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人总要有一些自己的坚持
人活一生,说长不长,说短不短,难免会遇到顺境逆境,并没有谁一世风平浪静,一世顺遂,昂头挺胸不顾世故;不过也没有谁一世坎坷,一直含胸低头,艰难前行。既然如此,我们总有妥协低头的时候,生活告诉我们,妥协一定会有,但有些事是万万不能妥协的。如《明朝那些事儿》作者所说那样,人总要有一些自己的坚持,要有一点精神。
历时多时,终于看完《明朝那些事儿》,感触颇深,历史之所以称为历史,那是因为过去已经发生,得到时间验证过的,所以深受后世的喜爱,不仅能了解到当时情况,也可以此为戒,为自己所用。然而,真实的历史一般都是现实的写照,不同于话本,戏剧的演绎,源其根本,并升华到至颂歌。
初次接触历史书时,大多会觉得枯燥无味,并且不知道其意义所在。这便是高中时,不喜欢读史书的原因,觉得历史离自己很远,而且残酷现实太过凄惨。随着年纪越来越大,见了一些人,遇到一些事,不仅增加了阅历,也明白了人心,结果的重要性,世间固有是非黑白,但更重要的是得失利害。渐渐地开始对历史产生兴趣,尤其喜欢汉唐史,不过随着阅读了《明朝那些事儿》,发现明朝历史真实且有趣。
《明朝那些事儿》是当年明月总结了所有关于明朝的正史、野史、民间传闻历时多年呕心沥血所出佳作,所有故事绝对依据客观史书而来,并无半点胡编乱造,唯一不同之处是它足够幽默。也正因如此,深受大家喜爱,我也是因为这本书才开始对明朝历史尝试兴趣,并且发现那些历史名人,如同在眼前一般。
此书,从明太祖朱元璋出生起,一直到崇祯十七年明朝灭亡,一共写了明朝二百七十六年,十六位皇帝的历史,以皇帝为顺序,记录了明朝从诞生到兴盛再到灭亡间的风风雨雨。其语言诙谐幽默,易阅读者陷入其中,甚至难以自拔,只因它比史书更幽默好看,比小说更跌宕起伏,更扣人心弦。
当年明月不仅拥有汇总整编的才能,更重要的是,他有自己的坚持,写一部历史好书,并凭借着毅力去一再坚持,终是历时几年完成了《明朝那些事儿》。
2
世事非黑即白,更重要的是得失利害
《明朝那些事儿》个个人物生动形象,有血有肉,人物性格丰富饱满,再加上配上人物的内心独白和评价,一共记录了二百多位明朝重要人物。上百起大大小小的战役,每场战役都写得惊心动魄,细致入微,在阅读中,仿佛将自己置身战场中一般。
不仅写了阴谋权术、官场政治、帝王心术、还有经济生活,每一情节都丝丝入胜,人物也更加生动灵活。纵观这二百多号风云人物,有喜剧结尾,有悲凉收场,每人都演绎了一个属于自己的故事,在历史上留下了不可磨灭的一笔。
有的人,坚持自己的信念,为道义牺牲;
有的人,为利益出卖朋友,残害忠良;
有的人,同甘共苦过,最后同归于尽。
最后他们都成为了历史,存于我们的课本之中,他们身上有太多值得我们学习借鉴的东西,这边是历史,是属于我们独有的一笔中华历史宝藏。
在中国两千多年的封建王朝中,只有两个皇帝是出生平民,一个是刘邦,一个是朱元璋,相比之下,朱元璋比刘邦更贫更惨,刘邦好歹还做过泗水亭长,而朱元璋却是放牛娃,当过和尚,连名字都没有,人称朱重八,后来才改了个响当当的名字。
一个放牛娃最后得天下,不得不说朱元璋有他的过人之处,在那豪杰并起的年代,朱元璋很渺小,渺小得对手都懒得修理他,手下也只有郭子兴的几千人而已,可他却打败了韩山童,打败了刘福通,打败了张士诚,打败了陈友谅,消灭了元朝,最后一统天下。
3
历史定律:一开始就注定结束
从金戈铁马的朱元璋开疆拓土,再到有才能却不逢时,最后吊死在煤山上的歪脖子树的朱由检,见证了一个王朝的荣辱兴衰。在书中见证了一个王朝兴衰荣辱,王侯将相风云变幻;脑海中上演过无数场金戈铁马,刀光剑影的你争我斗。直到看完书籍最终章那一刻,心里有点不舍,有点不甘,大明王朝竟然是这样结束了的!
内心虽有起伏,但一个王朝的开始,就注定了结束。所有的一切终将烟消云散,终究敌不过历史规律,这就是真真实实的历史。解读历史需要从多维度多角度去看待,不过从广义上来说,分析历史主要从两个方面看待,一个是从“人”的角度,另一个从“事情”角度出发,不过最重要的还是以人为本,所以我们可以国家、首领、众人简要分析。
[1] 一个国家的国运
一个国家的命运,不仅仅是依靠坐在龙椅上的天子,依靠更多的是文臣武将。如果有家国情怀,有气节,胸怀天下,有理想,有能力的人多一些,那些自私,奸诈的小人少一些,一个国家的气数也不会败的那么快吗?
如同,今时今日的组织机构,一个企业的命运,不仅仅单靠企业CEO,最核心的还是人才,孔子有七十二贤人,马云有十八罗汉,任正非有合伙人等等。其次是关键的核心技术,比如字节跳动有强大的算法基础,阿里巴巴有达摩学院人才,华为有自研的技术等。一个企业的兴衰荣辱,离不开人,也离不开技术,更离不开企业的文化。
一个国家是组织机构,企业也是组织机构,所以一个组织机构的命运,兴衰荣辱最离不开的就是人才,以及首席执行官对人才的管理。
[2] 不知是国家的皇帝,还是皇帝的国家?
明朝十六位皇帝生平稀奇乖张,任性胡为,不过皇帝也是人,也有平常人的七情六欲,皇帝也不好当,不过是封建集团的CEO罢了,官不好当,权力不好握。有的为稳固权力,一再杀戮,杀气极重;有的有想法,也有所建树,但无奈国家气数已尽,含恨而终的;有的压根都不想当皇帝,只是身不由己。
人活着,不就是想快乐的过完一生吗?
皇帝很简单吗?不,皇帝也很累,他们只不过是被权力奴隶的人,为了权力,每天尔虞我诈,真的也不容易。世人皆说“率土之滨,莫非皇土”,都以为天下是皇家的,属于皇帝的,但并没有知道,皇帝是天下最大的“囚徒”,皇宫便是皇帝的监狱,皇帝做的任何决定,都没办法随心所欲,如同常人那样率性而为。
处在权力中心,并非就能做到自己想要的事情,因此有部分皇帝,一心想摆脱身份,成为自己心中的自己,明朝皇帝朱厚照便是一位,没想到最后落得年少丧命。
皇帝很复杂吗?不,有时候皇帝也可以很简单。毕竟,皇帝是封建王朝的首脑,掌握着权力,想要做什么都可以,只要不违背礼制,不影响朝臣集团利益,想要什么都可以,自己觉得。正如,后宫三千佳丽,便是皇帝的权力,只有皇帝可享有,常人却不行。然而,选择自己喜欢的人,却是很多皇帝没有做到的。
不知皇帝是国家的,还是国家是皇帝的,一切既复杂也简单!
[3] 大臣是国家的,还是皇帝的呢?
一些为理想抱负,为情怀,为道统,为心中那份信仰,而被后人铭记的伟人,也有为权力,为利益,为阴谋,奸诈无耻到极点的,而被后人唾骂的奸佞小人。总而言之,都是为了生存,只是方向不同而已,正所谓,道不相同不相为谋。大臣既是国家的,也是皇帝的大臣,也是百姓的大臣,只是每人的选择不同,目标不同罢了。
世界并不是非黑即白,有时很多事情,要放弃的很多;要想生存,要想实现自己的理想抱负,有时不得不和光同尘,此谓,厚黑,知行合一,但有些人就是那么纯粹,坚持心中那份大义,气节,到死亦无惧。不管结局如何,正义虽会迟到,但永远不会缺席。人的好与坏,世人自会评价,一切都需盖棺才能定论。
有时觉得做人真的好复杂,好难。有时又觉得做人很简单。还是王守仁那句话“知行合一”,以后路还很长,慢慢领会。记住这句话“你还很年轻,将来你会遇到很多人,经历很多事,得到很多,也会失去很多,但无论如何,有两样东西,你绝不能丢弃,一个叫良心,另一个叫理想。”
不论是国家的大臣,还是皇帝的大臣,甚至是百姓的大臣,只要一日是大臣就是大臣,只不过结果,在不同的人眼里,有不同的解说,这与“客户的满意度”多少有关。
看过那些王侯将相事迹,还历历在目,明朝风云犹在脑中翻涌,但一夕间,觉得一切都不重要,皆已烟消云散。如同作者在结尾说的:成功只有一种,按照自己的方式,去度过人生。何尝不是呢?
4
人生苦短,余生却还长
面对人生抉择时,你可以想想严嵩;
困难失意时,你可以想想杨涟;
不得志时,你可以想想徐渭;
隐忍无助时,你可以想想李东阳、徐阶;
困惑迷茫时,你可以想想王守仁的“知行合一”。
终究,你会发现,有的人,不能单纯用好或坏区分,比如胡宗宪、温体仁;人的品行和能力,有时并不是正相关,比如海瑞、李如松;他们都是平凡人,有缺点也有优点,并不像从前认识的那样完美无缺,比如张居正、戚继光;无论是高高在上的天子,还是宫中无名的宫女太监,都有自己的无奈和不得已。
书本中描写的皇帝也和一般书籍描写的不一样,比如朱瞻基,朱祁镇,朱厚照。
你会发出一声感叹,
感叹那些智慧官僚非比寻常的手段;
羡慕政治家名扬千古的智慧;
敬佩其力挽狂澜的勇气;
可惜他们的冤屈和不得志;
痛骂误国的奸臣和小人;
最后惋惜一个王朝的由盛而衰。
年华已逝,在曾经的地方,
他们的身影仿佛从未消失,
所有的荣光屈辱,
皆已融入我们的灵魂,载入史歌。
终将,潜移默化的影响着你的人生。
每个人的人生皆不尽相同,更何况,如今和平年代,社会早已不同往日。书中哪些人物,那些事,哪些精神,都会在未来影响你,直至老去。这种潜移默化的影响,会一点一滴的慢慢渗透到人的骨头里,精神里。
不用刻意和功利的学习,并将其运用到生活中,毕竟每个人的生活不同,境遇不同,遇见的人,遇到的事情也不同,不可强求,唯有不断充实自己,丰富自己,就如同书中所写“按照自己的方式,度过自己的人生”。
何尝不是皆大欢喜的方法呢?