希望能寻找到黑暗中的那一缕亮光。却不曾想,新的一波知识浪潮涌过来,一个浪花就让我们沉溺在这片浩瀚无边的大海中。
其实,跨界学习本身并没有问题,关键在于你是否认清学习跨界知识的目的究竟是什么。
像我之前那个朋友一样囫囵吞枣,走马观花,实际上不仅没有多大效果,反而浪费了宝贵的时间,效率低下。低效的努力远比不努力更可怕,因为你在错误的道路上拼命奔跑,反而离自己的目标越来越远。
真正的跨界学习,实际上是为了获得更好的社会适应性,比跨界学习知识更重要的是建立跨界的思维模式。
紫牛基金合伙人张泉灵曾说起她初三时,学校开的一门“化学的定性定量分析”选修课上的例子。一个瓶子上贴着“酒精”的标签,那么从理论上来说它的沸点是78.5摄氏度。但如果加热后液体没有沸腾,则可能是标签贴错了,瓶子里装的并不是酒精,或者可能是温度计坏了,又或者是样本被污染了。这给了张泉灵很大的启发,当一个人建立起跨界的思维模式,学习能力就变得立体,思考问题的角度更多元,生活也多出无数可能。
《好好学习》这本书中提到一个概念,叫临界知识。作者认为当不同领域之间关于事物底层规律的知识融会贯通之后,会产生核裂变的效应,引发核爆炸的威力。这些关于事物底层规律的知识,就是临界知识。我们在掌握大量底层知识后,不仅有助于打通各领域之间的界限,更能在认知深度和广度上变得更多维,形成强大的竞争力。
很多大佬说的跨界学习,其实还包含一个非常重要的前提,那就是你已经在某个领域有了很深的认知。不论你是因为兴趣还是工作去做一件事,都必须以一种专业要求的心态去做,而不能盲目跨界。跨界的前提在于你必须先在某个领域取得一定成就,而不是今天做这个,明天换那个,企图在各领域的跳转中蒙到对的那个。
生活中存在大量的“斜杠青年”,他们不满足于单一的职业种类,而是追求多重职业身份,拥有多元生活方式,扮演多个社会角色。乍一听上去,会觉得很酷,但其实暗藏着很大的风险。人的精力毕竟是有限的,在某一个领域做到头部要远比在多个领域处于二流更有价值。
这个时代更需要的是“T”型人才。
T中一竖代表的是在专业领域的深度,一横则体现你的综合能力以及跨界思维能力。当你在某一个领域深耕细作,同时横向开阔,会形成一个良性循环,更可能成为业界大牛。古典老师在《超级个体》中还提到“X”型人才和“π”型人才。
这三者的共同点在于,他们都在一个或多个领域都有着不俗的成就,这种成就与那种浅尝辄止、不求甚解的状态是完全不同的。当然个体之间存在差异,我们大部分人可能更适合做一个“T”型人才。
那么,在这样一个什么都讲究快速的时代,究竟如何才能做好真的跨界学习呢?
当我们面对一个完全陌生的领域时,跨界学习显得异常艰难,此时最重要的就是学会抓重点。
首先必须明确一个目标,希望提升哪方面能力,以问题驱动为导向,而不是漫无目的地拿起书本就啃;
然后找到该领域中最权威的专家或牛人,在心理表征上将自己与他们做对比,从而获得高质量的反馈,同时研究成功人士之所以成功的原因,那会让你少走很多弯路;
最后就是不断地投入时间努力去训练自己,充分“二八法则”,投入20%的时间,掌握该领域80%最精华的内容。
其实,道理大家都懂,却依旧同往常一样,因为我们习惯性地适应现在的生活。跳出舒适区确实很难,当你向上跳得越高,需要对抗的地心引力就越大。但请相信,当你跳起来的那一瞬间,眼中的风景远比你在平地上看到的更远、更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